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延安》
紅軍駐,滿山遍野紅旗亮。紅旗亮,山花同漫,隊伍如鋼。
善良百姓護孩郎,大刀勝過敵機槍。敵機槍,民心不向,定你逃亡。
——2020年10月18日于延安
如今的延安已經(jīng)不得不想起紅軍,來到延安尋找紅色革命精神更是要做的事。
說實話,眼下的延安倒真不如曾經(jīng)的那個戰(zhàn)爭歲月里的延安紅火了。
與其寫今天不如寫那個昨天。
來延安的前一天晚上,我激動地睡不著覺。直到半夜做夢夢到來到了延安。還寫了詩,并且美到醒。醒來了,詩還記得。我激動地醒來,激動地記了下來。那一句是這樣的:寶珠落地,白黑曾識。
回憶里的革命,記憶里的故事,印象里的延安。
前段寫景,山花與紅軍戰(zhàn)士一樣美麗崢嶸,可愛動人。當年駐扎在延安的部隊占滿山崗,勢力強大,氣勢壯闊,堅不可摧;后段寫事,人民決定支持革命,決定與共產黨站在一起。聽老人說,最開始的紅軍或者一開始鬧革命的群眾,根本就沒有槍,拿著家里鍘草的大刀跟拿著槍的敵人對抗。敵人再先進,武器再狠,也改變不了被打得逃亡的結局,人民已經(jīng)集結在了一起,站在了一起。歷史也印證了這一點。
陜北人民對待紅軍戰(zhàn)士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無比,愛戴有加,血濃于水,生死相依。
革命的搖籃,隊伍的家園。
曾經(jīng)的那個延安就是紅軍的暖窩窩。正是像這樣的全國無數(shù)的延安,孵出了新中國這只雄雞!
想到延安就想到紅軍,想到紅軍也近乎想到延安。作為一個小晚輩,真心祝福延安的老百姓。
以此詩詞,致敬延安!致敬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