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劉一眼忍不住驚呼出聲。
他只知道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李白,是一位“斗酒詩百篇”的大詩人,平生留下了九百多首噲炙人口的詩篇,篇篇讓人陶醉,句句令人嘆賞。
卻抓破頭都沒想到李白竟然還是個武者,而且境界還如此之高!
“難怪了……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他俠客行這首詩中就透顯出如此豪氣,要是不會武功,怎能寫得出這等蕩氣回腸之作!”
劉一眼恍然大悟,喃喃道。
楊昊疑惑地繼續(xù)問道:“李白他明明是個大詩人啊,怎么可能是個武林高手呢?那些詩句會不會是他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呢?就像我有時候也會想著自己成為了超人,統(tǒng)治宇宙!”
“這……”
劉一眼一時間也有些不確定地看向陳松。
自己這徒弟說的也不是不無道理??!
想當初自己年輕的時候也經常做白日夢,腦子里面都是想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總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
雖然后面自己也的確是看長安花看到膩了。
陳松問道:“那你們有沒算過他在唐詩中的詩句里出現過多少次劍字?”
劉一眼搖頭回道:“還真沒算過!”
自己熟讀唐詩三百首是沒錯,但誰沒事會去算這玩意??!
陳松徐徐說道:“在《全唐詩》里面,李白詩中‘劍’字共出現了107次,除去作為地名的劍閣3次,劍壁1次,武器之劍猶有高達103次之多!屬于劍的‘鋏’出現了1次、吳鉤1次、吳鴻1次、湛盧1次、干將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蓮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龍泉4次,加起來‘劍’字共出現了118次,這還是把吳鉤霜雪明,空余湛盧劍,劍花秋蓮光出匣,拙妻莫邪劍,吾家青萍劍這幾句分別計做1次,‘劍’字分布在他106首詩中,約占全詩總數的十分之一!”
看著陳松如數家珍般說出李白在唐詩中用到劍字的次數,劉一眼和楊昊兩人心中滿是駭然!
他倆從未聽說過有人能對唐詩熟悉成這樣!
“如果李白不會劍術,又不懂劍,那在詩中出現劍字次數頻繁又作何解釋呢?那么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李白喜愛劍術,劍字才會頻繁出現在他的詩詞中!”
陳松肯定道:“至于楊哥剛才說的那種屬于他自己幻想的可能是完全不存在的!因為在《新唐書》中記載,蘇颋為益州長史,見白異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然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士,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來山,日沈飲,號竹溪六逸?!?p> 楊昊聽得一頭霧水,問道:“這話是什么意思?”
劉一眼白了楊昊一眼,說道:“大意是說蘇颋是益州的長史,看到李白,就感覺他非同尋常,覺得這個青年才智超群,若出來做學問,只要稍加努力,以后可是大文學家啊,就像漢代的司馬相如。然而李白一點都不在意自己的詩才,他只喜好縱橫之術,劍擊技法,行事任俠,視金錢如外物,樂于施舍,客居任城,與孔巢父、韓淮等人,整日暢飲,號稱竹溪六逸?!?p> 緊接著,劉一眼認同地說道:“自唐朝建立的初期起,全國崇尚武功之風盛行,從高祖到玄宗,一直在對外作戰(zhàn),到了玄宗已經是大唐向外進取的巔峰時期,所以當時整個社會都尚武,尚邊功,李白又是個生性瀟灑熱血,不喜歡束縛的人,因而大多時候的游歷皆是孤身一人,如果沒有兩下子,在野外的區(qū)域,不管是遇到毒蛇猛獸,還是半路冒出劫財的匪人,估計早就讓李白命喪黃泉,然而李白卻平安無事,如此看來李白敢獨自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游歷祖國的大好山河足以說明其武功的確不低!”
“是的,單單這點就足以說明李白的武藝超群,是一位武功高強的劍客,劍術也是名列前茅!”
陳松點頭道:“另有傳聞說李白與好友吳指南行至湖南時行走于山中,吳指南突患重病逝世,恰逢猛虎來襲,此時李白如果逃走,猛虎便會撕食吳指南尸體而不會追趕他,但李白為了保全朋友的遺體,竟冒著生命危險與猛虎對峙,最后終以手中劍逼退餓虎?!?p> 劉一眼點頭道:“看來李白的確有著像他詩句中所寫的輕生重義的游俠精神?!?p> 陳松微微一笑,說道:“另外也有裴旻的后人為證,李白的確是師從裴旻學劍,他能被裴旻收為徒弟,只怕他自己之前說的話并非空穴來風、自吹自擂,說明李白在師從裴旻之前在劍術上就有相當的造詣,才會令貴為大將軍、大劍豪的裴旻相中為徒!參照李白向別人推介自己的特長時曾說過的十五好劍術,三十成文章,這句話明明白白的強調了文章非我之長,劍術才是我的至愛,而且他生怕別人會因為他的五短身材而瞧不起他的功夫,還特地解釋性地說自己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王公大人許與義氣,在《上韓朝宗》)里也提到李白的身材的確不夠高大,但身輕體健,有萬夫不擋之勇這一點!”
劉一眼驚訝道:“李白的師傅是裴旻?”
“是的!”
陳松點點頭頭。
“難怪了!”
劉一眼疑慮盡散,嘆道:“師徒關系在過去可不是像現在這樣鬧著玩兒的,如果李白沒有學武的資質或天分,裴旻是絕不會收李白這個徒弟的,因為將來出去丟的不僅是李白自己的臉面,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徒弟不行師傅也會被世人嘲笑,萬一李白天資愚鈍、徒有虛名,以后學藝不精傳出去豈不是令人笑話,敗壞了他裴旻的名聲,看來李白的確是武者了!”
對于陳松說的李白會武功,估計十之八九是真的!
楊昊輕聲向陳松問道:“這裴旻很厲害嗎?”
這次楊昊學聰明了,不敢問劉一眼,而是問陳松。
“何止是厲害,裴旻劍術之高,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
陳松一臉崇拜地說道:“裴旻是當時的邊防大將,常和奚人、契丹和吐蕃打戰(zhàn),官至左金吾大將軍,劍術造詣出神入化,他被公認劍技天下第一,據《獨異志》記載,裴旻‘擲劍入云,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zhí)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栗劍’而且裴旻還以善射著名,在擔任北平守時,北平多虎為害鄉(xiāng)野,他一日射虎三十一頭,他的劍術和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并稱為唐代三絕!”
劉一眼也說道:“傳聞,裴旻在一次戰(zhàn)爭中,大部隊深陷絕地,被敵軍打了埋伏,危險至極之時,裴旻單槍匹馬挺身而出,手持雪白軟劍,馳騁于敵軍陣前,斬殺數人,勇不可擋,敵軍見之,不可敵,便遠攻智取。面對敵軍箭雨來襲,裴旻臨危不懼,怒發(fā)沖冠抽劍揮舞,斬斷迎面飛來的利箭,最終殺敵無數,功成身退,解了被困之危!古代許多文人也為裴旻的劍術留下了不少文筆,比如顏真卿的《贈裴將軍》、王維的《贈裴將軍》、喬潭的《裴將軍劍舞賦》?!?p> 楊昊聽聞后心中震驚不已,好奇地問道:““李白的師傅都那么厲害,那他自己的劍術在當時是排第幾?”
“據說,李白在劍術一道上成就非凡,創(chuàng)出了青蓮劍法,劍術在大唐排第二,有著太白劍仙的稱號,僅次于其師父裴旻!”
陳松回道。
楊昊驚訝道:“這劍道第二也能稱為劍仙?那他師傅作為天下第一的稱號叫什么?”
“劍圣!”
陳松笑道:“有些人認為李太白劍仙的稱呼是后來被人們改造過的,叫劍仙是為了更能凸顯李白仙氣飄飄的氣質,但他師傅裴旻的劍圣稱號,可是古代朝廷對劍圣的唯一一次官方冊封,因此裴旻受此稱號是當之無愧,整個天下都認同的,也是貨真價實的!”
楊昊羨慕道:“一個是劍仙,一個是劍圣……這師徒兩人在當時的江湖豈不是可以橫著走?”
“差不多!”
陳松嘿嘿一笑,說道:“李白還收過一個做刺客的徒弟,叫武諤,排行十七?!?p> 楊昊有些詫異地看著陳松。
劉一眼心中一動,問道:“莫非李白所寫的《贈武十七諤》,里面武功高深莫測,還曾將李白之子于亂軍中救出的武諤就是他徒弟?”
“正是!”
陳松點頭道:“而且李白他還跟他這個原本就是殺手的徒弟學過怎么做刺客、殺手!”
“……”
“……”
楊昊和劉一眼都感覺很是無語。
武功高強的李白,除了有個劍道天下一的師傅,居然還有一個武功高深莫測的刺客徒弟。
他收個做刺客的徒弟也都算了,居然還反過來跟徒弟去學怎么做刺客殺手。
難怪他能寫出“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這等詩句!
這古代人可真會玩??!
劉一眼不禁嘆道:“盛唐真是人才濟濟?。 ?p> 想起裴旻都腰間寶劍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戰(zhàn)勛,而作為皇親國戚的李白,武器應該也不會差到哪里吧!
隨即好奇地對陳松問道:“不知李白佩的是什么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