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承認的是,我們一直都在國內(nèi)生活,所以經(jīng)常會被身邊的好心人關注,有些好奇的人們口無遮攔,總是有一連串的問題等著我們,而且永遠都相同。
喬治每次面對的基本必答題如下:
“你喜歡中國嗎?你愛吃中餐還是西餐?你覺得中國好不好?”他只能頻頻點頭,忙著重復一個詞:yes,yes,yes,帶著一臉的無奈和不解。我知道他多么希望可以聊聊別的。
對我則必定有個七連問:
“他是哪國人?你們平時吃中餐還是西餐?他會不會說中文?你和老公怎么交流?你的孩子在家說英語還是漢語?
北美多好啊,別人都巴不得移民國外,在那里過得特別好,醫(yī)療條件,教育環(huán)境,各種福利社保,各種補貼收入,還可以打工賺錢,你們?yōu)槭裁床换厝プ???p> 而所有的出租車司機總會發(fā)出的四連問如下:
“他是哪國人?他是你老公?老外都很有錢吧?他工資能拿多少?”然后必定再把上面的七連問來一遍,毫無例外,除了第一個問題。
相比之下,有文化的熟人朋友則會關注不同的問題:你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會有文化差異吧?
無數(shù)次地重復,無數(shù)次的回答,從最初的愉快,到最終的疲倦,我經(jīng)常想,干脆在胸前掛個牌子,寫上所有的答案,免得自己口干舌燥,因為大家的猜想有太多需要糾正,我忍不住會解釋,難道大家沒看過歐美發(fā)達國家的電影電視劇,哪個國家沒有富人,哪個國家沒有窮人,老百姓不都是一樣有各種生活壓力,一樣需要為了買房和到處旅行而努力攢錢,為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而奮斗,美國實際上很多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孩子的大學費用,孩子也會樂意依靠自己去賺錢,不同的是,他們的父母不會為了孩子上大學而砸鍋賣鐵,賣房賣地,到處借錢。
因為大學生可以申請國家的貸款,大學畢業(yè)后慢慢償還就是了。我們國家不是也已經(jīng)普及了大學生貸款上學和特困生的獎學金助學金政策,我們的國家正在盡力而為,提高人民的社會福利水平嗎?
西方文化里,父母沒有義務為18歲以后的子女負責經(jīng)濟問題,那是需要子女自己去面對和解決的事情,如果父母有能力幫助,那也需要到期償還,并非可以隨意拿去。
如果父母生活拮據(jù),那么子女上大學,買房子,娶媳婦之類的事情,對不起,就順其自然吧,父母沒有能力幫你,你自己看著辦。買不起就不買,娶不起就單身,這是你自己的問題,和父母無關。
如此一來,所謂的啃老族,在歐美發(fā)達國家,應該極為罕見了。
我認識一些親友,退休之后本來挺開心,但是兒子成家的時候,他們跟我訴苦,說兒子掙錢不多,談了女朋友,結婚的時候,非要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貸款買大房子,又要買25萬以上的車,才能結婚,逼得自己把所有的養(yǎng)老錢都拿出了還不夠。
他們內(nèi)心巨大的難過和失落,實在讓人難過。他們也是辛苦勞動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積攢了一點養(yǎng)老積蓄,退休金也非常微博的情況下,所有的積蓄都給了兒子,已經(jīng)開始的晚年會是怎樣的情況,實在難以預料。
如果兒子懂事善良,懂得孝順父母,也許老人在最后的歲月里,還有希望可以得到保障。
但是如果不是這樣呢?如果兒子萬一就是個自私自利的不孝子呢?
我不敢多想。一切都看在眼里,也只能安慰他們說,畢竟有個兒子,他以后會給你們養(yǎng)老,不要擔心太多了。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這應該就是第一種了。
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正常的家庭,父母哪有不愛子女的,子女哪有沒有孝心的?但是為什么還會這樣,難道說,西方的父母比較無情?還是我們的子女比較不孝?
我的先生說話一向簡潔,他的解釋是:孩子大學的學費,我們可以幫忙,但是不能給孩子買房買車,讓一切來的太容易了,他們怎么會懂得什么是生活?
對,就是這么簡單。我們的子女不是不孝,中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孝道那可是首當其沖。只是當今的國情似乎還有點不同,年輕人也許真的必須有車有房才能生存,至少先要貸款買個屬于自己的房。
據(jù)說,目前的不婚族人數(shù)越來越多,我不知道是不是和房價大幅上漲有關系。我感受的是人們的質疑。很多人都問我,在國內(nèi)這么多年,為什么還不買房子,有個房子才能算家呀,沒有自己的窩怎么行?
我該怎么回答呢,多么一言難盡的問題。
如果我直接說,我買不起,誰會相信呢。
如果我告訴大家,首先,我之前有過房子,被前夫以各種理由強行要走了。
其次,外籍教師也是合同制的工薪階層,我們要同時負擔雙胞胎成長教育雙倍的費用。
當然,坦白說,我們一直攢不夠首付款,也不愿意按揭買房子。因為老公就是個工薪階層,我們一直在貼補雙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他們過得都不太好。
還有,為了照顧兩個孩子,我早就不得不放棄工作和事業(yè),基本沒有收入。
婚后十年期間,我一直都沒有國內(nèi)的社保和退休金......這是之前我最大的疏忽之一。就是煩惱太多,我顧不上去考慮。
最后,我們也不知道未來到底怎樣安排,我們會留在國內(nèi),留在故鄉(xiāng),還是回到老公的家鄉(xiāng)定居?
哦,當然還有,我們一直不需要買房子,因為我們一直租房子住就可以,喬治工作的學校給我們一部分租房補貼,這其實是所有國際教師聘用合同中的的基本福利。
我們不需要買房子。
如果這樣說,是我在炫耀,還是透露了我的無知與無助?
到底該怎么面對這樣的問題,聰明的朋友,我需要你的指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