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生活

家有三個老外

第二十六章 我認識的外籍教師群體

家有三個老外 老丁凱瑟琳 2322 2020-05-17 08:41:59

  上個周末,約好了喬治的同事Susan,一個來自美國的教師,還有她的十歲女兒,為了兩家的孩子一起聚聚。為此,我需要提前考慮選擇聚會的地點,是否方便對方出行和到達,以及哪家餐廳比較符合她們的口味。最終,我選擇了老外們普遍贊不絕口的BJ烤鴨店。

  聽說要和喜歡的同學一起吃烤鴨,倆孩子歡呼雀躍了好幾天。

  我知道她們住的地方附近沒有什么公交車,平時也舍不得叫出租車,基本上是很少出行。

  和喬治一樣,平時上班往返學校,交通工具就是一輛電動車,帶著女兒,風里來雨里去,無論酷暑寒冬,看著也是很辛苦。他們沒有埋怨過。學校才建立不久,周邊道路條件很差,泥濘坑洼,而且非常窄,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學校門口還經(jīng)常嚴重堵塞,校車進出非常不方便。

  還好學校的領(lǐng)導層已經(jīng)做好了長遠的規(guī)劃,重新選址,買了一大塊地,做了規(guī)劃,幾年以后,新的校園將會建好使用,那將是我們這些教師家庭翹首以盼的新生活。

  首先,我們可住在校園里的外教公寓樓,每天早晨,孩子們不用為了趕校車而那么匆忙和緊張,我也不必因為各種經(jīng)常被遺漏的物品,穿錯的衣服而趕到八公里之外的學校。

  參加倆孩子的各種家長見面會,觀看孩子們的各種匯報演出,以及運動會,各種比賽,課后培訓課,等等,都將方便很多。

  住在校園里,我甚至還可以隨時去操場曬太陽,讀書,觀看孩子們上體育課。

  傍晚,我將可以享用學校的大操場,散步,慢跑,鍛煉身體,還有室內(nèi)體育館,方便和孩子們一起參加各種球類活動。

  最棒的應該是游泳池了。女兒從小酷愛的游泳,一直是件讓我為難的事。因為住處附近沒有游泳池,能夠找到的游泳池,有點臟,人太多,水太涼,我有點累。

  最讓我向往的還不止這些。

  我最需要的是學校的餐廳。目前孩子學校規(guī)模不夠大,餐廳是臨時的,師生員工人數(shù)很少,聘請西餐廚師不太現(xiàn)實,所以午餐是統(tǒng)一安排了某個五星級酒店提供的營養(yǎng)快餐盒飯,提前一個月預定,有中西兩種口味可供選擇。價格有點高,無論三歲還是18歲,每份飯40元左右。

  這個午餐營養(yǎng)比較全面,包含肉類,兩百沙拉,水果酸奶和各種主食,比如三明治,小漢堡,意大利面,水餃,炒米飯等等。

  不少學生家庭是可以承受這個價位的。不過,教師職工幾乎都寧愿自己帶飯,或者中午出去附近吃飯。畢竟有微波爐可以用。自帶午飯的學生,基本都是外籍教師子女。包括我們。

  喬治決定讓我準備他們仨的盒飯。他覺得學校午餐貴。我們一直需要節(jié)儉。

  在我家,最考驗我這個主婦工作能力的,不僅僅是每天的晚飯需要妥善安排,廚房的衛(wèi)生需要善后;每天早晨上學前,我需要備好早餐,挑戰(zhàn)我的是,還必須變出三份像樣的午飯可以帶走。每天午餐的品種不能重復,而且三個老外的口味經(jīng)常不同。

  有的不吃辣;有的不吃炒面條;有的不吃炒米飯,不吃雞蛋,他們仨都不吃饅頭,包子和餅子。好吃的炸醬面酸湯面哨子面不好帶,餃子也是問題,來不及包,又怕到了中午會粘起來不好吃。

  于是只能絞盡腦汁,我學會了自制三明治,漢堡包,披薩,以及各種半成品速食快餐,或者早晨五點起來開始蒸米飯,做一鍋咖喱土豆雞丁,有時候就只能炒兩個菜,裝三個飯盒。

  每到周六,早晨一醒來,我就心跳加速,著急得回想,不記得冰箱里給他們仨準備了什么午飯。

  半天才想起來,今天是周六,不用帶飯,送了一口氣。有時候,我應付不來,也會偷懶,提前去飯館打包一些飯菜,明知隔夜菜不好,也只能湊合。

  這樣的忙碌,已經(jīng)十年。

  約好吃烤鴨的那天早晨,Susan 突然放棄了。她微信我,說今天的空氣不好,她們不能出門。她說其實本來她也想約我們吃頓飯,但是過個圣誕節(jié),手頭沒錢了,工資都寄回美國老家給老人了,只能等到下次開工資。

  本來打算叫輛網(wǎng)約車,去接她們母女,雖然并不順路,和烤鴨店完全是反方向,但是我知道,外教是個習慣節(jié)儉生活的群體,不能要求她們打車過來等我們。

  她們能夠應聘來到中國工作和生活,通常還拖家?guī)Э凇?p>  教學工作是臨時工的性質(zhì),沒有社保養(yǎng)老福利,只是學校簽合同,一兩年就換個城市,或者換個國家繼續(xù)打工。

  他們告訴我,在中國工作很開心。工資不高,和他們國內(nèi)教師收入一樣,不過,消費水平比較低,就可以攢錢,爭取回國后買套屬于自己的小房子,自己養(yǎng)老。

  他們平時定期給國外的老家匯款,補貼家人的生活,同時還努力攢錢,去旅行。

  能夠離家這么遠,背井離鄉(xiāng)出來教學,有些人是出于興趣,而多數(shù)人只是為了討生活。

  他們當中多數(shù)已經(jīng)是中老年人,努力迎接各種不適應的挑戰(zhàn),飲食習慣和文化的差異,朝九晚五,工作量很大,很多人到了雙休日都只想在家躺一天,沒有更多精力出門去。

  有時候,也應該給我們身邊的老百姓普及一下外國人這個概念。

  喬治曾經(jīng)告訴我,他老家的很多中學同學,來中國旅游一次的錢都很難拿出來。

  他們羨慕嫉妒喬治這樣的同學,有能力有勇氣來到亞洲工作,甚至定居,那是他們向往過,卻做不到的事。

  我曾經(jīng)去過喬治老家的一個親友家,那房子雖然是小別墅的款式,但是里面擁擠狹小,衛(wèi)生間洗臉池的木門已經(jīng)腐爛快要掉下來,客廳的沙發(fā)已經(jīng)變形,坐下去就很難起來。

  電視機很破舊,還是咱們國人早就淘汰的那種14寸老式電視,厚墩墩的笨重無比。

  恍惚間,我以為自己穿越回到中國七十年代的窮人家里……

  喬治的同事里,有個加拿大老師,長得有點帥,妻子來自中國江蘇農(nóng)村,學英語專業(yè)。

  兩口子節(jié)儉到吝嗇。前后生了倆孩子,所有的嬰兒用品,推車,小三輪車,全都不肯自己買,直接跟熟人同事們索要。收了大堆的禮品,也不請大家吃頓滿月飯,或者百天宴。

  回加拿大探親也從來不帶一分錢的禮物,理由是,婆家說了,什么都不缺。

  這些年來,我看到的外教群體,是普普通通的打工族。

  其中也有非常敬業(yè)有能力的,也有混日子懶惰貪吃的酒鬼,還有瞞著老家的妻子,到處找尋找艷遇……

  我告訴自己的孩子們,為自己的爸爸自豪吧。由于在學校多年的勤奮敬業(yè)和努力付出,他已經(jīng)得到學校的高度認可與欣賞。爸爸真的很優(yōu)秀。

  還經(jīng)常獲得獎勵。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