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唐和尚拈香注爐,禮拜三匝,卻之拜得“天地”二字。于是問道:“仙童,你五莊觀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養(yǎng)三清、四帝、羅天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
唉,不知者勿怪,大羅神仙們,你說該拜誰呢?上帝不是全能的,可是連上帝都解決不了的事情,該找誰呢?
那鎮(zhèn)元子拜天地,只是因為自己一直生活在天地之間,不因貧而欺之,也不因貴而媚之。鎮(zhèn)元子解決不了的事情,哪怕是太上老君,也難以解決,根本毋須要拜。而這有所懼悔,乃是因為需要教人,天地無情,卻需敬畏。
別人也就罷了,那孫猴子知道什么蛟敬畏么,只是無知,無知則自然無畏。是以,清風(fēng)明月一陣兒回答,卻引得那猴頭發(fā)笑,直道:“只講老孫會搗鬼,原來這道童會捆風(fēng)!”你說自家知道自家吹牛還不懂得收斂,卻偏生覺得人家也是在吹牛。
及至問及人家?guī)煾担峭踊氐溃骸凹規(guī)熢继熳鸾岛喺埖缴锨逄鞆浟_宮聽講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p> 可那孫猴子聞言,忍不住喝了一聲道:“這個臊道童!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甚么空心架子!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請你這潑牛蹄子去講甚么!”
這一呵斥,那是又羞又怒,想那彌羅宮,哪怕是天之驕子,太乙天仙,“大學(xué)生”都要看夠不夠資格進去。而偏偏這孫猴子,卻是連個“大學(xué)生”的資格都沒有,等級差距太大,已然讓孫猴子沒法兒在心理上過得去。想他一個小學(xué)生那是連“中學(xué)生”都看不起的,偏生還得讓人家也看不起。
唐三藏見那猴子又來了,也怕那潑猴發(fā)怒,又恐怕那童子回言,斗起禍來,謹嚴厲色道:“悟空,且休爭競,我們既進來就出去,顯得沒了方情。常言道,鷺鷥不吃鷺鷥?nèi)?。他師既是不在,攪擾他做甚?你去山門前放馬,沙僧看守行李,教八戒解包袱,取些米糧,借他鍋灶,做頓飯吃,待臨行,送他幾文柴錢便罷了。各依執(zhí)事,讓我在此歇息歇息,飯畢就行?!?p> 那猴兒精自然察言觀色,怕那緊箍咒,三人各依執(zhí)事。
就這么一說,那兩個童子乃是沒怎么進入人世的,立馬給那唐和尚發(fā)了兩張好人卡,立馬轉(zhuǎn)變了原來的態(tài)度,立馬覺得自家?guī)煾倒挥邢纫娭鳌?p> 誒,原來那鎮(zhèn)元子不止是安排了人,還安排了事兒。
原來,五百年前,當金蟬子還是金蟬子的時候,雖然是大乘佛法起步,但是周圍的“老師們”卻都是小乘佛法的修習(xí)成功者。再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很難說金蟬子到底修得幾分大乘佛法。而當日,如來天庭歸來,開了一次盂蘭盆會。
這一次會上,金蟬子是迷茫的,而作為一個“老好人”,其實也是想為大羅仙群體添磚加瓦,不意之間指點了金蟬子幾句。說道對有道之人的指點,那鎮(zhèn)元子自然是難能為情,畢竟你不能讓人家毀了自己道行吧??墒菍τ诋敃r金蟬子這種找不到自己道路的人……
鎮(zhèn)元子給出的東西不多,那就是世上本沒有路,第一個走的,總要踩出自己的路。
這在金蟬子看來,大乘佛法重要么,小乘佛法重要么,重要的是成仙了道,渡劫飛升。鎮(zhèn)元子這“老家伙”的言語自然是道法自然,但是層次卻太高。不過對于金蟬子來講,不亞于“破格提拔”,享了別人知遇之恩。
如此一來,金蟬子作為如來的二弟子,卻對于大乘佛法不甚重視,豈非輕慢。但是對于鎮(zhèn)元子,那就是一言之師,可當老師的不在意,“徒弟”卻飽含著深情厚誼。也就是這么一杯茶,金蟬子乃是懷著“拜師茶”的敬意,鎮(zhèn)元子雖看了眼色卻在大庭廣眾之下不好拒絕。
茶不再重要,可是金蟬子卻因為堅定了“輕慢”大乘佛法的心,被貶投生。
這個事情和敬茶之事剛好相反,金蟬子不在意,可鎮(zhèn)元子卻在意起來,連累他人,道心不穩(wěn)。如此,那就要變著方法道歉,可十世為人,唐和尚哪里知道這些,更何況,人參果雖然無大用,畢竟是稀罕之物。最重要的是,人參果樹一般的稀罕物,鎮(zhèn)元子也想要一件。
是以,三月三鎮(zhèn)元子遠足之時,清風(fēng)明月才問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么與那和尚做甚相識!”
那鎮(zhèn)元大仙這才給出了一個怪論:“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蟬子轉(zhuǎn)生,西方圣老如來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所以就要人參果結(jié)交?
其實那人參果有數(shù),開園才吃得兩個,而手下徒弟又盡皆不是萬年前的人,你說那清風(fēng)明月還有四十六個徒弟的長壽,到底死如何來的呢?開園留果,不是明顯留著有用的么。
萬年只結(jié)三十個人參果,那只能證明這樹是可控的。至于聞一聞活三百六,正好解釋五莊觀內(nèi)散仙的長壽。至于吃一個,整合五莊觀活了四萬七千年的,那就只有鎮(zhèn)元子一個啊。
四萬七千年,開天之時沒有人參果,開天之后七千年才有得三十個,那鎮(zhèn)元子這年歲就有了很大的講究了,至少有七千年是自個兒活下來的,而且還越活越滋潤。
其實這些消息,都只是外界可以知道的消息,五莊觀土地也是盡信的??烧摷斑@開天以來就存在的一方水土,哪里有人會比自開天以來就存在的人了解得更多呢。
其實這人參果樹,正是那鎮(zhèn)元子的渡劫根本,成道之基。天地每一量劫死一次生一次,鎮(zhèn)元子每一量劫死一次生一次,而這人參果樹,也是每一量劫死一次生一次。
是以,那人參果樹并非開天之時存在,而是在開天之前就存在,所以這萬年一次結(jié)果不斷。至于為什么是三十個,乃是因為這鎮(zhèn)元子渡過量劫所需的能量越來越少。也就是說,每一萬年結(jié)三十個人參果,鎮(zhèn)元子也能輕松渡過量劫,渡量劫,鎮(zhèn)元子是留有余力的。
而隨著鎮(zhèn)元子實力的提高,下一量劫那果子就是每一萬年三十一個,上一量劫的人參果正是每一萬年二十九個。這一來鎮(zhèn)元子不滅,人生果樹不滅,人生果樹不滅,鎮(zhèn)元子也不朽起來。
這也就難怪,清風(fēng)明月所說:“三清是家?guī)煹呐笥?,四帝是家?guī)煹墓嗜?,九曜是家?guī)煹耐磔叄绞羌規(guī)煹南沦e?!贝_實,若不是大羅仙人,不總是要參加熟悉的人的葬禮么。
可這人,越是有本事,那他所追求的東西,常人就越是看不懂。譬如那孫猴子追求長生,可哪一個凡夫俗子不求長生的呢,螻蟻又怎么會得知圣人的想法。
而這鎮(zhèn)元子,恰巧對于金蟬子的想法和對于那孫猴子的想法是一樣的。確實也是,這兩人都是應(yīng)劫之人,身負氣運,乃是現(xiàn)階段投資的最好對象??涉?zhèn)元子的投資,卻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