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是被捧著長大的,本就因報復(fù)無門,縮手縮腳,滿腔怨氣。見人擋道,哪里知道強弱,立馬就厲聲問了過來:“汝是何人,為何擋我去路。”
蛟魔王的傷勢雖未痊愈,可好歹有所緩解,更何況是對付這樣新生的妖精。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蛟魔王掣開胸前雙手,先就放低姿態(tài),禮下于人:“小姐姐在皇宮觀察多日,不意小生也在皇宮偷吃,因見姐姐眉頭緊鎖,故略有所思?!?p> 那玉兔是個小白,聞言一點兒也沒藏著:“想必你也看出來了,我確實對那公主有恨,卻并不想殺之??上н@皇宮繁復(fù),三番五次給找的麻煩,也沒能讓她多些麻煩。”
好在玉兔已成妖身,否則這在皇宮里給公主找麻煩,卻不是自己找死?更何況這天竺國王和這一路親佛門的國王差不許多,子嗣艱難,就這一個公主。
所謂無事獻殷情,非奸即盜,玉兔精雖然很實在,可也不是一點兒防備之心也沒有。轉(zhuǎn)問蛟魔王道:“你卻來此為何?”
蛟魔王也算是個老油子了:“因?qū)δ菛|土西去取經(jīng)之人有想法,被弼馬溫所傷,來此找點兒好藥,滋補滋補?!?p> 月宮本就隸屬天庭,玉兔倒也知道弼馬溫??商粕@事兒,玉兔就不是很清楚了,當(dāng)日被押之鼠精,好像就是因為欲配唐僧而被捉。既然生疑,這女妖直接問道:“我知一鼠精欲配唐僧,卻被天庭捉了關(guān)押,這唐僧何許人也……”
蛟魔王聞言,這不是巧了么,那鼠精定是當(dāng)日自埋半截的美女,還以為是何妖怪,怪不得埋土半截,原來是耗子預(yù)留的逃跑路線啊。既然鼠精被捉,欲配唐僧,說明取經(jīng)團已是過了那黑松林,假魔王心間很出了血,卻是一臉無奈。
那玉兔眼見蛟魔王臉色漸沉,也是見多識廣,轉(zhuǎn)移話題道:“對了,有何辦法讓那公主受一受罪,與姐姐我出一口惡氣!”
蛟魔王聞言,倒也欣慰,笑道:“那唐僧乃是不世的善人,一點元陽未泄,配之可成就太乙。至于姐姐的惡氣,把那公主弄出宮去,她一個錦衣玉食的公主,外無所依,豈不受罪?”
“弄出去?”玉兔覺得主意不錯,可:“公主是那天竺皇帝獨女,別說是弄出去,就是不在侍衛(wèi)眼皮子底下,也會找尋,弄出去那么會兒,有什么意義?”
蛟魔王聞言,卻笑道:“把她弄出去,姐姐替她做公主,姐姐做得多久,那公主就得在外面呆上多久?!?p> 玉兔一聽,這主意好啊,自己暗中觀察,已能把那公主學(xué)得八九分,自己做了他公主的身份,卻不是出氣了么。不過:“可這公主,要怎么送出去呢?”
蛟魔王欣然把這份兒工作攬下了,當(dāng)日就乘天竺國公主賞月觀花之機,一陣風(fēng)云,把這公主弄出了皇宮。往西,蛟魔王實不敢想,南北也不知情況,唯有東來之地,卻不是有寺院么?那就看看這天竺的和尚們,是不是真有德行了!
蛟魔王做下這事兒,也不敢久停國都,干脆再往東進,就在當(dāng)初遇上牛魔王的地方停了下來,卻已是人員聚集,物是人非……
夏雨逗秋蟬,
一鳴但二三;
嘹聲破清晨,
嘈遠音自趕。
居高飲汁露,
蛹成乃壽短;
脫蛻渡歲月,
唯恐猶夢酣。
入夏,熏風(fēng)梅雨,耽炎受熱,這光景本該好過些,可自貧婆國地大人少,向西以來卻不見人煙。沒有后勤的日子,自然異常難過。幸好,作為總導(dǎo)演的觀音知道此間路途,也明白親送孫猴子回到取經(jīng)團的結(jié)果定然是后勤不保,總算一路上栽種些野生瓜果,讓取經(jīng)團不至于斷炊。
這不,一年了,終于再次見了些人煙,而滅法國柳堤樹蔭下,觀音化作一個老母,右手下攙著一個小孩兒,對唐僧一行高叫道:“和尚,不要走了,快早兒撥馬東回,進西去都是死路?!?p> 說實話,一路上不怕取經(jīng)團三個徒弟的很少,三藏法師趕忙親自跳下馬來,打個問訊道:“老菩薩,古人云,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怎么西進便沒路了?”
老和尚以為人家眼神兒不好,趕緊遮一遮背后三個徒弟。那老母用手朝西指道:“那里去,有五六里遠近,乃是滅法國。那國王前生那世里結(jié)下冤仇,今世里無端造罪。二年前許下一個羅天大愿,要殺一萬個和尚,這兩年陸陸續(xù)續(xù),殺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無名和尚,只要等四個有名的和尚,湊成一萬,好做圓滿哩。你們?nèi)ィ舻匠侵?,都是送命王菩薩!”
唐三藏聞言,心中害怕,就沒注意到重點來,這老母分明知道你一行四個,分明看得你四人,更是分明一點兒沒有害怕。他倒戰(zhàn)兢兢的問道:“老菩薩,深感盛情,感謝不盡!但請問可有不進城的方便路兒,我貧僧轉(zhuǎn)過去罷。”
那知道這老母不但不怕他一行三個奇形怪狀,還笑道:“轉(zhuǎn)不過去,轉(zhuǎn)不過去,只除是會飛的,就過去了也。”
豬八戒一看,有意思,少見對咱這相貌一丁點兒都不在意的人,就在旁邊賣嘴道:“媽媽兒莫說黑話,我們都會飛哩?!边@話是凡人說的么,既然相貌不以為異,這可以飛,也不足奇吧!
孫行者聞言,下細看了看,觀音使用的乃是化身法,自然看不出所以,但紅孩兒新進善財童子才幾年啊,化身的小孩兒分明是他自家相貌。那猴頭在紅孩兒手下吃過大虧,又有一番前恭后倨,心里面記得賊清楚,這不是善財童子是誰。
既然那老母攙著那孩兒,能攙著善財童子的,卻不是觀音菩薩!這倒久未見了,突地倒身下拜,叫道:“菩薩,弟子失迎,失迎!”那猴頭從來未有如此這般恭敬過,原是想起自己身上救命的毫毛來,頓覺人家手段高明。
觀音也就是沿途行了些方便,保住取經(jīng)團基本后勤所需,這一番其實也就是試一試善財童子新學(xué)的化身法練得如何,哪里知道孫猴子一如既往的混蛋。人家化身而來,就是不想讓你認出來的,看破你也別說破啊。
這不,孫猴子一講破,觀音兩人立馬一朵祥云駕起,徑回南海而去。
老和尚也不知道這一茬,只說是領(lǐng)導(dǎo)巡查,或者是慈悲警醒,只情跪著磕頭。豬八戒和沙僧見了,得咯,師父都跪下了,也慌跪下,朝天禮拜。
孫行者跪得早,起來得也早,遂扶起師父道:“請起來,菩薩已回寶山也?!?p> 唐三藏這一年其實多有怨氣,畢竟自己都差點兒成了野人。于是起來就相機罵道:“悟空,你既認得是菩薩,何不早說?”
那猴子已不是第一次犯眾怒了,這一次避著話題笑道:“你還問話不了,我即下拜,怎么還是不早哩?”
眼看這話兒對那猴頭已是無用,豬八戒、沙僧就孫猴子說道:“感蒙菩薩指示,前邊必是滅法國,要殺和尚,我等怎生奈何?”凡人還能耐得你何,這意思不就是看你孫猴子表演,兩人實在沒什么力氣了。
孫猴子也知道,這一次取經(jīng)團全都營養(yǎng)不良,哪里能使大動作:“呆子休怕!我們曾遭著那毒魔狠怪,虎穴龍?zhí)?,更不曾傷損?此間乃是一國凡人,有何懼哉?”確實也是,凡人對仙人,數(shù)量還有什么意義,正如孫猴子勝天兵,十萬和百萬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