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佛果
方丈說道:“總之,李施主你與我佛有緣,這是萬萬否認不得的?!?p> 李仁義一陣干笑:“呵呵?!?p> 他又連忙岔開話題,問道:“方丈是如何得知我住在金光寺的?”
方丈念了一聲佛號,他翻開右手,竟然出現(xiàn)一枚果子。
這枚果子冒著金光,上面不停地浮現(xiàn)佛印,甚至隱隱有誦經(jīng)聲音傳出來。
“這是何物?”
方丈將果子放在佛像前面,焚香禮拜,對李仁義解釋道:“當(dāng)年我聽了你的偈子,心中非常震驚,這讓我改變了平生志向。”
“什么志向?”
“在那之前,我最大的志向是修成法身境界,離開靈界,前往西天侍奉佛祖,追隨真佛。可是我有自知境界低微,資質(zhì)不佳,恐怕此生沒有機會達成志向,這才一時陷入迷障之中,失去一身修為?!?p> “而后聽了你的偈子,我覺得既然本來無一物,便沒有心,沒有我,甚至沒有佛,那我還追尋什么呢?與其苦苦追求西天極樂而不得,不如改變志向,普度眾生,建立人間佛國,使人人溫飽,人人慈悲,那時人人即是佛,我愿成矣!”
李仁義聽了之后,只覺得佩服,他稱贊道:“方丈能有這樣的志向,佛祖雖然遠在西天極樂世界,可是一定會感動的。”
“沒錯,我在佛祖像前立誓,終生不成法身境界,永遠留在靈界之中,普度眾生。佛祖感念到我的大誓言,便降下這枚佛果,助我成事?!?p> 李仁義震驚萬分:“這是佛祖降下的佛果?”
佛祖是何等人物,他已經(jīng)超脫于世,竟然降下神物,這可是千百年難有的奇聞。
“沒錯,佛果從佛像中的心口飛出,落在我的手上,一直留存到了今日。”
李仁義看去,果真佛像心口位置少了一塊,想來就是這枚佛果。
方丈說道:“這十幾年來,我一直在研究佛果,直到最近這幾年,才算有一些成果,可是我深知自己資質(zhì)有限,難以用盡佛果的威能萬分之一?!?p> “它有什么能耐?”李仁義萬分好奇,這可是佛祖降下的神物,必有通天徹地的能耐。
“它可知因果?!?p> “因果?”
“沒錯,這枚佛果可知因果,正因為你我有一份因果牽掛在,我才能感知你進了江陵城,才能知道你要來我金光寺借住,這才吩咐僧眾好生接待你?!?p> 李仁義嘆服:“這豈不是有預(yù)知未來的能耐?”
“因果之道豈止過去未來,李施主要是這樣說,可就落入下乘了?!?p> 李仁義從未研究過因果之道,哪知道太多,他聽方丈這樣說,連連請教,試圖詢問更多。
方丈將佛果從桌上取下來,遞給李仁義,說道:“因果之道乃是大道,我豈能說的明白?你將這枚果子吃了,自然知曉一切?!?p> “這么珍貴的東西,我豈能吃了它?”
“哈哈,李施主著相了,佛果豈不是果?如何吃不得?”
李仁義反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我吃了它,它也不會消失?”
“沒錯?!?p> “當(dāng)真?”
“出家人不打誑語?!?p> 李仁義接過這枚佛果,見它不過巴掌大小,雞蛋一般的重量,佛果上面的佛家印跡更多,起起伏伏,時隱時現(xiàn),神異之處極多。
他張開嘴巴,兩口就把佛果吞吃干凈,那些金光都被他咽進嘴巴里,連屋子里都暗了一分。
“什么味道?”
李仁義說道:“沒有味道啊,和白水一種感覺?!?p> 方丈大笑,說道:“李施主,你就是金光寺下一任主持方丈了?!?p> “嗯?”
“我說,你就是金光寺下一任主持方丈了,老衲我不久于人世,金光寺的一切事情就要靠你主持了?!?p> 李仁義呆愣了,他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
只見那方丈跪在蒲團上,開始敲擊木魚,他說道:“李施主,老衲的時間不多了,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
“Are you serious?”
方丈笑道:“這是什么新的偈語嗎?”
李仁義說道:“我和我佛無緣,當(dāng)不了這個主持啊,而且我在順安還有我的事業(yè),怎么能……怎么能出家當(dāng)和尚?”
“你要是不愿意當(dāng)這個主持也好?!?p> “我就說我當(dāng)不了?!崩钊柿x說完這句話,就要離開,他總覺得投宿金光寺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李施主要離開就離開吧,不過你們記住,他還了佛果之后,才能讓他離開?!?p> 這句話可不是對李仁義說的。
自從李仁義打開房間大門之后,門外跪了一片和尚,他們一見到李仁義,立刻圍了過來,不肯讓他離開。
“李施主要離開也可以,將佛果交還出來。”
“我都吃了,怎么還?”
李仁義這才明白中計,他退回房間,指著方丈罵道:“你這老和尚,還說不說謊!你是不是和我說佛果不會消失,它如今又在哪里?”
方丈不停地敲擊木魚,他在心里念經(jīng),身上金光升騰,眾多佛陀影像晃動搖擺,這些皆是他一生修佛的成果。
“佛果確實不會消失,不信你翻開右手,默念佛果試一試?!?p> 李仁義聽話照做,他翻開右手,心中默念,果真佛果再現(xiàn),在他的手上懸浮不動。
“你們趕緊過來拿走他!”
有僧人過來拿佛果,可是他的手剛剛接觸佛果,就會橫穿而過,這枚佛果根本不是實體,而是虛影。
李仁義不信,他也握了過去,他倒是能夠握住,可是卻無法交給別人,一旦到了別人手中,佛果就會化為金光,再度飛回來。
反復(fù)試了五六次,李仁義這才放棄。
他將房間大門關(guān)上,噗通一聲跪在了方丈面前,對他求饒:“方丈大師,你就當(dāng)沒有我這個人,把我放了吧!我今年剛剛十八九歲,人生的快樂都沒有嘗試過,我還不想出家??!而且我在順安城還有一所學(xué)宮,三四個弟子學(xué)生,他們可都等著我回去教導(dǎo)他們修煉呢?!?p> 不理前一個問題,方丈問道:“你還創(chuàng)辦了學(xué)宮?”
李仁義連連點頭,他還將天道學(xué)宮的宗旨說了一遍,甚至說了自己從未與別人說過的志向,希望方丈能夠放他離開。
誰料方丈聽完之后,三聲大笑,說道:“我一生志向,有人繼承了!”
李仁義聽出不好的意思,他向后一癱,用屁股在地上蹭著向后退去。
“你是什么意思?”
“我的志向是普度眾生,建立地上佛果。你的志向是宣揚天道,教化眾生。你不覺得我們倆的志向大體相同嗎?都是要將黎民百姓從泥坑陷阱之中救出來,都是為了讓他們活的幸福明白,你我志向相同,這可真是難得,我也沒有看錯你?!?p> 李仁義恨不得抽自己一個嘴巴,他要是把自己說的不堪一些,讓方丈以為自己胸?zé)o大志,沒準(zhǔn)就可以讓他收回去佛果。
可是如今高姿態(tài)已經(jīng)擺出來,方丈只以為李仁義是他的同路人,哪能收回佛果。
方丈的氣息正在逐漸微弱下去,他身后的佛陀虛影變化的速度逐步減慢,甚至有些時候,佛陀虛影搖晃,已然維持不住。
他身上的金光正在逐步剝離他的身體,這些金光如同一道道絲線,不由分說地鉆進李仁義的身體中。
“這是……這些是我一生修為的凝結(jié),你沒有修煉佛門功法,可是憑借這些金光,也能施展佛門法術(shù),直到法身境界之前不會有問題。至于法身境界之后的事情,我也管不了了?!?p> “這這這……”李仁義連說了三個這字,實在說不出別的東西。
事到如今,他只能暫且答應(yīng)下來,直到一段時間之后,想辦法脫身。
“方丈,大師,我初來金光寺,哪個人值得信任?哪個人值得依靠?還請您為我指點迷津。”
方丈的聲音已經(jīng)含混不清,他說道:“我的三弟子,還有二弟子,都算是一時人物,你可以相信依靠,至于其他弟子,讓他們枯坐書齋,參研佛法可以,至于管理僧眾,光大寺廟,普度眾生,則是萬萬做不到的?!?p> “好,我知道了。”李仁義打定主意,只要找到機會,就離開金光寺,將金光寺的事情交給他的弟子們處理。
至于借口,當(dāng)然好找。
已經(jīng)不再慌亂,李仁義開始注意方丈身上的變化,他的氣息更加萎靡不振,行將朽木了。
李仁義見狀,不由得有些傷心,或許是從方丈手中繼承了那枚佛果,他隱隱覺得心中悲涼,似乎有一種壯志未酬的傷感與無奈。
他取出佛果,果真可以看見一道絲線通過這枚佛果連接著方丈與他。
而今這條絲線已經(jīng)斷斷續(xù)續(xù),如同風(fēng)中蛛絲,隨時會斷絕消失。
李仁義見方丈身后的佛陀虛影全部消失,他整個人的身體已經(jīng)灰暗下去,便拍了拍他的后背,輕聲說道:“你放心,我會照顧好金光寺。也正如你所說,你的志向與我的志向有相同之處,我會為之努力的?!?p> 一句話,送走了方丈的一生。
李仁義起身,打開房門,對著外面的僧眾說道:“方丈走了,你們進來拜別他吧?!?p>
第一只恐龍
(っ???)っ求推薦,求點擊,求收藏,求評論,求打賞啦啦啦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