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靖難之戰(zhàn)前夜

第八十二章 紅色警戒

靖難之戰(zhàn)前夜 轉(zhuǎn)身寶貝 2151 2020-08-30 10:07:42

  陰山北方的大軍駐地,將士們因為天氣突變,導(dǎo)致寒冷交加。

  好在,二大王朱尚烈體桖將士,又因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軍營里除了少數(shù)放哨的探子,大都擁擠在各自的軍帳內(nèi)。

  從西安而來的十萬大軍,頓時為草原的駐軍帶來了活力,同時,令人熱血膨脹的軍號聲,也趕走了蕭瑟籠罩的軍營。

  好的消息,無疑不是為士氣低沉的將士們打入了一只強心劑。

  “長生天沒有拋棄他的子民?!?p>  “大王萬歲?!?p>  草原的將士們,在聽到寒衣送到后,幾乎全部跪地感謝長生天的恩賜。

  而中原的將士們,則口呼著朱尚炳,大聲歌唱他們?nèi)屎竦拇笸酢?p>  “王指揮使,你聽?”

  跟隨鄧遷一起前來的數(shù)十位指揮使,聽到軍營中的高唱,不由齊齊皺眉。

  被稱為王指揮使,是西安前衛(wèi),也是西安第一騎兵衛(wèi)的將軍,王顯。

  王顯的地位,在西北軍中是僅次于鄧遷的存在,也是這次兵伐朵顏的副帥。

  故而,其他指揮使們在鄧遷與二大王,三大王交接軍事前,便以王顯為尊。

  “此事不要伸張,本將會上報大王。”

  “諾!”

  能做到指揮使位置的將領(lǐng),都不是傻子。

  王顯自然聽懂了指揮使們讓他聽歌聲的原因。

  草原人只知長生天,卻不知大王,這對大王的統(tǒng)治是極其不利的。

  又聽了一會兒,王顯等到了前來與他交接御寒衣物的將領(lǐng)。

  發(fā)放物資,在有條不絮中快速進行著。

  而這時候,天空中的鷹叫聲傳遍了整個軍營。

  “是鷹衛(wèi),大王來信?!?p>  王顯等指揮使,一看天空中俯沖下來的鷹便一口肯定。

  鷹衛(wèi)的鷹與野生的鷹皆是不同,因為是飼養(yǎng),負責(zé)喂養(yǎng)的將士們,都在各類鷹的身上做出了醒目的標記。

  像這一只,體型巨大的隴山山鷹,它的個頭要比其他鷹大整整一圈,再看鷹的額頭標記了一點黃,這便證明,它是大王傳信的專用鷹。

  “鷹衛(wèi)何在?”

  聽到鷹叫聲,帥帳內(nèi)的朱尚烈三人也走出了大帳,如同王顯等人一樣,當朱尚烈看到鷹的額頭后,立刻命令鷹衛(wèi)接應(yīng)俯沖下來的山鷹。

  山鷹,是天空之王,它的基因里天生就帶有高傲。

  雖然被秦王府找到了馴服辦法,也大量訓(xùn)練了很多種類不一的鷹作為傳信的使者。

  但,不是任何人都能讓鷹乖乖的聽命行事,何況還是讓它降臨在能威脅它的人身上。

  鷹衛(wèi),他們即是鷹的訓(xùn)練人,也是鷹的朋友,親人。

  對待每一只鷹,鷹衛(wèi)們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guān)懷。

  人說日久見真情,人與動物相處同樣如此,善意總是會被動物們明白。

  雖然他們不能口出人言,但是它們會以肢體語言表示自己的善意。

  就像這只降臨在鷹衛(wèi)手臂上的山鷹。

  當山鷹發(fā)現(xiàn)鷹衛(wèi)的手臂,無法承受它巨大的體型時,它便會騰空來傳遞信息給鷹衛(wèi)。

  鷹衛(wèi)見此,都會快速取下山鷹腳上綁著的小竹筒。

  因為鷹,在騰空保持動作的時候,是非常吃力的。

  “去吧!”

  鷹衛(wèi)取下竹筒,伸手指向帥帳的帳頂上,那里有一個為鷹專門準備休息的地方。

  “鳴……”

  一聲鳴叫,隴山山鷹展翅高飛,直到它在天空盤旋數(shù)圈后,才回到鷹衛(wèi)為他準備的安樂窩。

  “二大王,紅色警戒?!?p>  鷹衛(wèi)見到了竹筒上的紅色,立刻交給朱尚烈。

  “紅色警戒!”

  當朱尚烈兄弟,以及周圍的指揮使們聽到紅色警戒后,全部都面露沉重的神情。

  “怎么會出現(xiàn)紅色警戒!”

  朱尚烈一邊準備打開竹筒,一邊自言自語。

  秦王府的緊急軍情,分為五個級別,按照紅,橙,藍,紫,綠五種顏色區(qū)分。

  出現(xiàn)紅色,那便代表戰(zhàn)爭已經(jīng)臨近,需要全軍動員。

  朱尚烈疑惑,其他指揮使更加一頭霧水。

  西北,如今可是大明北方當之無愧的霸主,即便是禍害千年的草原,如今也被征服了一大半。

  而另一半,韃靼。

  韃靼還沒有足夠的實力,讓大王發(fā)出全軍總動員的命令。

  秦王府,西北,如今的兵力總和已經(jīng)超過五十萬。

  而且,這五十萬還是戰(zhàn)兵。

  要是,加上輔兵,百萬大軍并不夸張。

  除非!

  與朝廷……

  所有人都想到了這里。

  但是,他們都很自覺的忽視。

  朱尚烈和其他指揮使的想法一樣,他覺得他已經(jīng)不用看王兄的命令了。

  可是,當他打開信件觀察過后,突然勃然大怒。

  “好膽……”

  “二大王,出了何事?”

  鄧遷見朱尚烈臉紅脖子粗的大罵,出口詢問。

  朱尚烈將信件遞給鄧遷后,下達軍令。

  “傳大王軍令,全軍立刻拔營西進,前往蕭關(guān)集結(jié)。”

  “諾!”

  當軍令下達后,指揮使們沒有一絲猶豫,隨即領(lǐng)命。

  在指揮使們即將各自離開下令士卒拔營時,鄧遷叫住了他們。

  “等一等?!?p>  “提前讓你們知曉緣由?!?p>  鄧遷會這樣說,自然是因為避免朝令夕改。

  特別是軍令,鄧遷比朱尚烈這個年輕的大王可要慎重的多。

  畢竟歷史上,像烽火戲諸侯這樣,把軍令當兒戲造成嚴重后果的事情數(shù)不勝數(shù)。

  “大王收到十萬火急的軍情,故而下達紅色警戒?!?p>  鄧遷先把朱尚炳下達紅色警戒的原因告知指揮使們。

  隨即,他才說道:“根據(jù)天山衛(wèi)傳回西安的準確情報,他們發(fā)現(xiàn)第一批從西方來的數(shù)萬大軍已經(jīng)翻過蔥嶺,目的地正是我大明。”

  西方來的!

  是蒙古人!

  指揮使們對于世界并不陌生。

  畢竟元朝的龐大,元朝的疆域,漢人們,特別是漢人的將軍們心中都有一個準確的判斷。

  當初,大明趕走元朝后,洪武大帝朱元璋時刻都在防備著來自西方的蒙古人。

  洪武大帝為什么會制定先南下后北伐的方針,為什么會先打下西域,高原,并建立衛(wèi)所。

  正是因為北方的殘元,已經(jīng)對大明構(gòu)不成威脅。

  大明的威脅只能來自西方,或者海上。

  海上之敵,大明不怕。

  畢竟大明的京城應(yīng)天,也就是南京距離大海并不遠。

  而南京,可是駐扎了護衛(wèi)京城的數(shù)十萬精兵。

  無論海上之敵在何處登陸,大明都有能力快速應(yīng)對,并將其趕下大海喂魚。

  而在西方,朱元璋一樣開始向西推進。

  從建立哈密衛(wèi),天山衛(wèi),昆侖衛(wèi)等等……

  大明的疆域一直延伸到了蔥嶺,也就是后世的帕米爾高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