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設(shè)好全套
一番話堵了馮亭一個大窩脖,不禁長嘆道:
“本是好意提醒,反被譏諷為貪生怕死只求保全。
大丈夫生于世間,縱不能轟轟烈烈,也不可受人鄙視。
也罷!舍了這條命向韓、趙表明自己的心跡吧!
因此,向趙王請求參戰(zhàn),趙王就又任命他為上黨郡守,目前,可以隨軍活動。
蘇射聽到消息后忙把馮亭安排到自己的部隊。
樓緩?fù)瓿扇蝿?wù)后,秦王大喜,立即召見白起,命他重返前線。
白起沉默了片刻才說:
“此戰(zhàn)關(guān)系甚大,滅趙平三晉、南伐楚、北擊燕、克臨淄,將以此為開端,臣有三個請求。”
趙括代廉頗,是打破秦、趙僵持的一個突破點。
正如白起指出的,秦王也確是把此役視為一統(tǒng)天下的開端,對白起寄有很大的期望,所以答應(yīng)得很痛快:
“你提吧?!?p> “為避免嚇跑趙括小兒,國內(nèi)和軍中必需嚴格保密,不能讓任何人知道臣復(fù)出的消息;
請大王授臣以軍事上的絕對指揮權(quán),或進或退,如何作戰(zhàn),不受任何制約;
請大王親自主管后勤軍需為臣督軍,不惜調(diào)集一切力量確保前線作戰(zhàn)需要?!?p> 大王能保證這三條,臣保證為大王取天下!”
一、三條都沒問題,第二條雖有專權(quán)跋扈之嫌,但用人之際也可答應(yīng)。
所以盡管白起的口氣挺狂,讓人聽了心里不舒服,為了事業(yè),還是忍了吧!
只不過白起后來的下場不能說不與這狂傲有關(guān)。
白起偷偷回營后就與王龁等主要將領(lǐng)秘密議會,做好一個個圈套;
應(yīng)該表揚趙括,配合得也非常默契,一步步往里鉆。
趙括畢竟是位熟讀兵書的絕學之士,并非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蠢豬。
嘴里譏笑馮亭是懦夫,對馮亭的建議卻不能無動于衷。
與蘇射等研究戰(zhàn)況,也都感到秦軍敗得未免過于容易,不像他們以往的作風;
而且作為遠離本土的客軍,處于困難環(huán)境中不進不退、不戰(zhàn)不和,與主軍長期僵持,也不符合戰(zhàn)爭規(guī)律。
莫非真如馮亭所料,其中有詐?
那么又“詐”在哪里?
好像專為趙括們解釋疑問,平原君送來個由郭開探到的“絕密消息”:
王龁面對趙括和四十萬趙軍認為沒有取勝的希望,請求撤回,所以至今沒有開戰(zhàn);
秦王卻覺得打到今天毫無收獲,有損國威,打算傾全國之力與趙一決雌雄。
但大決戰(zhàn)牽涉面太廣,所謂風險太大,與眾臣議來議去,尚舉棋不定……
這可是個極重要的情報,于是催促趙括加快行動。
如果秦王真下了拼命的決心,傾全國之力再把白起弄出來,自己戰(zhàn)難取勝退又丟臉,處境將十分尷尬。
應(yīng)該乘秦國君臣尚在猶豫的機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fā)起進攻。
擊垮軍心浮動的王龁還有把握,然后乘勝直逼函谷關(guān)。
就算攻不進去,也堵住了他的大門,秦王再援軍已無濟于事。
雖沒能建滅秦大功,也是打了個大勝仗,可以比父親還榮耀。
他老人家地下有知,應(yīng)該承認錯估了兒子吧?
趙括終于下定決心,迅速向各部隊下達出擊的命令。
為了顯示大將風度,不搞突然襲擊,趙括還派人給王龁送去“挑戰(zhàn)書”。
而且注明不許拒戰(zhàn),卻又不等回復(fù),大軍就浩浩蕩蕩直撲秦營。
王龁果然措手不及倉促迎戰(zhàn)。
兩軍照面時,剛剛組織完部隊,趙括一看秦軍列的是“固陣”,不禁撇嘴一笑:
“開始就取守勢,其意已怯,還怎能打勝仗?”
按當時的規(guī)則,兩軍主將在交鋒之前要先相互致意。
論說趙括年輕輩低,王龁卻先拱手:
“當年曾有幸與老將軍相識;
今觀少將軍的風采更是青出于藍,王龁老矣,疏漏之處請勿見笑?!?p> 趙括當然也得客氣兩句,但禮貌遮不住得意:
“久聞將軍威名,今日得見,實是三生有幸。
括無名晚輩,只望能從將軍處學幾招。
然臨敵受命,各為其主。
與您較量必須盡職,也請將軍不遺余力,刀槍無情,如有冒犯,還望海函。”
謙虛也好,不遜也罷,“禮貌”完畢各歸本陣。
令旗一揮鼓聲震天,雙方將士就毫不客氣地展開你刺我砍搏斗廝殺。
趙括部下勇將付豹率五千鐵騎猛沖秦陣。
王龁也是秦軍中的名將。
見趙軍氣勢洶洶,毫不慌張地揮旗令固陣從中分開。
放付豹沖入復(fù)又合攏卻已變?yōu)榫艑m八卦陣,把五千趙軍團團圍住。
剎那間鼓聲如雷、殺聲滾滾。
付豹率軍右沖左突,但見陣內(nèi)旌旗紛雜、門戶頻變,分不出東西南北。
周圍秦軍有如銅墻鐵壁,哪里還能找到出陣的缺口?
眼看就會全軍覆沒,付豹急得渾身冒汗。
趙括眼望秦軍陣內(nèi)殺氣騰騰,卻沉著冷靜,不驚不急地再揮令旗。
王容、蘇射各率五千精兵從兩翼沖過去,內(nèi)外夾擊。
秦軍難以招架,王龁也把第二梯調(diào)上支援。
司馬靳攔住王容,桓齮迎上蘇射,又戰(zhàn)得難分難解。
趙括站在戰(zhàn)車上背手眺望,見混戰(zhàn)中的秦軍錯而不亂,組織嚴謹,不禁暗暗稱贊:
王龁用兵尚且如此,若遇白起,恐怕真不是人家的對手。
不過我趙括深知“兩軍相逢勇者勝”的道理。
就算真與白起對敵,拼了命也得把你壓下去!
踏入戰(zhàn)場,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了。
激戰(zhàn)到一定程度,趙括揮動令旗,戰(zhàn)鼓齊擂,發(fā)出全線出擊的命令。
然后自己也跳上戰(zhàn)馬率全軍以錐形隊列直沖秦軍。
但見他躍馬挺槍,威風凜凜,身后斗大的“趙”字帥旗迎風招展,更顯得氣勢磅礴、銳不可擋;
馮亭諸將各率己部緊緊跟隨。
沙場上旌旗掩映,塵埃沖天、戰(zhàn)鼓急催,人喊馬嘶。
趙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壓向秦軍。
果然比廉頗打的那種被動防御戰(zhàn),讓人感到有如酷夏狂喝冰鎮(zhèn)水那么痛快。
趙軍各部隊一齊投入戰(zhàn)斗后,王龁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以分頭抵御。
趁趙軍的包圍尚沒形成,急忙下令鳴鑼收兵,自己則一馬當先逃奔大營。
怎奈趙括在后銜尾而追,不容他關(guān)閉營門,只得穿過營去,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