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不是很擅長學習的人來說,數學和英語可能就是最折磨人的。
江南他們三個也沒想到都跑到這當練習生了都沒逃過這樣的折磨。
好在只是要記歌詞而已,咬咬牙死記硬背就是了,靠強迫自己來記住東西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本能了。
歌詞倒還還說,最主要的還是他們的發(fā)聲問題。
唱歌又不同于日常交流,口音可能在搞笑視頻里挺有意思的,但把它放在競演上,那就叫一個突兀。
魏景明是知道有些視頻就是喜歡抓住你的失誤點,把他放大,甚至還拿來鬼畜。
但魏景明也沒有什么好辦法,這是要靠長時間的沉浸來習慣它的,他們現在能夠讀出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魏景明現在像極了當初的英文老師,盯著江南在那一句句地讀,先把發(fā)音糾正起來。
作為練習生,江南的記詞能力還是有一手的,這幾句歌詞至少他還是能記下來的。
至于發(fā)音。。。魏景明已經做好再熬幾夜的準備了,只要江南是真的在學,魏景明還是又把握他是能唱好的。
就這樣學了三天后。
“好了!現在大家對這這首歌學得都已經差不多了,馬上我們就開始正式排練了,大家準備一下?。 ?p> “First things first
I'm a say all the words inside my head
I'm fired up and tired of the way that things have been, oh-ooh~”
“停一下,這時候就要有了和聲了呀,怎么沒跟上來?繼續(xù)!”
“再停一下,唱的不齊!”、“還是不齊!”、“給我停一下”、“暫停一下”
。。。。。。
“呼~我說是不是對我們還是太難了呀?要不我們換首兒歌吧?門前大橋下,流過一群鴨。。。怎么樣?嗯?!”
“不要搶,不要搶拍子?。 ?p> “就這水平拿出去表演我怕外交部都要來質問我為什么要損害米果形象!”
“還是不夠熟練啊,大家要記住那個timing,我們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三次不行就繼續(xù)再練,現在時間還有點時間,大家都來加把勁!”
劉長青小聲地跟田園交流:“魏哥可真像導師他們吶,他每次叫我們停下來我都要心虛幾次。。。。。。”
“景明他就是這樣的~在公司的時候訓練就從來不落下,對能夠做到的事情絕不敷衍了事,能夠做到最好也不會得過且過?!?p> 許坤彩也過來插嘴道:“是啊~真的好嚴厲呀,不過也是為了我們隊伍著想,魏哥這首歌的合唱的確挺難發(fā)揮的。不過我們接下來好好練習,還是會有進步的~”
“對對對,特別是魏哥之前叫我英語的時候,那才是真的恐怖啊,我仿佛想起了噩夢般的初中了~”
一個人開了個頭,其他人就不由自主地開始互動起來。
這下就真跟上課一樣了,老師在臺上講,你們在臺下講。
“嗯?!你們怎么還聊起來了?是我說的還不夠過分嗎?看來還是不能停下來呀,馬上繼續(xù)來練吧!”
“是?。 ?p> 。。。。。。
魏景明這隊訓練的熱火朝天,其他的小組自然也不會閑下來。
首先是和魏景明同為A組的另一個小隊,可能是因為小隊的個人實力參差不齊吧,整個隊伍里能唱好歌的也沒幾個。
倒是有幾個是在原來的隊伍里就是舞蹈擔當,所以他們商量一下就決定拋棄了多人同唱的方式。倆人領唱,其他所有人都在旁邊伴舞。
這也算是種表演傾向吧,所以他們就選了一首旋律很帶感的歌,然后將重點放到了舞蹈動作的編排上,看上去倒是挺有意思的。
這次的公演是可以請教導師的,因為A組出了魏景明這個鬼才,所以在唱的方面魏景明他們就沒多靠導師們,但之后的舞蹈動作改編肯定還是需要導師們的幫助的。
除了魏景明這組是選擇原創(chuàng)的,還有另外兩組也同樣選擇原創(chuàng)。
C組的兩個小隊像是約定好的一樣,都選擇以原創(chuàng)作品來對決,這樣的確是有些看點。
因為是要對決的,兩隊更是直接選擇同一主題——激情來進行創(chuàng)作。
知道這件事后還在整個練習生中都引起了話題,魏景明有空時也會到他們的訓練室走走。
現在兩隊的曲目已經完全定了下來,節(jié)目組也挺看重這個看點,將他們準備表演時的情況也拍了很多。
B組兩隊選擇改編這個世界的經典熱歌,因為是要適合《我是練習生》這個節(jié)目,所以曲子要改得積極向上、炫酷潮流。
說白了就是讓歌變得更“快”一些,再跳幾段舞也就完事了。
不過魏景明欣賞完對比前后也是感慨音樂的多樣性,同一首歌換另一種的演繹方式就能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感官。
這也從根本上體現這幾個小隊還是有些實力的,至少不是真的“養(yǎng)成類”,讓新人從零開始成為偶像。
魏景明還是發(fā)現在《我是練習生》這種以打造偶像團體為宣傳的節(jié)目中,那種節(jié)奏鮮明的音樂還是更容易受歡迎,抒情的歌在這么多人身上也就沒有那個味道,除非特別好聽。
事實上魏景明選《Believer》這首歌也是為了它炸裂的現場效果,現在這個階段還是以吸引粉絲數為基礎。
而且只要你唱的是英文歌好像天生就比較容易吸引眼球,再加上“原創(chuàng)”的標簽和不錯的質量,就非常容易給各種媒體提供素材,這也算是魏景明取了個巧吧。
魏景明甚至還有那么一點點的小狂,他除了指望這次公演在國內有一定的話題外,還希望能在全球龐大的英語系歌壇內,挖出一塊小小的墻角來。
雖然可能是魏景明想屁吃,但誰知道以后不會實現呢?
或許以后當魏景明有了足夠的實力后,有人挖掘魏景明的發(fā)展過程中,就會發(fā)現魏景明其實早已經走出了這一步呢?
魏景明覺得自己腦海里同樣有很多的英文歌,在華語樂壇內可能只會一片的贊嘆。但在另一片廣闊的領域內,卻能有著支起一片天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