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禁書
這樣的文章登上評議館的小冊子,李仁義本以為自己要名聲喪盡,誰知大家在看了這樣胡說八道的文章之后,反而更加喜愛他,將他當成了那種為博紅顏一笑,可以不顧一切的公子哥。
他的名聲在順安城內更加煊赫,以至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轉眼過了半個月時間,這段時間里,關于李仁義的采訪與報道就沒有斷過,更有不少人挖出他的出身,前往那個偏僻的小縣城去調查李仁義去。
王祥這段時間也來找過李仁義,想讓他多舉辦幾次講法活動,可都被李仁義拒絕,他覺得要是自己再拋頭露面,一定會更加火熱,這不是他想看到的。
可是轉眼到了二月末,馬上就要開春了,他覺得是時候開展一場講法活動,順便向大家解釋一下,讓自己的熱度降降溫。
當天,英才廣場上的人更多,那個小臺子還在,站在這個小臺子上的人也多了不少,他們同樣是崔琦安排而來的。
講法并不是李仁義舉辦這場活動的目的,解釋一下最近的傳聞才是他的緊要目的。
他說了一遍,將近期一應的傳聞能夠辟謠的就全部辟謠,直接否認了不少傳聞。
他甚至說道:“最近許多記先生愛寫關于我的文章,這讓我有些困擾,我不過是一座學宮的宮長罷了,實在不值一提,與眾人沒有區(qū)別。我希望各位記先生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人身上,用更加細致的筆觸記錄普通人的生活。”
“我當然清楚,一寫關于我的文章,必定有熱度,這也是眾多記先生對我鍥而不舍的原因,只是希望大家更多的關心勞苦大眾,他們處處可見,卻又從來不在我們的視野當中,實在是不該。我一向自認為與那些勞苦大眾沒有什么不同,大家多寫一些關于他們的文章,讓我的熱度快些過去吧?!?p> 李仁義這樣說了一通,崔琦卻聽的著急,要是他的熱度過了,沒有堅持到夏天學宮大比的時候,這一個多月的錢,豈不是白花了!
講法本來要結束,可是崔琦仍舊向上次一樣增加了提問環(huán)節(jié)。
李仁義不得不挨個回答,這一次崔琦可提前說過,不能讓提問者失望,是以他回答了幾十個問題,有的與修煉有關,有的則和修煉無關。
為了主動降低熱度,李仁義對那些與修煉有關的話題回答的非常認真,而無關的問題則一句話帶過,不肯多說。
這時,最后一人舉手,他站在小臺子上,是崔琦安排上來的人。
李仁義認識這個人,問道:“你是叫楊曉寧嗎?”
楊曉寧見李仁義認識自己,非常激動,喊道:“是我,是我,我就是你的杏仁!”
他這樣一說,眾人紛紛喊道:“我也是你的杏仁!”
李仁義見剛剛降下的溫度又要抬起來,便說道:“你有什么問題,快些問吧?!?p> 楊曉寧有些猶豫,可最終還是問道:“李宮長,請你告訴我,要是我崇敬喜歡的人,被人刻意侮辱了,我該不該報復?”
“這算是什么問題?”李仁義心有疑惑,問修煉的有,問李仁義個人情況的有,可問這種問題的倒是頭一個。
李仁義只能說道:“你要保護你崇敬喜歡的人,這非常好,但是必須守法,可不能隨意動手。你說報復二字,我不能認同,換成別的吧?!?p> 楊曉寧問道:“那舉報呢?舉報又該如何?”
“舉報……如果你們僵持不下,通過向官府舉報,請第三方來判斷對錯,這也是一個好主意。”
李仁義回答完之后,他閃身離開現(xiàn)場,眾多他的杏仁粉絲們久久不愿意離去。
他們心中突然生了一種感覺,今日李仁義說了這么多題外話,或許很久不會再和他們相見了。
……………
楊曉寧從英才廣場離開之后,卻沒有回到家里,反而繞了一大圈,直接去了京兆府衙門。
進了衙門,楊曉寧開始擊鼓,試圖將京兆府尹找出來。
所謂的京兆府,負責的就是順安城附近的治理工作。但是順安是大梁首都,這里有太多的大官,一個京兆府尹的名頭聽著好聽,實則權力算不上大,而且順安城內臥虎藏龍,這是一個非常容易得罪人的職位。
正因為如此,歷代京兆府尹全都奉行無為而治,大多不理世事。即便管理,也是只敢管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而且,京兆府尹不敢拋頭露面,唯恐惹上不該惹的人,歷代府尹大人聽見有人擊鼓鳴冤,都會讓師爺或是下屬過來瞧一瞧,了解一下詳情。
若是京兆府能夠處理,則處理了,等到年底當作政績上報。
若是府尹大人不敢管,則留住不理,全當事情沒有發(fā)生過。
一來二去,誰也不愿意到京兆府報官,小事用不著,大事管不了,真也不知道要他有什么用。
衙門里的大鼓許久沒有響過,今日突然響了,府尹大人不想管他,指派師爺前來問詢。
“什么事啊?”師爺來到正堂,見這里只有楊曉寧一人,必是他擊鼓鳴冤。
楊曉寧說道:“我要向官府舉報,有人私自刻印禁書?!?p> 師爺問道:“什么禁書?”
“淫………穢無禮之書?!?p> “啊,這種書啊,那是該禁了,印書的在哪兒?”師爺見實在是一件小事,就打算接下來。
楊曉寧說了一個地址,是一處順安城內的隱蔽街巷,少有人來往,是做違禁之事的好地方。
師爺一指門外的幾名衙役,說道:“你們和這個人走一趟,將禁書完全查封?!?p> 楊曉寧見舉報這樣順利,心中歡喜,他帶著五名衙役直接去了那條街巷。
此處果真隱秘,要不是楊曉寧偷偷來過一次,他根本找不著。
街巷角落里有一處宅院,與尋常宅院不同,此處宅院院墻高大,四周沒有樹木,大門緊緊閉著,一看就有鬼。
從宅院里面向外飄散一股味道,若是有讀書人在此,定能聞出來是還未干透的油墨香。
楊曉寧指著這處宅院說道:“就是這里。”
眾衙役有經(jīng)驗,他們知道若是上前敲門,難免打草驚蛇,一無所獲。
他們個個身手不錯,相互配合,五個人竟然一溜煙地全部翻墻進了宅院。
進去一看,只見院子里工匠極多,他們正在印刷書籍。
衙役隨即拿過來一本,剛剛看了兩眼,就覺得上面的內容不堪入目,他將這本書揣進懷里,說道:“所有人立刻停工!”
見有衙役沖進來,工匠紛紛停工,今天恰巧他們的管事不在,竟然沒人主持局面,也無人抗拒。
衙役幾個人,將這些工匠,還有他們印刷禁書的工具全部帶走。他們幾個搜了一圈,還在院子東邊的瓦房里面發(fā)現(xiàn)幾名寫手,他們還在奮筆疾書,絲毫不知道外界發(fā)生了什么。
楊曉寧也沖進院子里,他搶過寫手的紙筆,仔細一看,罵道:“好啊你,侮辱李宮長,將他寫在這種禁書當中的人就是你啊!”
那寫手見衙役也在,立刻辯解道:“你懂得什么?我這是愛李宮長,這才寫出來關于他的文章的。再說了,我只用了李仁義的名字,也不一定指的就是他啊。你不要總把目光盯在那些內容上,你看看我寫的這一部分,還是非常有深度的,是一篇足以傳世的經(jīng)典文章,比那些名著亦不在話下。”
楊曉寧見他說的話前言不搭后語,漏洞百出,實在懶得反駁,只對衙役們說道:“這個人寫禁書,理應將他抓走?!?p> 衙役一擁而上,將房間里的幾名寫手抓住。
這幾個寫手也不知道后悔與懼怕,反而正義凜然,大聲疾呼道:“你們不能抓我,這是我的創(chuàng)作自由,你們懂不懂什么叫做自由!”
楊曉寧見他們仍舊不知悔改,在身后罵道:“什么狗屁,你們寫禁書,侮辱別人,編排別人,也配得上創(chuàng)作二字?那么多先賢圣哲,寫了那么多經(jīng)典警示,你們渾然忘了!只讀了兩三頁書,看了幾本酸腐文人的語錄,也配輕談創(chuàng)作?你們的文字,當真是侮辱創(chuàng)作二字,實在卑劣不堪!”
楊曉寧罵了一通,跟著衙役再度回到京兆府衙門。
京兆府尹仍舊不愿意出現(xiàn),師爺吩咐道:“將這幾個工匠,還有寫手分開關押,不讓他們聚在一起。”
“是!”
楊曉寧對師爺問道:“他們該判什么罪?”
師爺說道:“判刑這可不歸我管了,只看我們大人什么時候有時間,這才能夠處理案件,往快了說,可能明天就判刑,要是慢了,那可能一個月,半年都有可能。”
楊曉寧知道,京兆府衙門這次肯抓捕這群制作售賣禁書的人,已經(jīng)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壯勇之舉,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多。
更何況,寫那篇文章侮辱李仁義的寫手已經(jīng)被抓了進來,不可能繼續(xù)編排李宮長,寫他的壞話。
楊曉寧自認為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甚至沒讓李仁義知道這件事,就依靠他自己的努力解決了。
能夠幫助自己的偶像,替他解決問題,這讓楊曉寧非常高興,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滿足感。
![](http://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7-05-31/592eb64207008.jpg)
第一只恐龍
(っ???)っ求推薦票,求收藏,求打賞啦啦啦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