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我名下并非只那一家店鋪,還有很多產業(yè)涉及到對外貿易……”
江譽干咳了幾聲,又繼續(xù)解釋。
“聽伽邊說你喜愛譯作,我談生意少不了要與這些外國人打交道,你若在那邊,或許能學到一二。而且我想,你許是會對這些感些興趣……”
見許之彤只呆愣愣的瞅著自己,江譽不由有些慌張,懊惱著自己方才那沖動之言。
許之彤這廂也是從方才恍惚之中回過神來。
“如此……”
未等她將話說完,許伽邊兩人便插了過來。
“時候不早了,姐姐你可有吃好?”
見許之彤點頭,江譽斜撇了一眼許伽邊,郁悶的站起身子去準備回去的車子。
一路上有兩個人在旁邊,他再沒找到繼續(xù)方才話題的機會,這事也就這樣過去了。
轉眼已然到了馬丁離開之日,許之彤因為自己有為他單獨準備了一套中山裝,那龍紋玉佩便直接做許家兄妹的臨別之禮了。
馬丁不喜離別之景,便不愿讓他們去送自己,只從許家傭人那里接過了禮物便離開了。
他將那玉佩揣入懷中,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便登船踏上了回國之路。
馬丁母親病的很嚴重,只吊著一口氣就是為了等他,待馬丁到達那日,心中沒了牽掛,便也就合上了雙眼。
他母親的葬禮在教堂舉行,馬丁眼神緊盯著置于前面的黑白照片,卻是想著,若那些傳說當真存在,現在的母親應該正在桃花源中過著幸福足樂的日子呢吧!
離別前幾日,許之彤層帶著那身衣服找過馬丁。兩人也是暢談了許久,仿佛要將這幾年沒有說過的話盡然說盡一般。
從英國聊到中國,從古代聊到現代,從家人聊到好友……也是在那時馬丁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聽到許之彤提起自己父母。
原本是美滿的三口之家,許之彤兒時是及其依賴父母的,曾經也是個純真活潑的姑娘,且許之彤父母是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真正的自由之人。
他們是真心熱愛古籍文化,即使很多人皆言此為陋習,也從不退縮。在眾人皆崇尚白話之時,許家夫婦卻偏偏重孔孟之禮。在他們眼中,這些皆是我們的根,不能丟,反而還要繼續(xù)傳承。
可終歸是與大多數人背道而馳,這條路許家夫婦走的異常艱辛。許之彤雖說僅僅幾歲,也免不了深受父母的影響,骨子里滿是不羈的倔強。
馬丁清楚的記得,那日許之彤在院中烈日下,那個明媚不屈的笑容。
“先生可知,這幾年我一直將自己鎖在一處不愿出來。父親母親帶我來到這世間,教我做人之道,我原以為這便是我的未來??僧斘艺驹谝慌?,顫抖著身子看那群人將那無由的憤怒潑到他們身上時,我膽怯了。”
“我曾不止一次回想,若能重來一次,若我大著膽子沖出去保護他們,會不會就不會讓他們離開。答案自然是不會,只會讓受傷之人又加了一個。父親母親堅持之道不錯,那些人所倡之言亦不錯,錯就錯在他們的呈現方式,太過直白刻板?!?p> “前段時間我曾聽聞一個關于平行館的傳說......人生憾事皆可補,確為美事,但總歸還是要付出代價不是。世間遺憾之事何其之多,怎可能事事順心,若當真萬事如意,這個世界估計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平行館是好,但終不屬于現實,哪怕當真有此處,那代價想必也沒有幾個人能付得起。想通這些,我忽然便沒這么愁悶了?!?p> “若說父母為之彤啟蒙,那先生便如這正午的太陽,將我這幾年暗淡的光陰照亮,終是尋得日后堅持之路。叔父則為夜晚明月,月之光輝永遠指著我的容身之處。”
許之彤就這樣一字一句的說著,馬丁只在一旁點頭,他還從未見過這丫頭一次說這么多話。
“近日,之彤也發(fā)現自己似乎遇到了那個朝朝暮暮之人。他盛日月之輝,邀我共賞人間芳華。他讓我看到了父親母親當初的堅持,我想我也是該重新活過來了。我知先生明日會去江家拜別,屆時還煩請先生代之彤與那江家三少爺捎個答復?!?p> 女子嬌羞的容顏在樹蔭斑斕下更顯迷人,她輕齒唇角吐出那話時,更是繞了某人的心扉。
“待春華秋實,當與君共勉?!?p> 這便是她給江譽那日的答復,江譽家中皆為軍人,偏他一人堅持從商,他確實是有這個天賦的,可未來之路定然也是不好走的。
這回答便是生生的將兩人綁在了一起,她是下定了決心要與他一同走了。
外面的烏云似是要墜下來一般,直壓的人喘不過氣。來參加葬禮的人也已離開的差不多,馬丁坐在臺階上,盯著地上一群忙忙碌碌的螞蟻出神。
他記得那人收到他帶的話時,激動的要從沙發(fā)上跳起來,一直拉著他詢問細節(jié)。
初見江譽之時,馬丁便覺得那兩人是極為相似的。表面上有多溫柔順從,骨子里便有多么不屈倔強,他們都是不愿向世俗低頭之人??!
而自己呢,終歸還是如這螞蟻一般,機械地扛著重擔重復著前人的路。
他為日,許浩成為月,日困于白日,月只出與黑夜,終究只是那一人,可贈予她日日夜夜。
他們皆是被這世俗拉扯約束之人,那兩人才是真真實實的活著??!
馬丁在英國一待便是五年,再次踏上這片熟悉的土地之時,心中不由得升起一抹膽怯。
他想,許之彤定然早已與江譽成婚,也不知譯了多少古籍了......在英國他也曾聽過江譽的名字,皆是夸贊之詞。
每次聽到兩人名字,馬丁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多關注幾分。他們皆說許家大姑娘巾幗不讓須眉,滿腹經綸卻又甘愿做那江譽身后之人。江譽自是也不遜色,與各國的貿易越發(fā)頻繁,倒是帶動了不少經濟。
兩人這也是應了許之彤那日的“與君共勉”之言了!
直到馬丁重新踏上這片土地,在許家看見這些年一直盈在心頭的女子時,才發(fā)現,生活往往并非如我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