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這不是詹小哥兒嗎,起那么早?又去陸老先生那對吧。”這聲音的主人是客來居的掌柜。
而詹小哥說的是正從客來居樓上走下來的詹尋。
“嗯,老張今天還是老規(guī)矩,要一碗粥和一籠包子?!?p> “好咧,詹哥兒現(xiàn)在在這兒留宿,以后詹哥兒出人頭地做大官了,那我老張這地兒可有面了。”那掌柜邊轉(zhuǎn)身吩咐小二給詹尋上早飯,邊與詹尋侃笑道。
“害,我可不是做大事的料,以后可能還得回老家教書去了?!闭矊ぢ犃艘膊粣?。
距離詹尋進城已經(jīng)有五天了。在這期間詹尋游遍了牧宣城,也謀求了份工作,在客來居不遠處的小書齋那做工。
那書齋的主人是在牧宣城頗有名望的陸乾陸老先生。老先生德高望重,年輕時在京城求學(xué),后來回到家鄉(xiāng)牧宣城教書育人。
如今在牧宣城里那幾位掌權(quán)者都出自老先生門下。
幾年前,陸老先生因年老從牧宣城教署退休了,在城中一出安靜的地方開了家書齋。
而正當(dāng)詹尋正在城中四處游玩,興致勃勃之時,路過此書齋。詹尋就被這家樸實的書齋吸引了。
書齋名曰陸川堂,那門上表在框內(nèi)的陸川堂三字書法,蒼勁有力,有股陸上山川磅礴的氣勢。詹尋用法眼看到了字里已然有“意”的存在,想必作筆之人是一名當(dāng)代德高望重的大儒。
而在書齋里有數(shù)部書籍提供給求學(xué)的學(xué)子。且書多而不亂,詹尋亦然被那些書籍吸引。
詹尋好讀書,進了書齋便是看得停不下來。一呆就是從上午到了晚上。
而陸老先生也被這個看書如此入迷的書生吸引了,有意考效詹尋對手中書的理解。于是與廢寢忘食的詹尋展開許些討論。
二人越說越高興,陸老先生便邀詹尋留下來一起吃晚飯和繼續(xù)交談。
詹尋喜歡聽陸老先生在大周的所見所聞和大周陳年舊事。
不僅聆聽,詹尋還時不時插入自己看法與觀點。
一頓晚飯過后詹尋和陸老先生便成了好友,陸老先生對詹尋獨特的看法見解感到好奇。詹尋則是認為老先生在這大周凡俗世界見多識廣,對每件事的看法都十分獨到有趣,有心與之結(jié)交。
因此詹尋和陸老先生自然成了忘年交?,F(xiàn)在詹尋每天都會到書齋幫工看店。而報酬便是陸老先生庫中書籍任由詹尋借閱。
有書看,詹尋自然是高興,而且書齋地段不算清冷,書齋左右都會有許些熱鬧。
況且在這大儒的書齋中陶練道心也是不錯的選擇。詹尋如此想到。
更何況詹尋現(xiàn)在急需一個合理的身份進入牧宣城。
如此一來第一目標(biāo)就達成了,那么下一步就是開始觀察凡俗世界,尋找突破的機緣。
……
“你來了。”
詹尋剛走進書齋,就聽到室內(nèi)傳出的聲音。
走入書齋,室內(nèi)點了檀香,讓人心靜寧神。
迎面的是五列長書架有五十步長,架上的書有的十分老舊,有的卻嶄新不已。
在這里,大周王朝所能找到的書這里都有,還有些是從萬里外其他相鄰的王朝傳過來。
所以許許多多南境內(nèi)的讀書人慕名而來。當(dāng)然也有看中路老先生的名望,懷有不軌的人前來。
詹尋抬眼望向盤坐在室內(nèi)最里的老者,雙手施禮道。
“路老早,我來了?!?p> 老者雖滿頭白發(fā),但氣色不錯,微微睜開雙目,笑道“今日還是拜托小友了,我先回去小寢一會?!?p> “好,書齋就交給我吧?!闭矊c了點頭,從書架上隨意抽出一本書,走進里面盤腿坐下,安安靜靜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