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鳳榮做了豬肉香菇粽、鮮肉粽、鮮肉蛋黃粽、蜜棗粽、八寶粽、豆沙粽,一群女人圍著幾個大盆幾乎是晝夜奮戰(zhàn)。男人們回來一樣幫著燒火淘米切料,可有能用到他們的時候哪能不用?
據(jù)送貨的人回來說粽子非常好賣,讓盡量多包。隨后加了北方人喜歡的小棗粽,四川人喜歡的辣棕,南方人的火腿粽,臘肉粽等等。
既然能賺錢為啥不包?缺錢的女人們廢寢忘食般的忙碌著,包一個就能賺三毛,多包多賺。那幾日雨欣和雨生都跟著沐西。吳嫂挺著肚子和沐西及另一個懷孕的女人幫著這群女人做做飯。
整整小半月,幾乎所有人都沒怎么睡,睡也是合一會兒眼就起來干活。沐西也做,做的卻是家里吃的和給那幾位大神供奉的,當(dāng)然種類多多,這群女人哪兒的人都有,各有各的特色,此時不學(xué)等待何時?
端午頭天女人們才結(jié)束了包粽子的工作,丁鳳榮給所有人發(fā)了工資和一袋各種混搭的粽子。沐西和吳嫂管著他們吃喝和幫著煮粽子還得到了一筆錢和粽子。
“買肉過節(jié)!”吳嫂一高興肚子一疼,下面感覺有水流出,頓時一驚:“沐西,三妹,我,我要生了!”
“能不能走?我去叫人!”沐西有些慌,孩子可別生路上!
“我去叫周嫂過來,嫂子行不行?”陳三妹拿到錢的喜悅一掃全無。
“可以,剛有陣痛,能到家”吳嫂疼勁過去繼續(xù)走路,陳三妹去叫人,沐西不敢離開她,讓雨欣去叫衛(wèi)生所的大夫。
好在離家不遠(yuǎn),兵荒馬亂后,吳曉亮出生了。等吳貴民回來兒子已經(jīng)睡在了媳婦身邊。正好陳三妹沒事,月子還是由她和沐西伺候是。
包粽子賺的錢給了陳三妹生活的底氣,只是怨一年為啥只有一個端午?
吳曉華看著新出生的弟弟運氣:“媽媽有了弟弟一定不會再喜歡我了!”
“你這丫頭整天想什么?弟弟哥哥長大了都能保護(hù)你不好嗎?”沐西逗笑,這孩子還是這么霸道!
“我不要他們保護(hù),我要文濤哥哥保護(hù)!”
得!還就賴上她兒子了!
陸文濤可不喜歡霸道女孩,回家偷偷跟沐西道:“媽媽,我不喜歡吳媽媽家的曉華”
“不喜歡就不喜歡,不過她總歸是妹妹,你好好學(xué)習(xí),讀好書出去讀大學(xué),以后就看不到她了”沐西只能這樣寬慰兒子。誰知道這孩子就記住了,以至以后將自己的人生目標(biāo)定位國外。
“兒子,你要不要學(xué)點功夫,那種很厲害的”
“有多厲害?”
“有?”沐西一想現(xiàn)在《射雕英雄傳》還沒出來,什么楚留香,黃飛鴻的還都沒面世,怎么比喻?她是想將自己那套功夫給兒子,據(jù)說臺灣黑社會太多,沒工夫傍身怎么可以?不求別的,咱們自??傂邪??
“比你爸爸和你馬叔叔厲害!”
“好吧!那就學(xué)吧!”
“跟雨生、曉剛哥哥一起吧”
“還有海生哥哥”
“行,還有海生哥哥”孫海生是孫瑞連家的,住在他們前排,這次包粽子幾個孩子新認(rèn)識的朋友。一起抓過知了,挖過蚯蚓,搓過泥球,打過麻雀,當(dāng)然也一起欺負(fù)過別人。
孫家是河南人,沐西跟著學(xué)做過涼皮,炸菜角,煎包。河南人的煎包與上海人的生煎包只是餡料不同,做法基本上一致,帶著焦黃酥脆底的包子不管什么餡都好吃。而她家的胡辣湯沐西卻是不習(xí)慣,她不習(xí)慣不等于別人不喜歡,想學(xué)的還是大有人在。一碗熱乎乎的胡辣湯若在基隆潮濕寒冷的冬天是非常受歡迎的。
包粽子卻讓沐西又認(rèn)識了一些人,說起吃來是各有一套,各有各的門道,誰也不藏私,都想將自己家鄉(xiāng)美食無私分享給別人。所有人遺憾的是在這里找不到老家的味道,回鍋肉沒有豆掰醬,吃面沒有山西的老陳醋,BJ人想念六必居,東北的說這里的醬沒老家的好,就連腌的酸菜味道都沒老家的味濃。
水土不同,氣候不同,很正常。但家家都在盡量尋找著家鄉(xiāng)的味道,用能代替的食材代替,變味了的家鄉(xiāng)菜好吃就好,還有省錢更好。
沐西沒想到丁鳳榮賺到的第一筆錢卻給自己和三個女兒各弄了一身新衣服,還把她頭發(fā)燙了,買了一輛自行車。這女人還真是——!
“為啥不美?我們能美的年齡還有多少?我賺錢也不光為了填飽肚子,沐西啊,你可別學(xué)那些女漢子,光顧的賺錢養(yǎng)家忽視自己。你那么年輕漂亮就要打扮起來,你的小說還在寫嗎?”
“在寫,馬上就要完成一部了!”沐西佩服丁鳳榮的生活態(tài)度,能賺就能花,也敢花。
“要堅持下去,孩子送幼稚園,可不要浪費了大把時間啊!”
沐西虛心接受,馬上完結(jié)小說送出去,這回希望能賺到買自行的錢,這樣自己出去也方便。
生活就要好好享受,想到那群孩子,沐西開始帶著孩子每天早上訓(xùn)練了,家里的人男人卻不明白沐西帶著孩子在那里比劃什么?但看到孩子蹲馬步站樁,卻道女人孩子的胡鬧。
胡鬧?沐西很是鄙夷了一下這群無知的男人,男人們不看重不表示男孩子不喜歡,以吳曉剛為代表,招集了一群男孩子跟沐西學(xué),他們想?yún)柡Γ氪虻雇饷婺切┮昂⒆?,想拼過另一眷村的孩子們。
吳嫂的月子坐滿了,她和陳三妹開始發(fā)愁做什么營生了,她家還好,有吳貴民的津貼搭著,陳三妹花完手里的錢可就什么都沒有。
想來想去依舊蒸饅頭、蒸豆包,只是這次將周嫂子拉上了。周嫂這兩年竟生孩子了,家里已經(jīng)有大小五個了,這一群大大小小那需要多少錢?
別生了!沐西真心勸誡。
“怎么能不生?有了不生行嗎?”
沐西是很想給她避孕藥,可找不到合適理由,生吧!外面也不是沒避孕的東西!
于是吳嫂家大鍋一屜屜繼續(xù)做饅頭豆包,這幾個人計劃天涼后加上粘豆包。事業(yè)有擴(kuò)大跡象哦!不過蒸饅頭的利潤不高,三家分到手也就是維持生活。
沐西的小說再次發(fā)表,這次賺到的錢足夠買輛自行車了,拿到錢沐西沒猶豫,回來便騎著一輛女車回來,羨煞了好多人,也很快成了眷村大人孩子練手的工具。
沐西在女人們強(qiáng)烈要求下坐在吳嫂院子開始朗讀小說,女人手里干這活,耳朵聽著一斷優(yōu)美動人的故事。故事很感人,是以后爛大街的虐情文,當(dāng)初流行起來那是賺足了讀者的眼淚。這不,院內(nèi)院外聽故事的都哭得稀里嘩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