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神奇樂隊前傳

神奇樂隊前傳

吳非朔 著

  • 玄幻

    類型
  • 2020-03-18上架
  • 212611

    已完結(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第一章 初萌

神奇樂隊前傳 吳非朔 1305 2020-03-17 12:42:36

  黑暗中的水在躁動中影響著吳樂的情緒,吳樂在母親的胎水中翻騰著,然后聽到了母親哭泣的聲音,屋子里似乎有人在說話,大家都有些著急,吳樂也著急的想要出去,然后在一陣母親撕裂的喊聲中,吳樂來到了這個世間。

  吳樂出生的時候是秋天,大地之上一片蕭瑟,這是塞上平原上的一個村莊,名叫陸渠。

  陸渠是一個大隊,吳樂出生在陸渠大隊第六支隊的一戶吳姓人家。這是二十世紀70年代中旬的中國,農(nóng)村都是集體生產(chǎn),農(nóng)民們都在一起勞作,共同收獲,然后再進行分配,但是不管如何的分配,食物總是不夠。

  因為社會生產(chǎn)效率低下,田地里的莊稼產(chǎn)量總是不夠,社員們也沒有太多的收入來源,只能反反復復的從莊稼地上努力,希望獲得更多的收獲,但是人太多,大家都還是吃不飽飯。

  吳樂的父親是農(nóng)村集體合作社里的木工,常年被大隊書記派出去干一些木工活掙工分,吳樂的母親在地里和隊上的社員一起干活,到了冬天時候,大隊的書記又會安排村民一起去城里廁所里拉回糞便,然后摻和到泥土中,當作肥料施在春天田地,這樣能增加土地的養(yǎng)分,幫助莊稼成長。

  上地干活啦,每天早晨都有分隊的隊長吆喝著大家一起上地干活,到了天黑的時候,隊長再吆喝大家一起收工回家。

  大隊是中國鄉(xiāng)村改革開放以前的稱呼,那時候的鄉(xiāng)鎮(zhèn)大家都稱呼為公社,公社下面便是大隊,大隊由七八個小隊組成,小隊是一片又一片分開了的村莊,吳樂家所在的公社人們稱為寶豐公社。

  吳樂家所在的是陸渠大隊到了八四年后,當寶豐公社改名為寶豐鎮(zhèn)的時候,陸渠大隊隨之改名為陸渠村。

  吳樂家所在的陸渠六隊也是在這個時候改名為陸渠村六組,這都是中國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農(nóng)村逐步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開始后不斷出現(xiàn)的變化。

  因為是社會主義國家,在1949年解放以后后,農(nóng)村開始公私合營,村民們都把地合到了一起,形成了農(nóng)村集體勞動集體分配的制度。

  這種制度制約了鄉(xiāng)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國開始改革開放,農(nóng)村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這種改革制度,讓農(nóng)民們更積極的參與勞動和種地,充分調(diào)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莊稼地里才有了更多的收獲和產(chǎn)出。分地啦,人們歡呼著,大人和小孩,男人和女人,都組成了一道又一道的洪流,在田野里飄動,按照抓鬮的方法開始進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

  那時候村里的人們都不叫作村民,大家都稱為社員,社員們在公社書記和大隊書記的安排下,承包到了耕地后在田間地頭上起了壟,小心的做著記號,來回端詳和琢磨自己如何當家做主的種好地。

  立春了,土地可以自己做主了,那么就要考慮種啥了,還要考慮如何種的問題,歡樂之中的沉思有時候也是一種非理性的反思,對生活的反思,對土地的反思,還有對氣候的反思。

  但是不管如何,社員們都很高興的,非常的快樂的,盡管天氣不好,也沒有影響社員們的情緒,

  每個社員家庭都在田間地頭互相商議著,討論著,就這樣忙了大概忙了幾天的時間,六隊的地便都分配好了,而吳樂這時候也已經(jīng)五歲了,看著田野上忙碌的人群,每個人臉上都洋溢歡樂和喜慶的神色,吳樂的內(nèi)心中似乎也充滿了力量,雖然穿著個破棉襖,依然帶著弟弟妹妹頂著冷風,奔跑在田野上,和大人們一起享受著快樂的時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