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時間敏感嗎
隨著年歲的推移,生活的一切之于我們,是那么熟悉,以至于一切都會運轉(zhuǎn)那么快。一開始,我們尚且能夠感知到一秒鐘過去的緊迫感,可是越到后來,我們連一個小時過去都會感到麻木。
同樣是過去一個小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經(jīng)歷不同,和相處的人不同,做的事情不同,感覺也是不一樣的。但是,假若我們想要控制好自己的時間,利用好時間,不讓它就這么在無意之中浪費掉,就應該對其有更加敏銳的感知。
你知道一秒鐘可以干什么嗎?說或者是寫兩三個字,半個呼吸,一舉手一投足,簡單一瞥等等。一秒鐘,似乎完成的只是很微不足道的動作。但人每天的活動,就是由這一個個簡單動作組成的。做好每一個動作,才可以更好的做好一件事。
換一句話說,過好每一秒鐘,就可以過好一分鐘。也就可以過好一個小時,一個上午、下午或是晚上,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個季度,一年,十年,再到整個人生。對于某些特別要求的行業(yè)來說,時間還可以精確到毫秒,例如短跑運動員。在物理學實驗中,最小的時間單位絕非瞬間,瞬間的時間長度為3倍的10的負24次方。而比這還小的單位是普朗克常數(shù),其大約時間是10的負34次方分之一秒。
與此相反,假若你浪費一秒鐘,就很有可能會浪費一分鐘。那么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小時,一天的荒廢。人的一生到底有多少天呢?一年按照365天去算,假若人的壽命按照75-95去算,那么人的一生就可以活27375到34675天。按照人活三萬天來算,也就是82余年。
將1天和30000天進行比較,給人一種時間還很多的錯覺。那1年和82年進行比較,時間也是還勉強算是多的。
可是,一生當中的我們,是在不斷變換的。人在剛出生的時候,對這個時間滿是好奇,還沒有形成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完整的觀點。隨著不斷地去學習,去感知,去觀察,去體會生活,體會世界,開始有了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也就是對世界,對人生有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看法。再之后,我們得獨自面對來自社會與現(xiàn)實的壓力,開始成長,開始像我們的父母那樣,為家庭撐起保護傘。起初磕磕絆絆,后來就是輕車熟路。但慢慢地,我們會開始走入衰老,那是為人所不能避免的。但是假若你能夠?qū)r間有有很好的感知,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就可以延緩身體衰老的進程。
因此,須知道,人生最寶貴的時間是在17歲至32歲這16年。我們的前16年是在為這后16年鋪墊。而到了32歲之后,我們就需要淡化自己,讓自己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而奉獻年化,知識,技能,力量,就像是上一代人承擔起社會的柱子那樣。
千萬不要有混日子的心態(tài),每一天都值得去好好規(guī)劃。每一秒的滋味,都值得細細品味。有生命的感覺是美好的,前提是健康、快樂積極且熱愛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一切。
做一件事情,是需要時間的。每次做事的時候,都記錄下時間。那么,每天做多少事,做一件事需要多少時間,我們就可以做到了然于胸。
此外,我們還應該學會時間拆分和組合。比方每天花一個小時去閱讀,積累三到五個知識點。那么一年就總共花了365個小時去閱讀,也就攢下了1095到1825個知識點。這一兩千個知識點,能夠讓我們對一個陌生事物從一無所知到相當熟悉。同樣的,假如我們要完成的事情過于龐大,我們就可以拆分成一個個零散的時候去完成。
對于零散的事情,人們有一個認知就是零散著學。其實,我們在化零為整,或者化整為零的時候,都得有一個明確目標。圍繞這個目標,我們就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去學習,也就更有效率,否則就會讓時間在自我滿足的麻痹中白白流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