前言
很高興我能夠為馨兒芬飛的作品《那一朵于寒冬中燦爛綻放的臘梅》作前言。這幾天我抽空讀了她的作品,覺得這是一個充滿美好與憂愁回憶的成長故事。
主人公何蕁薇是一個熱愛法律、品學兼優(yōu)、樂于幫助的女強人,但她的經(jīng)歷可以說跌宕起伏。她出身自離異家庭,小時候在外公外婆的關懷下長大,被接到父親家生活之后,在父親和后媽的影響之下,各種各樣的“意外”隨之而至,不僅與重點高中和本科院校擦肩而過,還患上了對她來說影響最深的思維強迫癥。不過,面對這些“意外”,她沒有氣餒,在命運面前永不低頭。到大專的時候,她收獲了各種榮譽,贏得了鮮花與掌聲。后來她還順利成為了一名省內二本院校的法學生,為成為一名法律人才而努力。
何蕁薇之所以能成為一朵燦爛綻放的“臘梅”,與她的付出息息相關。作者花了不少段落來描寫何蕁薇面對“意外”時如何克服困難、激勵自己走向成功的過程。對她個人而言,如此艱難的環(huán)境既充滿挑戰(zhàn),也充滿機遇。經(jīng)歷了失敗之后,她懂得了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的重要性,學會了在現(xiàn)實之下不低頭、不氣餒,使之成為一個更好、更優(yōu)秀的自己。
我記得何蕁薇曾用英文說道:“I am so hopeless that I have the thought of death .”(我如此絕望,以致有了死的念頭。)這讓我想起了19世紀在交響樂壇赫赫有名的音樂家貝多芬。他的一生跟何蕁薇一樣,是充滿磨難的一生,是始終挑戰(zhàn)命運的一生,不停奮斗拼搏的一生。經(jīng)歷了童年的不幸、雙耳失聰?shù)耐纯?、愛情破滅的憂傷、重病纏身肉體的折磨,但是他渴望痊愈,渴望愛情,他充滿著希望。他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屈服。在悲苦的深淵里,他選擇了抗爭,“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苦難和悲劇反成就了他真正有震撼力的藝術。最終,他的《第三交響曲》、《第九交響曲》等作品得到無數(shù)好評,他也成功登上了世界優(yōu)秀音樂家、指揮家的行列當中。
一個人的成長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如果一個人在無憂無慮中成長,那么人生就會變得索然無味。反之,如果一個人在挫折面前低下頭來,那么人生也會陷入“落后就要挨打”的命運。何蕁薇的經(jīng)歷啟示我,當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我們不應該輕易的放棄,要勇敢的去面對,努力地去克服。只要有信心,努力思考,平常多積累一些知識,充分發(fā)揮我們的智慧,我們就一定能成為一名英雄,成為那一朵于寒冬中燦爛綻放的“臘梅”。
鄧卓晞
2018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