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眾王子、眾頭目的鬼魂;盡是枉死的冤業(yè),無收無管,不得超生,又無錢鈔盤纏,都是孤寒餓鬼。陛下得些錢鈔與他,我才救得哩。”
正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正因為敲門的鬼,跟我沒關(guān)系,找不到我頭上。但是這敲門的鬼要是正和自己有關(guān)系呢?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關(guān)系自身的時候,往往最容易心亂,這一出,正把這李世民給嚇住了。
只得道:“寡人空身到此,卻那里得有錢鈔?”你一國之君,回去再燒唄。但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事若關(guān)己,心則必亂。那唐王心亂,病急亂投醫(yī),卻是立一約,借了河南開封府相良一庫銀錢,給散這些餓鬼,方得過去。
人心不古,當時不再,哪里像今日之局,欠錢的才是大爺。當時正是仁人君子之世,滅突厥,和吐蕃,釋囚歸獄,建大明宮,頒律令格式,修撰《氏族志》……欠錢,正是佛門的大招,讓唐王心中有虧欠的思想,以圖后來。
于是崔玨高叫道:“這些金銀,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爺爺過去,他的陽壽還早哩。我領(lǐng)了十王鈞語,送他還魂,教他到陽間做一個水陸大會,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
李世民敢說不么?若是沒被嚇住,死要面子活受下罪也猶可;但是現(xiàn)在被嚇住了,可不是人家說是什么,就是什么。眾鬼聞言,得了金銀,俱唯唯而退。判官令太尉搖動引魂幡,領(lǐng)太宗出離了枉死城中,奔上平陽大路,飄飄蕩蕩而去。
其實很明顯,路雖然只有一條,但是路上有些什么,擺些什么,那俱是別人的安排。誰安排,自然是那佛門咯。這佛門的崛起,乃是掠奪之道,份屬霸道,要快要狠,只能是強搶咯。是以這李世民的代言人,不但沒有工錢,甚至還要免費下大力氣宣揚。
若不然呢?你看看這威脅恐嚇用得如火純青。
而偏生到了這最后了,那崔玨方算說了次比較公道的話:“陛下明心見性,是必記了,傳與陽間人知。這喚做六道輪回:行善的升化仙道,盡忠的超生貴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還生人道,積德的轉(zhuǎn)生富道,惡毒的沉淪鬼道?!?p> 六道輪回,五道門都是善道,偏偏一路的鬼道惡毒,在陰間不得輪回,也不知只是為唐王這一游,還是為陰間聚落些鬼氣。而這佛門也是,五道善道都有人走,也卻是競爭不過,還不如創(chuàng)造一條沒什么人走,卻只有我一家有的路子。
這正是把梳子賣于和尚,把鞋子賣到從不穿鞋的地方,把雨傘賣進那老不下雨的山鄉(xiāng)。
唐王回陽不提,卻是第二日早朝,說起自家遇到的事情,其余尚可,唯有這自家壽算,李世民不知道曾有過修改,大臣們不知道曾有過修改,滿天神佛不知道曾有過修改,陰陽萬物不知道曾有過修改。誰知道呢?
玉帝親改的壽命,玉帝知道;十殿閻羅和崔判官實時需掌握生死簿信息,也知道;觀音去過地府,專程為這嚇唬唐王的事情奔走,還動了手腳,所以知道。
玉帝添筆,可為賞賜,那是因為佛法東漸的功德,更皆得了南贍部洲心服口服,為地府創(chuàng)造了一筆可觀的收入。地府自然是實際得益的人,南瓜的歸服,正正宣揚了地府的作用,把六道輪回擺在了世人面前??墒怯^音想要的東西怎么辦?
大節(jié)無虧,唐王畢竟嚇住了,也對于欠人錢的事情也是記掛著,對于水陸大會的說法也是操著心思,但是說起來,崔判這暗暗動手,剛好和觀音這暗暗動手給抵消了,豈非做了無用功?
此卻放下,那唐王回魂,大喪中斷,改大赦天下,而這地府做派傳出去后,更使得天下無一人不行善。既然于國有好處,大棒糖果也被李世民見了個完全,那在地府里面答應(yīng)的事情,只能是趕緊抬上了桌面。
說來這唐王既是馬上皇帝,也是文皇帝,可謂全面。想帝權(quán)之堅固,自古乃是權(quán)柄過重,而這自李世民起,開始走向庶族地主階級,減少了帝權(quán)的重量。也就是說,死一人進獻瓜果是小事,陽間錢還陰間錢也是小事,唯有這水陸大會,官辦所趨,乃是告民以策,此為國家大事。
在國家大事的層面兒上,唐王是沒辦法一個人做主的。反而是劉全進獻瓜果,死而復(fù)生,老妻奪御妹之身而還魂,更加重了地府的名聲。相良不敢收唐王的債務(wù),不得不建立大相國寺,也僅僅加重了李世民的個人名聲。唯一對于佛門有好處的,唯有“敕建”二字。
可是敕建二字,在官辦水陸大會的節(jié)骨眼上,又能剩下多大意義呢?國家明確表示提倡的效果,哪里是你一座敕建的寺廟可以比擬的。可是偏偏這國家提倡,卻是遭到了反對。
佛教東漸,本是大勢所趨,對于天地,乃是多了一方可供學(xué)習(xí)的修煉之道,多一種方式畢業(yè),總是好的。對于仙來講,那就是多了一些成仙了道的人,也就是人口基數(shù)得到增長。對于人間,那是勸人向善,利于統(tǒng)治,加皆思辯,可謂一門兒學(xué)識。
有好處,自然就有弊端。對于天地,佛法修行可謂不全,需要靠人數(shù)堆,善于打配合。對于人間,論理,論禮,人本于事親事君,而佛背親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繼體悖所親。這兩者份屬小事,總體來講,自然是利大于弊,兩利相權(quán)自然取其重。
單是對于人間皇權(quán)來講,這其實就危害甚大,可惜的是,那投反對票的傅奕傍佛,第二天就逝世了。這還能有反對的!
可這事兒對于仙來講,利弊卻兩可。何也?
論及仙界,實毋須什么計劃生育,真有大能,也可多開些洞天福地。現(xiàn)在的情況卻是,上中下八洞的神仙,尚且不齊全,搞什么計劃生育啊。問題是仙的成長卻很難,仙的數(shù)量其實很難增長。如此佛門豈非必要?
非也,仙是修煉上去的,而非是仙人結(jié)合就生下來的,正是得道難。但是仙要渡三災(zāi),過劫難,修個幾百年壽元的,其實只是仙的最低端。
同樣是招聘,你是愿意招一個專業(yè)人才呢,還是樂意找一個多面手呢。佛門誕生了大量的低端仙人,好似十萬天兵,力士、仙娥,這樣的仙人,其實是沒有多少潛力的。天庭的天兵、力士、仙娥,尚有天錄以存,佛門那大量的比丘僧、比丘尼,優(yōu)婆夷、優(yōu)婆塞,望哪里放呢?
當然,這也正是阿彌陀佛修極樂凈土的意義所在??蓡栴}是,有的神仙喜歡七八個人配合做一份兒工作,有的神仙卻喜歡一個人做七八份兒工作,這是精英和草民之間的區(qū)別。而現(xiàn)在,卻是精英仙人和草民仙人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
不管這仙人層面兒有何不可調(diào)解,也不管這國家層面上有什么論斷,這水路大會到底,還是要開的,哪怕是為了李世民自己的性命。而這做水陸大會,總要有個主持人,而這個主持人,卻正是早早內(nèi)定的唐和尚,陳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