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孫悟空的挑釁,我沒有立馬應(yīng)承,因為因為我知道我打不過他。
雖然我沒有,但是不代表別人沒有。因為我的兩個憨批師兄弟應(yīng)了。
“哪里來的妖怪?就敢挑戰(zhàn)我們師兄弟,難不成是找死?走,說吧,你要哪里去尋死!”
雞兒個蛋的!這兩個家伙怎么這么坑!我叼你大爺?shù)?!哪有這樣做事的?
“不知死活的家伙,竟然也敢口出狂言,挑戰(zhàn)我們的二國師?!?p> 得!原本我那個兩個憨批師兄弟答應(yīng)了,說不定我還能處理。但是這國王烏貴也開口了之后,我還能說什么?
此刻,我真的是騎虎難下了。
我若是不應(yīng),我估計就會搞出來好幾個罪了。
其一:畏戰(zhàn)。我首先揭穿了孫悟空的面目,卻沒有能夠處理好。
其二:影響外交。之前,我可是說一個“主戰(zhàn)派”,對于那萬里之外的東土大唐,我的主張無須擔(dān)心的。如果我此刻一旦慫了,那剛才被我罵的狗血噴頭的大臣們,豈不是要口誅筆伐死我了?
其三:丟失
其四:道家門面。以上我說的那些東西,在修道之人看來,都不會在意的。而他們真正在意的是什么?是道家門面。你一旦丟了道家門面,那么你以后還有什么仙緣嗎?肯定沒有。而且,若是有仙人追究,搞不好還要丟了性命。
不過這些修道之人在意的東西,我并不在意。為什么?因為我又不需要在這里修仙逐道,管這個干嘛?
我需要的是什么?那就是活下去。不然,我就只能就得在國王勢力、師兄弟反目、外加孫悟空師兄弟多方代表勢力代表下被人給打死了。那我的這次任務(wù)豈不是又要失敗了?
在腦中大概思慮了有一分鐘,綜合各種情況之后,我還是選擇了答應(yīng)。
聽到我答應(yīng)了,我就看到眾人臉上那不同的神色。
那國王烏貴和師兄弟原本因為我的遲疑而有些難看的臉色,頓時變得極為喜悅。那一眾原本支持跟我的大臣的面上也是如此,跟著面上就是一喜。
不過除此之外,那些原本以太師赫赫來為首的一眾大臣原本臉上的喜色頓時就沒了,還多久幾分冰冷。
不過再看向?qū)O悟空時,他的臉上倒與眾人不同。原本他的臉上更多的是疑惑,而現(xiàn)在則是笑容。
……
看到我應(yīng)了,那國王烏貴頓時就笑了,立即對著孫悟空開口道:
“呵呵!那好!既然二國師也應(yīng)承了,不知這個從東土大唐來的孫……什么,你想要比什么呢?
不過孤王我有言在先,你們比斗隨意,但是不能壞了孤王的皇宮。不要以為孤王只是一介凡人,若是損壞了我的皇宮,定要拜天告于那仙界的玉皇大帝?!?p> 國王烏貴說這話的時候,腰板挺得筆直,說的極為有底氣,就像是真的什么底牌一樣。
難道他們真的就是那些皇帝老兒們習(xí)慣說的天之驕子?
“陛下,那個妖猴叫孫悟空!”
孫悟空還沒有應(yīng)答,國王烏貴旁邊有一個太監(jiān)先給國王烏貴說道。
孫悟空瞪了太監(jiān)一眼,似乎心中也是極為不滿。然后他才說道:
“俺老孫自出生到現(xiàn)在,大概也有個上千年了。俺老孫最拿手的功法除了那筋斗云、七十二變外,就是俺老孫在那大鬧天宮之時,練就的一雙火眼金睛。俺老孫就要與你在此比試一下這個識物的功法怎樣?
若是想要比其它的,俺老孫當(dāng)年在天宮當(dāng)齊天大圣一兩百年里,也是學(xué)過一些東西,也是不怯爾等?!?p> 我嘞個小草?。∥衣犃藢O悟空的話,就有些炸毛了。這說的都是這什么鬼?看似冠冕堂皇,其實都是暗藏殺機。
孫悟空他那火眼金睛,天下罕有。他此刻說出來這話,是欺負我們這些地上的妖怪沒見過什么“世面”。
但是可惜的是,我跟另外兩個師兄弟不一樣,我是個穿越而來的存在。我是知道他的許多秘密的,他想用這個東西給我下套?
呵呵!老子才不上當(dāng)呢!
對于孫悟空的挑釁,我自然是不會理會的。
“報,陛下,門外有許多鄉(xiāng)老聽宣。”
就在孫悟空等著我的答話時,有黃門官跑來來報。我一聽到這個話,心中頓時就是一驚。
得!不管我怎么變,這該來的總是回來的。有些機會的鍥子產(chǎn)生還是要產(chǎn)生的。
國王烏貴一聽,頓時問道:
“為什么事情而來的?且讓他們來吧。”
這國王烏貴一開口,我和孫悟空等人就沒有再說話了。畢竟,誰也不能隨意掃了國王烏貴的面子。
很快就見到有三四十名鄉(xiāng)老到了殿前,對著國王烏貴朝上磕頭道:
“萬歲,今年一春無雨,我們擔(dān)心今年夏天里干旱,特來啟奏,請一位國師爺爺祈求一場甘雨,普濟黎民?!?p> 國王烏貴一聽到鄉(xiāng)老們的話,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孫悟空。我就發(fā)現(xiàn)他的臉上突然多了一分喜色。
“鄉(xiāng)老且退,放心去吧,馬上就會有雨來了?!?p> 或許是因為這國王烏貴說話辦事靠譜?那國王烏貴一說,那一眾鄉(xiāng)老頓時就謝恩而出了。
見到鄉(xiāng)老們走了,那國王烏貴才開口道:
“那個唐朝來的孫悟空,朕做事也是有理有據(jù)的,朕為什么敬道滅僧呢?朕當(dāng)年只為求雨,我國的這么多的僧人努力良久,卻是滴雨未降。”
說到這里,國王烏貴看了看孫悟空,又把目光轉(zhuǎn)向了我和兩個師兄弟。
“天佑我車遲,幸得三位國師,拯援涂炭。你今遠來,冒犯國師、辱我國威,本當(dāng)即時問罪。
不過孤王宅心仁厚,姑且恕你,敢與我國師賭勝求雨么?若祈得一場甘雨,濟度萬民,朕即饒你罪名,倒換關(guān)文,放你西去。若賭不過,無雨,就將你和你的師父和師弟一起推赴殺場典刑示眾?!?p> 聽到國王烏貴的話,那孫悟空頓時就笑了起來:
“呵呵!陛下勿憂,俺老孫身在佛門,卻也是懂一些祈雨的法子,若是去比,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