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千古蕩雄劍

第三十五章 斷梗浮萍

千古蕩雄劍 楊阡帥aif 1903 2020-06-06 20:54:47

  那落花仙子,驅(qū)走不素之客,才喚冼仁出來,二人又向前行了約半里地,那谷中地勢變得更加平緩開闊。兩邊坡上零零散散住著幾戶人家,谷中稍微平緩些的地方,都被墾了種上了莊家。冼仁心想,這些山民日子過得倒也安逸,想到這里,回頭一看,又不見了落花仙子,想來是有事走開。

  冼仁信步走進(jìn)一戶人家,雖是茅屋土炕,屋里倒也收拾的干凈,主人是一個上了年齡的老者,大概是獨居,平日里很少見到外人,見了冼仁格外的好談。冼仁聽他喋喋不休,也不在意。自己也插不上話,便向門外面看一眼,見遠(yuǎn)處坡上漸漸起了霧。便隨口一句:“起霧了?!辈涣夏侨讼蛲饷婵戳艘谎郏脖憬由系溃骸笆瞧痨F了,不過這霧也算不上什么,我們這谷中常年霧氣彌漫,厲害的時候,坐到炕頭是看不見炕尾的?!边@一句,倒把冼仁惹得笑了,心道,這未免也太夸張了些。正在這時,外面一個山民跌跌撞撞跑進(jìn)來,對冼仁道:“客人快出去吧,仙子來尋你了!”

  冼仁出去會著落花他子,二人沿著谷中小路,一路向西又走了十里來路,那谷的方向又向東北折返,他們又向東北走了約二里路,最后向北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攀上兩道山溝中間的一坐梁上。

  原來此梁名唐家梁,上面地勢平坦寬敞,有一戶人家。冼仁走近一看,見一圈低矮的籬笆圍成一個院子,中間只一間茅屋,門朝南開,層子附近的地都被墾成了菜地。

  這里住著一對年時已高的老夫婦,生活極是清貧。那落花仙子和兩個老人說了幾句話,將冼仁安頓在這里,便即離去。

  老人引冼仁到屋里,屋里陰暗潮濕,進(jìn)門右手邊是一個土炕,左手邊是簡單的鍋灶,地上放著個為何陶罐和幾只舊碗。除此屋里別無他物,且地方局促,幾無立足之地。兩人雖然生活苦極,但卻安然自得,且怡然其中,并不覺著若,也算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日子了。

  冼仁住在這里時日稍久,便發(fā)覺那兩位老人對于吃穿用度,極為節(jié)省,從不浪費一點,遠(yuǎn)遠(yuǎn)超出自己的想象。和天下所有窮苦人一樣,省吃儉用,已經(jīng)成了他們一種絕好的生存技巧,且無比擅長。若是撇開俗世對于富貴優(yōu)渥和貧苦低微的塵見,難么后者一生所歷也是令身居高位,錦衣玉食者畢生無法企及的。

  冼仁每日飲食極是簡單,好在卻能吃飽。而且避開了那那些江湖人士,沒有性命危險,如此倒也安心適然。如此不覺已過一月有余,那落花仙子見江湖人士已經(jīng)散盡,谷外平靜無事。便過來遣他出谷,冼仁心里苦笑道:“又要被人攆走!”臨走,唐家梁上老人對冼仁十分不舍,送了冼仁三個糜面餅子帶在路上吃,那些餅子便是這些山民最好的食物了,冼仁接過餅子,覺得無以為報。心下十分感動,兩位老人年勢已高,自己也是浮萍斷梗,隨處飄零,又是螻蟻一樣的人,生死不期,只怕此一去,往后都不得和他們相見,心中雖不忍別離,卻又無法。

  落花仙子送冼仁到了谷口,給了他一些盤纏,道:“家?guī)熢局幻冶V庥道人安危,如今所行,已經(jīng)違背師命,故只能送你到這里。”

  冼仁向她道過謝,兩人別過,落花仙子便回谷中去了。冼仁望著她離開后,自己一回身,見漫山的紅葉已經(jīng)褪去了艷麗色彩,現(xiàn)出衰敗氣象,冬已十分臨近。那些山川草木,默不作聲,無知無覺,有時候又仿佛充滿了靈性,仿佛知道自己心境一樣,它們亙古萬年都和自己一樣孤寂。

  到了谷外遇著山民打探了一番自己離開佛天寺后,寺里的情形,問了幾個山民,所言大體相近。自那夜自己離開佛天寺后,一眾江湖人士沖入寺里,寺里僧眾皆四散逃命而去,那些江湖人士在寺里燒殺一陣,又匆匆離去。那寺里的僧人因怕那些江湖人士糟蹋懺塵大師的法身,離開前放火燒了禪房……

  冼仁又一人回到佛天寺,那里早已化作一片廢墟,偶有一兩間沒倒的殿宇,也殘破荒涼,里面空無一人,蛛絲遍布,佛像傾倒,也不知到寺中僧人是否逃得性命出去。一只野貓從破敗的殿宇里面突然竄出,嚇了冼仁一跳,他這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憑著印象,尋到懺塵大師原來的禪房的地方,跪下對著殘垣斷壁,磕了三個頭,起身離去。又循著山路,攀上太同崖,來到三清廟里,這里倒是一切如舊,只是不見了廣庥道人。數(shù)月之前,自己還在佛天寺和太同崖兩處地方來往穿梭,佛天寺有懺塵大師,青禪和眾僧人,太同崖上有廣庥道人,如今卻只剩寂寂空山,一眾對自己有恩的人都與自己生離死別,自己再也沒了怙恃,念及此,心中不由得滿是落寞難過。

  冼仁在崖上徘徊許久,望著崖滲出的清泉,不知此后該何去何從……忽然想起,在渭??蜅?蜅@?,那個叫徐以良的人曾將一只白玉短笛交給自己,托自己轉(zhuǎn)交給岐州鳳鳴莊的莊主。只是想起當(dāng)日的兇險以及那些江湖中人彼此爭斗殺戮的情形,他仍然不免心驚肉跳,若要是去送短笛,只怕又卷入江湖紛爭,何況那些人原本就似乎認(rèn)錯了自己,有意無意見要和自己為難。自己自那日以后歷經(jīng)顛沛流離,那支短笛卻一直帶在身上不曾丟失,他將短笛取出拿在手中看著,心想耽誤了這么久,如今再送去也不知還來得及來不及?轉(zhuǎn)念一想,多想無益,自己也不是有意遷延。岐州距雍城不遠(yuǎn),順道過去也正好再找找小狗子。于是將短笛收好,走至廟前的泉水邊,捧泉水喝過,起身下崖而去,只是此去,前路茫茫,吉兇難料。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