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是凌晨3點28分,對姚遠來說,已經(jīng)是習(xí)以為常。這樣伴隨著頭痛、心跳加速的失眠夜,斷斷續(xù)續(xù)了3年,對她來說,晚上10點能順利睡著,就像是上天偶爾給的眷顧,倍感幸福。
和往常一樣,打開手機,刷各種短視頻平臺,看看新鮮有趣的段子,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用手機和視頻記錄自己有趣的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點滴從而感到幸福和滿足。如果這種滿足感會傳染,那就是姚遠刷這些短視頻最初的向往。
為了能夠健康刷手機,每隔一就會變換一下姿勢,比如左側(cè)臥改成右側(cè)臥,為了能保護頸椎,她保持著“仰頭”的姿勢,為了保護眼睛,將手機調(diào)成夜間模式或護眼模式,并且時不時的提醒自己,眼睛離手機屏幕遠一點。這些,或許有效吧。
黑夜,或許是因為四下的寂靜,或是純粹的黑暗,總能讓人忍不住陷入思考,或者突然想起從前不經(jīng)意的某些事情。
是哪個瞬間,讓她開始慢慢走上這條不歸路的?生活就是這樣猝不及防的,當你剛剛終于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卻偏要又給你當頭一棒。這可能就是命運,我們竟然無力抗爭。
診斷報告上赫然的幾個字,將對姚遠的人生畫上句號。接下來的日子,成了死亡之前最后的時限。
“要忍住,不要慌”,可是眼淚還是會背叛她一樣的流下。她也想象過自己會有如此的結(jié)局,當初還一副灑脫相,如今,或許能真的派上了用場——如何度過最后的人生。
首先,放棄治療,3年下來的精神和肉體折磨,已經(jīng)沒有什么求生欲可言,就算不是這樣,可能也會說不定某天結(jié)束自己,這點姚遠很明確。
那么接下來的時間要怎么過呢?
閉上眼,姚遠在心里默默的想著,可能會申請保險理賠,買了那么多份保險,不管符不符合理賠標準,都可以申請一下,算是給父母流下一點養(yǎng)老錢。然后是該不該告訴家人的問題,這點她還沒有想好,哭哭啼啼的場面從來都不是她能夠適應(yīng)的,而結(jié)婚證上的另一人的反應(yīng),她還不能確定。
去旅行?到過沒到過的地方,來一場心靈的救贖?是個好主意,沒有遺憾的等死,是對自己最后的負責(zé)吧?
回想過去的30年,她膽小、懦弱、沒有自我。或許是習(xí)慣了小時候的物質(zhì)匱乏,即使后來有著不錯的薪水,也會因為多花點錢來取悅自己而事后感到自責(zé),但又忘不了取悅自己后的開心,這樣的矛盾體,仿佛在這個夜晚瞬間釋然了,對呀,買有什么值得糾結(jié)和矛盾的了呢,反正最壞的樣子也就這樣了嘛。
她的朋友們呢?又會有什么反應(yīng)呢?距離小萌車禍也有5年時間了,醫(yī)生也是下了病危,讓家屬做好心理準備的,雖然最后搶救回來了,但從得知病危到相救回來的那些天,朋友圈中每個人也都在為自己的工作打拼,無暇時刻想念。對于佛系姚遠來說,或許,她的朋友們也會當初一樣些,把自己忘了。其實她更喜歡這樣的結(jié)果。
她的丈夫,或許是種解脫,他心中的白月光,終于可以在她離開之后,光明正大的把名字從通訊錄中、微信中改回自己的名字,時刻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