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黑科技從撿到一所醫(yī)院開始

第五十五章 芯片之痛

黑科技從撿到一所醫(yī)院開始 敖景 2113 2020-05-29 20:34:48

  “其實腦機接口的技術真沒什么好說的,陸老應該很了解這一點,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其實我真覺得大家不如親自試試這種效果就行了,親身體驗肯定比所有的解釋都來的強,主要還是因為我們的核心技術是集中在軟件方面的,要講軟件的話,恐怕一時半會真的講不明白?!?p>  王然說罷,就將自己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以及簡單的測試設備拿了出來。

  陸老一看王然的設備頓時眼睛一亮:“王總,你這么快就把之前跟我說的設想做成成品了?”

  “也不能算是吧,現(xiàn)在的設備距離真正微型化還有很長的距離,芯片方面還存在很多關鍵技術目前沒有辦法取得突破?!蓖跞灰贿叞惭b設備一邊回答道。

  “唉?!甭牭酵跞坏脑?,眾人都忍不住暗嘆口氣。

  芯片,又是芯片。

  這東西被譽為現(xiàn)代工業(yè)的糧食,也是現(xiàn)代科技皇冠上的明珠。

  作為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的引爆點,以芯片為代表的半導體行業(yè)催生了電腦、移動互聯(lián)網、通信技術、工業(yè)數(shù)字化等一系列重要的變革。

  可以說,芯片是現(xiàn)代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科技水準與創(chuàng)新想象力。

  芯片已然成為了華國經濟增長的命脈之一!

  很可惜的是,華國的芯片曾經錯過“窗口期”。

  在全球貿易與科技競爭中,美國動輒以芯片作為博弈的籌碼,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在全球芯片行業(yè)中的顯著領先地位。

  根據(jù)咨詢機構Gartner及IHS自1987年開始統(tǒng)計的全球半導體企業(yè)20強里,美國的占比一直都處于高位。

  進入21世紀后,基本在40-50%的比率浮動。

  其實華國以芯片為代表的的半導體行業(yè)落后,并不是因為國家不重視引導和投入導致的。

  早在十幾年前,華國就已經將“核高基”也就是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產品和“極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有兩百多家單位和兩萬多科技工作者參與技術攻關。

  之所以歷經數(shù)十年的努力,至今還沒有追上美國,甚至在頂級芯片領域處處受到鉗制的核心原因一者是規(guī)律,一者是體系,還有一者則是時間。

  所謂的規(guī)律其實就是摩爾定律。

  當價格不變的時候,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shù)量,每隔18個月就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具有先發(fā)優(yōu)勢的美國芯片產業(yè)占據(jù)了行業(yè)制高點。

  在攫取整個行業(yè)主要利潤的同時,也給追趕者設立了極高的門檻。

  這就相當于是一場長跑。

  后進者往往拼命努力也很難追趕上領跑者。

  更何況,芯片行業(yè)本來就是巨頭集中制,美國的那些巨頭在領跑中,18個月的摩爾定律優(yōu)勢同樣在不斷疊加。

  而體系指的則是一個完整的產業(yè)鏈。

  以芯片為代表的的半導體產業(yè)是一個完整的產業(yè)鏈。

  比如硅原料、芯片設計、晶圓加工、封測以及相關的半導體設備。

  這些背后都需要強大而完整的工業(yè)體系。

  就拿決定芯片制程工藝的光刻機為例,目前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光刻機都被荷蘭公司占據(jù),尤其是高端光刻機領域。

  更關鍵的是,這些東西你就算是想要拿錢買也買不到!

  而最后的那個時間因素相對來說就比較直白了。

  芯片行業(yè)可是個燒錢的大戶。

  其不光要燒錢,而且還需要時間的沉淀。

  屬于燒錢燒時間燒人才的核心技術。

  是否能燒到底,其實拼的就是基礎物理科學能力。

  而我們的教育長期偏重的還是應用科學方面。

  這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之間的區(qū)別。

  以芯片為例,從7nm到5nm甚至3nm,量子效應越來越顯著。

  之后每一次更加接近極限,都需要從基礎科學到整個產業(yè)鏈應用體系的不斷突破。

  可能現(xiàn)如今對華國來說,唯一的優(yōu)勢也同樣是來源于量子領域。

  伴隨著量子效應帶來的摩爾定律的失效,全球芯片行業(yè)的迭代速度都將會不可遏制的放緩。

  不過這種情況也僅僅只能說是看到了一點點希望。

  對于這種技術密集型的行業(yè),能否在短時間內取得真正的突破,那真就只能依靠廣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以及一點點虛無縹緲的運氣。

  王然也明顯察覺到了這些大佬們對芯片存在的那種長久以來的怨念。

  不過他這時候可沒有多說什么,盡管在中繼量子計算機的數(shù)據(jù)庫里他是找到了許多關于已經被基地淘汰掉的芯片論文。

  略作瀏覽之后,發(fā)現(xiàn)這些論文應該是基地里的小孩子們在做課外興趣設計的時候挑選的題目。

  里面詳實的數(shù)據(jù)論證甚至還有相關聯(lián)的光刻機方面的論文。

  哪怕是小孩子們的課外手工設計,那也能給王然帶來非常大的技術啟發(fā)。

  甚至稍微不嚴謹?shù)恼f,他完全可以按照這些資料上所記載的數(shù)據(jù),將其全都復制下來,然后再交給外面的那些早就已經對光刻機以及芯片等等有深入研究的科研團隊,讓他們在上面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這兩者相加起來所造成的結果可就顯而易見了。

  這些東西可是他回頭用來招攬人手的絕對籌碼,哪能在第一次見面,還都沒有摸清楚底牌的時候就隨便扔出去呢。

  再說了,他現(xiàn)在要證明的還是自己所擁有的腦機接口能力是真實的。

  要是在還沒證明之前就又拋出去這么大的一個驚喜,換了王然坐在軍方大佬的角度上,那能信他才有鬼了。

  就算回頭證明了王然給出的技術是真的,那軍方也絕對不可能留這么一個神神秘秘的家伙放在身邊。

  技術當然是一點一點拿出來對雙方都有好處,這一點王然還是非常清楚的。

  將芯片的事情放在一旁,單純就說王然帶過來的這個已經完成了小型化,還沒有達到微型化程度的腦機接口設備。

  原先笨重的頭盔式腦電采集器已經徹底的變換了一種外觀。

  現(xiàn)如今的這種設備架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綁在腦袋上的頭帶。

  如果不是提前說明白的話,根本沒人能想象得到,這樣一個和普通的頭帶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區(qū)別的東西,竟然能完成對復雜腦電的收集,實在是太過不可思議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