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為什么不直接求問陛下?宮里發(fā)生這種事情,陛下毫無反應?”金山問。
問父王嗎?太子遲疑,五歲以后再也沒能從王那里討到答案。
上回造紙坊的案情,父王隱約有所察覺,叫他不要干預。
他問了,父親就會給答案嗎?
太子搖搖頭,“如果能問到答案,我又何必大費周章去求證?!?p> 然而,金山已經(jīng)想到更深的一層。
宮里人一直死,但是宮里還是風平浪靜,如果不是今天太子吐口,自己這樣的升斗小民根本不會知道。宮里肯定有比太子還高位置的人在壓消息。
一個國家比太子位子還高就只有王和王后。
宮里莫名死人,非但不徹查,反而只是不斷的招人進來。宮里一直高價錄用新人,王不知道嗎?
國家的最高權力,王知道并且他對于宮中死人也毫無辦法,只能補充人手。
如果太子的推斷都正確,真的是食血者在吸食宮里人的血液,毫無疑問,是王在縱容惡行。
金山心中如遭雷擊,五味陳雜,王宮里實在太危險了!不知道死人的周期是多少,她一定要趕在下一個周期前盡快離開這里。
身處的地位不同,想法也會不一樣。
太子玄羲身居高位,自然沒有當內(nèi)侍的金山那種強烈的危機感。他是不會被犧牲掉的,太子第一反應不會是規(guī)避風險,而是找到真相。
金山不一樣,她分析利害,拔開太子身在其中看不清的迷霧,發(fā)現(xiàn)只要稍微不小心,自己就會被輕易犧牲掉。她不關心真相,只在乎自己能不能活著。
“今天的話你不要告訴旁人,一切只是我的猜測?!蹦┝?,太子又說。
金山已經(jīng)打定主意緘口不提。駭人聽聞的秘密也好,聳人聽聞的故事也罷,太子說的一切不論真假,都千萬別和自己扯上關系。
金山想了想,道:“殿下,小的的小說是根據(jù)兒時母親的故事所虛構的,至于小的的母親是從何得知的,依小的所想大約也是流于市井的傳說?!苯鹕教а垡娞由裆?,又說:“不過小的在入宮前是一名書販,一定會用自己的所長幫助殿下收集有關的傳說、故事、文集?!?p> “我調(diào)你入東宮,方便你向我報告尋找到的線索?!碧幽睦飼氲浇鹕降拇蛩?,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心里還如同揣了一只小兔子。
他趕緊低下頭,假裝在研究桌案上金山寫的食血者的故事。
玄羲甚至還在心里說服自己,金山已經(jīng)知道了有關宮里食血者的秘密,自然是放在自己跟前,天天見面好辦。
金山心道,不好了,進了東宮殿想要出逃豈不是會更加難辦?
她瞪著眼睛,幾乎鼻尖冒汗,誠惶誠恐地說:“小的入宮才剛滿一個月,宮里的規(guī)矩都還沒有學全,只會做一些粗淺的活兒......”
未等她說完,玄羲緊緊張張地聲音就在她低著的頭上方炸響,“你看,我像是在意那些規(guī)矩的人嗎?”
玄羲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想把金山帶在身邊,金山還要拒絕他。
言畢,玄羲心虛的看著金山低著的頭,“我說什么,就是什么,叫你來,你便來?!闭f完這句話,他飛快的轉(zhuǎn)身跑出椒蘭殿。全然忘了,自己是何等垂頭喪氣地走入椒蘭殿的。
翌日寅正時分,太子宣內(nèi)侍總管張督領事調(diào)佘金山入東宮。
國事上太子插不上手,這種小事還是不在話下。
張督領事領了旨,站在東宮外嘖嘴。
他心道,怎么太子突然要照顧這個細皮嫩肉的小內(nèi)侍,該怎么給他安排差事,安排什么位子?
他有些不好說,太子已經(jīng)年逾二旬,卻沒有絲毫要大婚的意思,也不見對哪位名媛淑女動過心思,成日和東宮柳領率在一塊廝混。
宮中對太子和柳牧景的關系早就有些風言風語,只是還沒有傳到上面人的耳朵里。
內(nèi)侍大總管張公公思來想去,既然太子喜歡,那就天天安排在太子跟前,做個伺候太子起居的貼身內(nèi)侍官。他親自去椒蘭殿接人,把佘金山帶著進東宮。
金山以為起碼要過個幾天,和她要腰牌出宮的情況一致,沒想到自己方才起來打掃院落。張督領事就來接人。
昨晚,金山許久沒有睡著,凈想著怎么逃出去。
一大早這么多人來椒蘭殿,金山還以為是自己看離了眼,一揉眼睛,張督領事已經(jīng)跑到自己跟前。
金山便這樣糊里糊涂地被安排進了太子東宮,見過東宮內(nèi)侍總領王德福以后,做了太子的貼身內(nèi)侍。
東宮本就有貼身的內(nèi)侍,他對于金山這樣突然雞犬升天的人很不滿意。
要說東宮另外一個太子貼身內(nèi)侍,也是一個和金山差不多的苦命人,命不苦的有誰是自愿來當太監(jiān)的。
原本的貼身內(nèi)侍官,叫陳大滿,八歲的時候因為親爹好賭,他娘阻攔他爹去賭博,被他爹打傷,最后無錢醫(yī)治而亡故。
指著壓榨妻子過活的親爹什么都不會干,便將他賣給了拐子換錢。
娘死了,爹不會干活,這種事情倒是不少。
不少男人根本不會干活,家里的活兒,地里的活兒全靠女人做。老娘老了,又有新娘接手,所以新婚的妻子叫做新娘就是這個道理。
女人通常都很勤勞,自己能干活絕不會和男人一樣壓榨別人,本不用這樣活得苦,可她們?nèi)羰菦]有男人管著,周遭的人就不承認她是一個人。她們變得人人可欺,只能給自己找一個主。
八歲的男孩已經(jīng)記事,懂事的小孩兒買家怕買回去養(yǎng)不熟。若是買一個男孩回去傳宗接代,最好兩歲以下不記事,以后也不會想找親生爹娘。
陳大滿無人問津賣不出去,只得跟著拐子顛沛流離,又因為長得丑,連秦樓楚館里的小廝都做不成,拐子養(yǎng)著他越來越覺得虧,急著出手。所以陳大滿不上九歲就被買進宮里,如今已是二十年的光景過去,才混到現(xiàn)在這個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