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續(xù)從來沒有想過,劫掠竟然會讓人感覺有些上癮。
自進入南匈奴的地盤之后,公孫續(xù)便率領幽靈四處襲擾匈奴各部,公孫續(xù)將幽靈的機動性和攻擊性充分的發(fā)揮了出來,在同一個地方待的時間絕不會超過一個時辰,沖進部落之后,只管殺人放火,然后再搶上一些食物便撤。
如果遭遇匈奴部落的騎兵,超過五千人就立即撤退,如果不超過五千人,就率領幽靈沖殺一波,將對方殺得七零八落之后再在對方恐懼的目光中從容撤離。南匈奴部落普遍人數(shù)較少,擁眾最多的幾個貴族都在匈奴的主城之中,所以這就導致除了遭遇過一次六千多人前來圍剿的匈奴騎兵之外,其他的部落騎兵全被公孫續(xù)殺的落花流水,不要說守護部落,逃跑的時候不落在最后就已經(jīng)謝天謝地了。
這種為所欲外,戲耍他人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令公孫續(xù)有點沉迷。
一個多月的游擊,公孫續(xù)摧毀了主城之外的大半匈奴部落,無家可歸的匈奴人開始瘋狂涌進主城之中,而且大多都是身無分文,饑腸轆轆,這讓治安情況本就不怎么好的匈奴主城壓力巨增,幾乎每時每刻都有搶劫殺人事件的發(fā)生。
主城中的幾個貴族為了殺雞儆猴,派遣衛(wèi)兵將一些尋釁滋事的外來部落部眾強勢擊殺,可未曾想這種做法不僅沒有將匈奴人鎮(zhèn)住,反而激發(fā)了匈奴人更大的不滿,幽靈就在城外流竄于各個部落之中不斷燒殺搶掠,身為匈奴主力隊伍此時不去設法追擊幽靈,反而在城中作威作福,擊殺他們這些前來避難的同族。
在部眾的慫恿下,一些部落首領開始聯(lián)合起來指責城中的貴族,認為是他們私自擊殺了羌渠單于,背叛漢庭才招來如今的禍端,逼迫現(xiàn)在的單于須卜骨都侯出面向漢庭乞降,允許他們回歸自己的部落。
須卜骨都侯本就病重,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氣急攻心,直接歸天了。沒有單于,主城中的貴族又開始亂了起來,一部分主張擁立羌渠之子呼廚泉為新單于,并讓呼廚泉去向漢庭乞降,收回軍隊。一部分主張另立單于,然后率眾與幽靈決一死戰(zhàn),滅殺幽靈。
公孫續(xù)得到消息之后大喜,一面發(fā)動主城中的諸多暗靈成員煽動匈奴人繼續(xù)鬧事,并宣揚應該擁立呼廚泉為新單于,向漢庭乞降請求寬恕的觀點。另一面則主動聯(lián)系上了一直流竄在太原、河內(nèi)一帶作亂的于夫羅,告訴他要擁立他為新單于,并助他殺回匈奴主城。
于夫羅一直希望漢朝能夠出兵幫助他奪回單于位,可漢朝如今早已自顧不暇,又哪來的精力去幫助于夫羅,如今公孫續(xù)主動提出幫助于夫羅,于夫羅十分感激,信誓旦旦的保證只要奪回單于位,必定永遠以公孫續(xù)馬首是瞻。
公孫續(xù)自然不相信于夫羅的承諾,但這無關緊要,只要攻破匈奴主城,那時有些事情就不是于夫羅所能夠做主的了。
當初,于夫羅趁著黃巾之亂的時候流竄到了太原,如今他的麾下已經(jīng)有三千多兵馬,只可惜這三千兵馬實力是在不怎么樣,馬基本上都是駑馬,武器也都是些破銅爛鐵,鎧甲更是稀罕東西,能完整的武裝百八十人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這等戰(zhàn)斗力,恐怕一百名幽靈預備役就能輕松擊敗他們。
不過公孫續(xù)需要的是于夫羅這個人,而不是他的兵力,有點兵力能夠佯裝攻城就行了,所以對此也不在乎。搞定于夫羅之后,公孫續(xù)又通過暗靈的人聯(lián)系上了呼廚泉,讓他在城中策應,重新奪回匈奴主城,報殺父之仇。
呼廚泉已經(jīng)得到不少支持者,所以欣然應允。
六月中,公孫續(xù)率領幽靈并于夫羅的三千雜兵來到匈奴主城美稷,喊話幾番讓城中貴族投降沒有什么效果之后,便讓于夫羅揮軍攻城。城中貴族將所有兵力都投放到守城上,結果被早有準備的呼廚泉趁虛而入,偷偷打開了城門。公孫續(xù)率領幽靈入城,在呼廚泉的帶領下率兵殺進這幾個貴族的府邸,將府中族人盡數(shù)擊殺。
公孫續(xù)寫信給劉其,讓劉其上表于夫羅為南匈奴單于,于夫羅感激涕零,發(fā)誓今生今世必定忠于公孫續(xù),如有二心天地不容。
如探囊取物一般,在經(jīng)歷一個多月的運籌之后,公孫續(xù)僅以一戰(zhàn)便輕而易舉的平定了匈奴。
此時,董卓已經(jīng)應何進召率兵前往洛陽,并州無主空虛,正是奪取并州的最佳時機,于是公孫續(xù)命已經(jīng)處理好匈奴內(nèi)事的于夫羅率兵一萬,和他一起以征討黃巾余孽為由攻取并州。
于夫羅與并州白波黃巾有交情,主動請命去勸降白波郭太、楊奉等人,公孫續(xù)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若成功不僅能夠得到白波軍的近十萬部眾,還能夠一舉獲得近半并州領土,因為現(xiàn)在太原、西河以及大半上郡都掌控在白波軍手中。
聽聞于夫羅要去勸降郭太等人,周倉和裴元紹也主動請命同去,因為他二人與郭太、韓暹、李樂三人相識,此去或許能夠助于夫羅一臂之力。
公孫續(xù)自然樂見其成,讓于夫羅、周倉、裴元紹三人同去,三人也的確給了公孫續(xù)一個大大的驚喜,僅僅三天之后便將郭太、楊奉帶了回來,郭太同意歸附公孫續(xù),但作為條件,公孫續(xù)必須讓黃巾中的老弱婦孺進入幽州,以平民的身份在幽州生活。
公孫續(xù)本就在想增加幽州的人口,對此自然沒有任何異議,同時也對郭太高看了一眼,這個歷史上籍籍無名的家伙,倒也頗有幾分擔當。
黃巾軍實在寒摻,十萬眾去掉老弱婦孺,再去掉身有疾患和家中獨子的,僅僅剩下兩萬青壯,并且這兩萬人中還有至少萬人一副營養(yǎng)不良的樣子,恐怕就算是上了戰(zhàn)場也是炮灰角色。
八萬多人,其中包括郭太、楊奉等人的家眷,公孫續(xù)派遣裴元紹親自護送回幽州,讓劉其將這些人安排在幽州境內(nèi),而至于郭太、楊奉等人的家眷則安排在涿縣,美其名曰保護將領家眷。郭太、楊奉等人也知曉公孫續(xù)這是在牽制自己等人,但也沒什么意見,畢竟一來自己等人剛剛投誠,需要拿出些誠意,二來涿縣的安全性的確比較高,比隨他們一起顛沛流離要踏實的多,生活也更好。
郭太等人歸降,公孫續(xù)的并州一行剛剛開始便結束了,剩下的幾個郡如今都有郡守,上黨更有受何進命令在募兵的張揚,公孫續(xù)如果再進軍的話就明顯是圖謀不軌了,所以公孫續(xù)選擇靜待時機。
并州得利,涼州卻失利,并且是徹底亂了公孫續(xù)的計劃。
韓遂馬騰等人脅迫閻忠為主,可閻忠性格剛烈,未等到郭嘉抵達涼州就已經(jīng)一命嗚呼。而羌人也不是那么好對付的,公孫瓚在攻打前幾個羌人部落的時候由于是出其不意,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果,可接下來羌人有了準備,開始借助地勢與公孫瓚周旋,就是不與公孫瓚正面交鋒,公孫瓚耗費大量時間,結果卻連羌人的背影都沒有摸到。無奈之下,公孫瓚只能退兵,暫時駐守祖厲,準備另找機會。
郭嘉到達祖厲之后,先將照夜玉獅子交給了趙云,趙云十分喜愛,興奮了好久。公孫瓚將目前的情況說與郭嘉,面對這種復雜的情況,郭嘉暫時也沒有合適的辦法,二人商議之后,準備暫時先撤兵回陳倉,幫助皇甫嵩先平定叛亂。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在公孫瓚和郭嘉率兵趕往陳倉的時候,陳倉傳來消息,韓遂馬騰投降了!
不要說公孫瓚,就連郭嘉聽到這個消息之后也有些不敢相信,韓遂馬騰與中央軍僵持了這么久,處于下風的時候都沒有投降,現(xiàn)在已經(jīng)占據(jù)上風卻投降了,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細細打聽之后才知曉,原來是朝廷進行了招安,封韓遂為武威郡守,馬騰為金城郡守,其他人也皆有封賞,令韓遂等人退兵,不得再侵擾三輔之地。而與此同時,皇甫嵩也得到調(diào)令,命其待韓遂馬騰等人撤兵之后,率兩萬軍隊即刻,返回洛陽。
公孫續(xù)接到消息之后楞了好一會,仔仔細細的回想著自己腦海中的記憶,他可以百分百確定,無論是正史還是三國演義,都沒有朝廷招安韓遂馬騰,召回皇甫嵩及其兩萬大軍的記載。
公孫續(xù)有些緊張,緊張的不是他籌劃了兩年多謀取涼州和并州的機會失去了,而是緊張歷史從這一刻起似乎變得與他記憶完全不同了。
皇甫嵩率領兩萬大軍返回洛陽,這應該不會影響何進被殺,內(nèi)宮大亂一事,但會不會對接下來的董卓廢帝、亂政造成影響?如果這一段歷史發(fā)生改變了,那接下來的歷史是不是都會改變,不會再有群雄討董,那是不是也不會有群雄爭霸,更不會有三國了?
而沒有了群雄爭霸,漢朝會不會在經(jīng)歷一番波折之后起死回生?公孫續(xù)越想心里越亂,自己費盡心機,好不容易養(yǎng)成了如今的大好局面,如果歷史軌跡發(fā)生變化,那豈不是白忙活一場,弄不好到頭來還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公孫續(x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平心靜氣的好好想一想,最終,公孫續(xù)做出了三個決定。
第一,讓公孫瓚拖住皇甫嵩,就說韓遂和馬騰等人狼子野心,能反一次就能反第二次,如今己方兵力充足,正是斬草除根的最佳時機,不然一旦放虎歸山,后患無窮,以此讓皇甫嵩上書朝廷,請求擊殺韓遂馬騰等一眾叛賊。不管朝廷答不答應,但這一來一去至少會拖上一個多月的時間,到時候就算皇甫嵩趕回洛陽,董卓應該也已經(jīng)將洛陽掌控在手中了。
第二,令于夫羅和楊奉各率兵一萬回美稷駐守,郭太、李樂率兵一萬駐守太原,韓暹、胡才領兵一萬駐守圜陽,盯住西河和上郡。又令王門、文則、公孫紀三人統(tǒng)兵三萬西遷至之前拓跋部落的駐地,居延澤附近,等候進一步的命令。
第三,寫信給公孫瓚和郭嘉,告知二人如果最終朝廷還是決定放棄征討韓遂、馬騰等人,讓公孫瓚立即率兵回幽州,令黃忠率領兩萬大軍北上進駐靈武谷,然后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做完這一切之后,公孫續(xù)自己則立即動身,星夜返回幽州,他感覺自己現(xiàn)在十分需要好好的靜一靜,想一想,以后不能對記憶再有依賴了,他必須學會自己思考,自己卻分析趨勢發(fā)展。
最主要的是,他需要和祖父劉其好好談一談,談一談幽州、公孫家以及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