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天那少婦尋到小攤來后,又過去了十幾天,她居然再未出現(xiàn)過。
一切又都如同往常,平淡忙碌。
古靈所需的點心盒子也已經(jīng)全部制作完成,要做的點心也已經(jīng)擬定好。
值得一提的是,期間郁忠還找到了一處穩(wěn)定的牛奶購買源頭。
涇河縣富戶頗多,正好有一家前年得了孫子,那時恰逢出?;貧w的商隊將奶牛這種牲畜帶回了淵朝。
一聽說那些金發(fā)碧眼滿嘴胡話的歪果仁從小就喝這奶牛產(chǎn)出的牛奶,個個都長得人高馬大結(jié)實無比,還不生什么病,這家富戶立刻就掏錢牽了兩頭奶?;貋?。
淵朝本土并不流行飲用牛奶。
一則是普通的耕牛產(chǎn)奶少,二則是比起牛奶,羊奶和馬奶才更為常見。
再說那富戶,買了奶牛,等有了牛奶將其煮沸端上來,才發(fā)覺這牛奶比起羊奶來著實優(yōu)點頗多。
只沒有羊奶那種刺鼻的膻味這一點,就已是難能可貴。
然而兩頭奶牛每日所產(chǎn)的牛奶也著實不少,富戶家中的幼兒統(tǒng)共也才那么幾個,大人們也都覺得這牛奶是只有幼兒才喝的東西,于是開始將多余的牛奶對外出售。
只不過這牛奶畢竟也算是個稀罕物,價錢也著實不算便宜,一直都不太好賣。
正好古靈還愁找不到新鮮的奶源,雖然牛奶價格高了些,但也還算在可以承受的價格區(qū)間。
而且,原材料價格高,做出來的點心價格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對于綿軟的各類蛋糕,古靈還是對其抱有極大的信心的。且既然有了新鮮的牛奶,自己做上些黃油也不是什么難事,有了黃油,就可以做好些原本無從下手的西點了。
比如讓古靈一直心心念念黃油曲奇和菠蘿包。
涇河縣雖小,卻并不缺少購買力。長久以來開放碼頭帶來的運輸業(yè)高速發(fā)展,使得這個原本不算大的小縣城貿(mào)易發(fā)展的極快,鎮(zhèn)上的工作崗位也隨之增加。
甚至可以說在涇河縣幾乎見不到有幾個叫花子。
只要有手有腳肯下力氣吃苦,怎么著也能混個溫飽。
想得有些遠了。
距離元旦還有十天。
頭天古靈就告知了熟客們,小攤將要歇業(yè)十幾天。
當天下午早早收攤,就回家準備去了。
面粉等材料早就采買妥當,只等第二天喊齊了幫手,就可以開始制作所需的點心了。
古靈一共打算做五樣點心。
已經(jīng)做過好幾回的蛋黃酥毫無疑問在其中。
既然好不容易尋到了新鮮的奶源,蛋糕肯定也會有的。
再加上香酥可口的奶味曲奇,以及頗受好評的梅干菜肉燒餅,就算是已經(jīng)有三種甜味兒一種咸味兒并四樣點心了。
最后一樣點心古靈打算就做馓子。
對馓子的執(zhí)念,也源于最開始跟著姥爺和姥姥一起生活的那段時光。
剛到姥姥家的古靈一度不喜歡說話,不跟人交流,面無表情,在一堆到處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里是個不折不扣的異類。
同村的孩子都不喜歡她,會往她身上扔小石子,偷偷將長滿了小刺的蒼耳纏到她的頭發(fā)上和毛衣上。
偏偏她也懶得躲,甚至就帶著一身刺球回家寫著作業(yè)等著姥姥姥爺回家。
等到晚上,姥姥和姥爺從飯店下班回來,姥姥就會細細幫她將身上和頭發(fā)上掛著的蒼耳都摘下來。一邊摘,一邊打趣她活像個大刺猬。
姥爺平日里也不大愛說話,有一天,本來回家了該歇著了,卻破天荒的奢侈了一把,噸噸噸倒了大半鍋油,揉面醒面拉面一會也沒閑著。
一直折騰到深夜,別家的孩子還在因為作業(yè)被自家爹媽抽的哭爹喊娘,古靈家的小廚房卻傳出了誘人的油香。
姥爺做了一大鍋馓子,炸好出鍋的馓子晾涼后裝了滿滿一大袋,再用油布袋包好。
從那之后,古靈每天早晨出門上學,姥姥都會給她準備上一份馓子,用塑料袋包好了,讓她帶去學校,分給朋友吃。
那會的農(nóng)村娃兒雖調(diào)皮,倒也十分淳樸。
靠著香酥的油炸馓子,古靈收獲了許多吃貨朋友,慢慢的也學會自己做上一些簡單的糕點和菜品。
姥爺去世后,古靈也已經(jīng)上初中了。即便是在家里最難熬的那段日子,每到快過年的時候,姥姥也會讓古靈自己做一鍋馓子,一老一小窩在家里,做上幾個小菜,吃點炸馓子,再喝上一碗紅糖醪糟,就是一年過去了。
后來,一直到古靈離開家,去了大城市上學,偶爾想起姥爺炸的馓子,也會覺得饞。
那是古靈記憶里最初的美味。
休息一夜,第二天照例起了個大早。
吃過早飯后,幫手就陸陸續(xù)續(xù)到齊了。
劉氏和黃永安母子熟門熟路的就開始幫著將需要用到的鍋碗瓢盆統(tǒng)統(tǒng)再洗過一遍然后又過沸水煮上一遍,這才撈起來晾干。
葛彥也帶著母親張氏來幫忙。
因有著古靈一家明里暗里的幫襯,葛彥這兩個月也掙得了些錢,請了大夫來給張氏重新開上一副藥方。
張氏用了新藥方,又吃飽穿暖調(diào)理了兩個月,原本虛弱的身子已逐漸見好,一聽古靈要請她幫著燒火,二話不說就來了。
古靈指揮著葛彥和黃永安兩個開始揉面,時不時還停下來示范一遍。
看著這副場景,坐在一旁同劉氏和張氏嘮嗑的古氏微不可察的嘆了口氣。
這傻孩子,這些將來能帶去夫家壓箱底的獨門手藝,現(xiàn)在就這么傳給了外人。偏偏自己都已經(jīng)提點過這丫頭了,她卻毫不在意,還說什么廚藝不分家,能流傳到后世才叫絕技。
真是一點也不知道給自己留后手,萬一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看她怎么哭。
雖然心知葛彥和黃永安也都不是那等忘恩負義之輩,但在古氏心里,早就把古靈當正經(jīng)侄女看待了,當然是巴不得有好東西都讓她自己藏好,怎么可能還要教給外人。
眼瞧著古氏臉色有些奇怪,又一邊嘆氣一邊瞅著古靈教著兩個小子,劉氏和張氏馬上對視一眼,都心知肚明。
劉氏被古靈遣了去打發(fā)蛋白,這會拿著特制的竹制打蛋器,一邊將盆里的蛋白攪出大大小小的魚眼泡,一邊停了手往里加糖。
加完了糖,劉氏手下不停,繼續(xù)攪打盆中的蛋白,一邊又喊了古氏。
“大妹子!你放心吧,我們可不是那狼心狗肺不懂感恩的人。”
劉氏壓低了聲音,“表姑娘這教的,可都是能吃飯掙錢的獨門手藝吶!我們家永安早就找我商量過了,說想拜師,以后表姑娘讓他往東,他就絕不往西!”
張氏往灶膛里添了些柴火,也點了點頭,道:“不錯,我也是這么同我家阿彥說的。學了人家的手藝,就是認了這個師父?!?p> 張氏的聲音溫軟,聽得人一陣熨帖。
古氏嘆了口氣。
“我和我家老爺是管不了她了,左右就由著她去吧。這孩子啊,心眼又死又實,她自己吃過了苦頭,就最是見不得旁人吃苦。”
她一邊又感慨著:“說是老爺和我養(yǎng)著這個侄女,倒不如說是這孩子拼了命要養(yǎng)活我們這一大家子?!?p> 一旁的劉氏和張氏聽了這話,無不點頭。
“也不知將來哪家的臭小子能有這個福氣,將表姑娘這么好的孩子娶回家?!?p> 原本一直在樓上書房溫書的郁乘風猝不及防打了個噴嚏。
他微微皺眉,放下手中書冊,將半開的窗關(guān)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