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原大地朔風(fēng)呼嘯,一場秋雨彌漫,滿地枯葉,凜冬將至!三晉總兵府,已然是快熄燈休息的時辰了。后漢朝,延續(xù)前朝大寧的軍制,按照地理位置和防御范圍分成了七大總兵府,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七大軍區(qū),守護著全國21個布政司治下的百姓。這七大總兵府分別是:
三晉總兵府轄山西、河北、河南,轄開封兵馬司護衛(wèi)京城滎陽。
川陜總兵府轄陜西、川渝、甘肅、寧夏和藏疆。
遼東總兵府轄遼東和內(nèi)蒙。
閩粵總兵府轄福建、廣東。
云貴總兵府轄云南、貴州。
兩湖總兵府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
東南總兵府轄江蘇、山東、浙江沿海一線的水軍,兼領(lǐng)山東衛(wèi)戍、但江蘇和浙江因其富庶、兵部不單獨派兵護衛(wèi)內(nèi)陸,由布政司自行出銀募兵守衛(wèi)。
三晉總兵俞平坐在書房,一身緊身深藍色勁裝在身,書案上擺著各類文書和茶杯,還有一盤干肉,墻上一幅巨大的三晉軍事地圖,標注著各處關(guān)隘和城池的名字,屋子中央貼近書案處擺著兩個烤火的炭火盆。俞平山西人,三十出頭,身材高大,器宇軒昂,出身武將世家,祖上最高做到正四品的雁門關(guān)守將,因科舉折桂武狀元一舉成名,歷經(jīng)十余年,憑軍功當上從二品總兵,成就一方諸侯。俞平吃著干肉就著茶水看著公文,這時,門外一名校尉稟報:大帥,一個黑衣蒙面男子求見,這是他給您的字條,俞平接過字條,一個熟悉的筆跡躍然紙上”魚躍云庭天地闊,同入朝堂四海平”,俞平很激動,但盡量保持理智,穩(wěn)住心緒,召客人去帥帳奉茶,四周百步不許有人,校尉得令而去。帥帳,四下無人,俞平和章云庭相擁而泣,俞平難掩心頭欣喜:云庭老弟,你我當年科舉同進三甲,我是狀元,你是榜眼,我倆相聚暢飲,甚是投緣,便借著酒興做了只有你我知曉的這首藏頭詩,相約今生建功立業(yè),日后入朝為將為相,你我先留兵部衙門,之后我輾轉(zhuǎn)戰(zhàn)區(qū),最后來到山西,你回了潭州在令尊帳下效力,可幾年前你隨令尊起事,之后聽聞你被斬首,我心如刀割,但無濟于事,沒想到你還活著,快坐下,跟我說說詳情。章云庭緩緩道來:余兄,實不相瞞,大寧朝太祖爺當年曾給一批親信大臣下過一道詔書,假如他的后代皇位不穩(wěn),社稷有難時,這些近臣的后代要組織起來救國或者復(fù)國,可當時除了其中一位大臣作為召集人知道所有人的名單之外,其余的都是單獨給的口諭,我家先祖乃大寧朝開國第一任兵部尚書二等世襲公爵武成公章仁杰,便是其中一個接詔之人,后來我曾祖父因外戰(zhàn)失利,損兵折將被皇上奪了爵位,貶職去了湖南擔任兩湖副總兵分管湖南防務(wù),南宮烈篡位,殺盡李氏血脈,我爺爺一直耿耿于懷,死不瞑目!我爹爹從爺爺那里承襲了先皇詔命,但不知道其他忠臣后代是誰,覺著百姓和軍隊還是感念大寧朝的好,決定自己起兵,結(jié)果計劃不周密,泄露了消息,遭至多路夾擊,最后失敗。
我原本是要和爹爹一同被斬首的,可行刑前一晚,一個牢頭告訴我半夜轉(zhuǎn)別的牢房,不要聲張,子時過后,我拜別父親去了別的牢房,所有身份都已改完,三日后轉(zhuǎn)到了川地涪城大牢做苦役,而父親牢里,卻多了一具尸體,說是我企圖越獄被殺,我在涪城大牢做了幾年苦役,苦熬歲月,今年初春被人救出,救我者就是當年謀劃將我救出轉(zhuǎn)牢之人,此人是大寧太祖皇帝這份手諭的持有人和后代召集人,準備召集忠臣后代謀劃復(fù)我大寧。俞平此刻臉上已從欣喜轉(zhuǎn)為平靜:云庭賢弟,按說你是欽犯,但已經(jīng)改頭換面,因此為兄不拿你也不殺你,但我俞家世代在山西從戎,倒不是大寧朝不好,但后漢朝對我也是恩重如山,若是你沒有了落腳處,留我這里可以衣食無憂,但若是勸我造反,恕難從命!章云庭回道:大寧綿延180年,歷代國君至少都能勤政愛民,起碼沒有大的過錯,最后一代景軒帝遭南宮烈謀害篡位,皇族涂炭。俞兄你出生時不也在大寧制下嗎,這個大逆不道禍亂綱常而來的朝代的確不合天數(shù)!我此來也并沒有奢望俞兄加入我們,一來是看看兄長,畢竟多年不見,心中的情義還在;二來想想日后假如起兵時,會和兄長刀兵相見,多有不忍,才過來商議。俞平沉吟一番,云庭,你說之事,現(xiàn)在我的立場和態(tài)度就是不加入,也權(quán)當沒有見過你和聽過你說的話,作為后漢的臣子這樣已經(jīng)仁至義盡,至于是否刀兵相見,我位在京畿防務(wù),倘若你舉兵來犯,我也會上馬應(yīng)敵,今夜我與兄弟暢飲,不再談此事,人生如斯,今后各安天命吧!是夜,二人把酒盡興,次日離別時,章云庭拱手施禮:俞兄,此一別或早或晚總會再見,如有事尋我,可以聯(lián)絡(luò)浙江東甌城南薛家莊,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