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萬國來朝明帝國

第三十六章 近戰(zhàn)殺器

萬國來朝明帝國 銅榆樹 2272 2020-04-24 19:48:39

  大營房中燈火明亮,一片嘈雜。

  崇禎走上了講臺,開口道:“你們最大的夢想,就是當個兵卒?朕的天策軍,絕不僅僅三百人,會有三千、五千、一萬、三萬!當將領才是你們最該追求的,而一個好的將領,在天策軍必須認字讀書?!?p>  從懷中掏出一本金瓶梅,崇禎讓黃得功讀出幾段香艷片段,黃得功充當說書人雖然技藝不精,而且頗為靦腆,也令滿場的戰(zhàn)兵哄笑不止。

  “黃哨總給你們念這個,是告訴你們,會讀書識字就能自己窩在床上夜讀。但是要克制,別搞虛了身子?!?p>  崇禎笑著道:“先讀好書,學兵法,總結戰(zhàn)術,方可做將官。到那時,娶妻娶妾當要細皮嫩肉的大家閨秀,人家都是有文化的,你一個大老粗好意思嗎?”

  軍兵多是飯都難吃飽的窮苦出身,以往見到千金大小姐只敢遠遠的瞧著,那白嫩的肌膚和臉蛋讓他們垂涎,卻不敢答一句話。

  崇禎的話給了他們上進的希望,頓時軍兵們如同吃了藥,喊叫認字讀書的聲音在大營房中起伏不絕。

  認字從拼音學起更加簡便,以往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字注音,則顯得繁瑣。

  當崇禎將拼音教習一遍,聰明的將官們,孫傳庭、黃得功和周遇吉等一學就會,逐次教導隊長、伍長們,傳授兵士。

  幾日間,兵士白天練體力、耐力,長跑從三里增到五里、六里,天策兵循序漸進尚能支撐,五百人預備隊的噩夢卻到了。

  繞著大校場長跑半個時辰!

  兩刻鐘之后,預備隊稀稀拉拉的落在天策兵后面。

  崇禎一聲令下,督導隊拿上鞭子就沖了過去,打得預備隊員一陣慘叫,跑得比兔子還快。

  “好吃好喝的,肉也沒少你們幾塊,怎么比不上正規(guī)兵?這要是在戰(zhàn)場上打跑動戰(zhàn),沒被刀劍劈死,也要被敵人踩死!”

  崇禎在預備隊前面領著跑動,每日早晨在乾清宮的跑步發(fā)揮了效用,步子矯健,沉穩(wěn)有力,令預備隊員羨慕不已,也滿臉羞愧。

  這可是皇上啊,竟比他們還能跑。

  更讓預備隊員慚愧的是,柳如是竟然加入了跑步隊伍,就在領頭跑的崇禎后面,那道倩麗的身姿宛如最美的風景線。

  這些日子,柳如是每天鍛煉得比任何人都辛苦!

  崇禎扭回頭指著她跑動的身姿,冷冷發(fā)笑:“你們這些菜鳥兵,體質耐力若練不上去,休想百戰(zhàn)百勝,別說你們連柳會長一介女子都不如!”

  受到刺激,加上皇帝領銜跑步的激勵鼓舞,預備隊員咬牙支撐著,沿著大校場跑成一道長龍。

  以往京營哪經過如此嚴酷的訓練,上午、下午操練不止,傍晚還跑半個時辰。

  不但預備隊一個個喘氣如狗,天策兵也雙腿發(fā)軟了。

  但是誰掉隊,督導隊的鞭子無情的抽過去,疼痛將所有的力氣刺激出了,耷拉著舌頭往前沖。

  第一天高強度的整訓,眾人勉強完成,隨即還得做五十個俯臥撐,累得筋疲力盡之禍,等待他們的則是肥美的肉塊,蔬菜和白面饅頭敞開吃。

  豐厚的伙食,讓天策軍上下吃得眉開眼笑,勞苦一天是有回報的,下個月還能拿到豐厚的報酬銀子。

  積攢了銀錢,摟上俊俏小娘子的日子也不遠了。

  幾日間,崇禎將天策軍日益勤奮的操練鍛煉看到眼里,這天便去了工匠大營,與孫傳庭、畢懋康投入到近戰(zhàn)武器的研制中。

  考慮許久,崇禎畫上圖紙,提議在槍管上安裝兩個一前一后互相連接的環(huán)形插座,用木柄連接插座,固定在槍尾的槍托上。

  而插座式兵器上打個圓心孔洞,裝置彈簧按鈕。

  兵士需要近戰(zhàn),一按按鈕,將兵器延伸出去,卡在前面的環(huán)形插座上,不用則按下按鈕收回來,卡在后面的環(huán)形插座上。

  這時代,包括之前戚家軍的火器營,最大的危險是敵人沖鋒到了近前無法應付,只能在身后部署長矛陣。

  但既要操練火器兵,又要練長槍兵,就造成了兵力的浪費,火力遠不如純粹的火槍陣。

  至于近戰(zhàn)刃口的形狀,崇禎選擇三棱刺,這玩意對材質沒多高的要求,生鐵即可。

  軍兵使用起來只有一招,如同長槍往前突刺,而且比長槍、長矛更加凌厲兇狠。

  三棱刺一旦刺入敵兵體內,鮮血隨著血槽溢出,放血兇猛。

  比刀刃刺刀更便捷的是,三棱刺即便用力過猛刺得很深,因為有血槽阻礙肌肉血壓的收縮,也很容易拔出來。

  而且,三棱刺一下子猛扎進去就是一個窟窿,傷口擠壓不到一塊,難以止血,臨時也很難包扎。

  是故,三棱刺致死率比刀刃、長槍、長矛更高。

  畢懋康和孫傳庭看著三棱刺的圖樣,聽著崇禎的講解,盡皆變色。

  而且這種尖刺平時固定收縮在槍管上,不妨礙火槍射擊,需要用時一息之間便能按下按鈕將三棱刺延伸出去。

  “好裝置。”畢懋康手舞足蹈的看著設計圖,興奮得像個老頑童。

  “靠火槍與這種尖刺,足以應對遠戰(zhàn)和近戰(zhàn),火器陣后置長矛陣的部署,從此可以取消了?!睂O傳庭仰天大笑,笑過之后,越發(fā)的對崇禎的奇思妙想感到驚奇。

  拍板之后,工匠們如火如荼的打制插座式三棱刺,重盔甲也加速制作,而工匠隊伍的壯大,讓后膛槍的制作也加快了進程。

  當天策兵熟練掌握了遂發(fā)槍射擊,孫傳庭要求他們每日下午操練騎術,再練習迅速下馬整隊。

  京營戰(zhàn)馬雖然很少,一千多匹還是有的,足夠三百兵使用。

  整訓二十日之后,一支騎兵火槍隊誕生了,遂發(fā)槍也如火如荼的打制出了一批。

  作為戰(zhàn)場老鳥,孫傳庭清楚機動力的重要性,尤其是火槍兵人數(shù)較少的情況下,絕不能守陣硬頂對方幾倍甚至十多倍幾十倍于自己的兵力。

  雖然不下馬填裝子彈比較費勁,要馬緩緩而行,但是總比站樁射擊機動性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