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靠近,朵顏軍中專門收攬的兩個魔門武道高手,穿戴重甲,廝殺在前,勢如破竹。韃靼人也有招攬魔門好手,出來阻擋。
這軍陣之中,軍氣壓倒一切,金丹境都無法輕易施展出法術,但肉身神通、飛劍法寶受限極小。
全身著甲的林清溪,在韓道人和林清泉,還有幾個兀良哈人的保護下,偷偷靠近,拋出無形劍。這飛劍也是憋了久的,像只歡快的鴨子一樣,嚶嚶嚶將對面的兩個魔門好手連同坐騎炸了個稀巴爛。
見到這一幕的兀良哈人對新封的部落巫師簡直敬若神明。天下劍仙實在是太少,見過的人,還能將其威能描述流傳出去著實不多。
韃靼人本就還沒有集結好軍陣,死去了魔人前鋒,又被一通廝殺,就調頭四散。
朵顏軍再無阻礙,殺進韃靼人聚居地。不斷有一些騎馬的人從營地奔出去,像驚慌的螞蟻一般四散逃跑。
騎兵沖進韃靼大營后,很快便放起火來,四面的帳篷陸續(xù)燃起了大火,一片通明。
“韃靼王帳!”不知誰喊了一聲,眾軍紛紛吶喊,瘋狂的騎兵排山倒海地涌入遠處的營地,仿佛要將一切踏為平地。
那韃靼汗王見事不可為,早就帶著親信逃了出去,只留了一座空帳篷。朵顏控制住王帳之后,令五十人一隊,對仍在反抗的軍民進行掃蕩。
許多韃靼人在帳篷之間亂跑,一片嘈雜,慘叫哭喊隨處可聞。
朵顏軍也分不清哪些是牧民、哪些是敵兵,瘋狂屠戮。有些韃靼人開始跪下求饒,慢慢越來越多,朵顏軍終于慢慢控制住了局面,開始打掃戰(zhàn)場。
幾個兀良哈人搜查一個大帳時,突然紛紛被砸飛,掉落地上,口吐鮮血,眼看是活不成了。
一個黑大漢舉著雙錘,殺了出來。他本是一魔門小派的魔丹境長老,路過此地,被韃靼人熱情招待。但韃靼人突遇巨變,顧他不及,匆匆逃走。
他也是荒誕,與幾個韃靼女子胡嗨一整夜,竟然沒發(fā)覺兀良哈人已經殺了進來,直到幾個倒霉鬼摸進他的大帳。
朵顏見此,也不慌張,令大軍將其團團圍住。
草原上的魔人,通常先練肉身,再通變化。魔丹境還通是些笨重的大家伙,肉身搏殺無雙,但缺之靈活。故一般小部落都不是很怕他們,大軍圍起,不計代價,總能殺掉。
這魔人或是腦子還沒醒,大叫韃靼汗王出來賠禮,否則就要殺穿出去。
朵顏靠近,想要說明情況,那魔人根本不聽勸說,見他好似的地位高的,就想要擒下他。
雙錘揮舞,碰著即傷,砸到即死。朵顏也沒想到這人修到魔丹,竟是個腦子不靈光的,一不小心,竟然被殺到身前。
那魔人被朵顏身前一隊親兵拼死攔住,眼看朵顏拍馬后退,突的鼓起全身,膨大了一圈,右手飛舞大錘,朝那朵顏飛射而去。
朵顏也是敏捷,見著飛錘,就直接跳馬而下。那大錘猛砸到馬的腦袋上,“嘭”的一聲,紅白一地。朵顏終究成為一部落王者多年,廝殺漸少,一時不著,還沒出險地,就被那馬砸倒,壓在身下。
原來,那魔人本意是要活擒朵顏,自不會飛錘殺他,飛錘目標本就是那馬。
朵顏還在馬下掙扎,那魔人已殺到前。周圍見狀的軍士見狀紛紛瘋狂靠近,卻一時奈何不了那魔人。
說時遲,那時快。林清溪已靠近魔人,運足法力,將無形劍催到極致,劍身透明,對準那魔人后心,放出飛劍。
那魔人已感受到身后殺機,但這些普通士卒刀砍槍刺在他身上,只能造成淺淺一道傷痕,他也不在意多這一下。
無形劍嚶嚶嚶的穿透他的身體,如穿朽木,泯滅了他的生機。那魔漢頓然僵住,想要回首看看是誰在后面,轉頭過半就轟然倒下。
全軍沸騰,兀良哈素來敬重武力高強之輩,這林清溪的部落巫師聲望又上一層樓。
朵顏汗王在其余親衛(wèi)幫助下,爬了起來,對此一幕,不發(fā)一言,黑著臉走了。
……
林清溪令朵顏大軍召集所有俘虜,聚在某處空地上,挖個大坑。
林清溪到達時,新挖的大坑還沒完工,許多俘虜還在里面挖土。
“幾乎全是普通牧民,加起來應該快超過三萬了”。剛剛迎接林清溪的韓道人稟報著,“昨天打下的寨子,被圍死后一下子就投降了四五千人;剛剛雖然擊破韃靼人的王帳,但他們在周圍還有很多大寨,能騎馬的幾乎全都跑了,只余下不到二萬八千人!”
朵顏汗王已經帶領部隊繼續(xù)掃蕩周圍軍寨了,他已經嘗到了甜頭,這兩天不僅財物擴大幾倍,軍民數目也都提了上來,他得趁此良機,擴大部落規(guī)模。
林清溪仔細觀察,這些俘虜都很順從,絲毫沒有要反抗的跡象。這或許與草原人血統部落觀念不強,一向是附著強者有關。
有些聰明的俘虜看著不斷挖開的大坑,有點擔心是不是要殺俘,這時恰好爆發(fā)的蝗災,使得所有人對未來食物是否充足都十分擔心,這時殺掉這些無用的俘虜,似乎也很在理,但仍找借口說服自己不做反抗,默默挖土。
韓道人繼續(xù)說:“這幫人也不算罪大惡極……但留在這里每天要消耗很多糧食,蝗災來了,誰也管不了他們?!?p> 林清溪眉頭一皺,“糧食問題不是我們需要操心的,我也并不是要殺掉他們!”
韓道人聽完訕訕一笑,不敢再妄加揣測林清溪的心意。
林清溪也不管他,鼓動真氣,大聲道,“本座是兀良哈部落巫師!”不管什么時候,都是有地位的人說話才能令人信服。
所有俘虜都抬起頭來,希翼地看著林清溪
“蝗蟲乃是天災人禍所致,草原缺糧,本座今日本該將你們坑殺,但念上天有好生之德,遂將你們組建成好生軍”,林清溪緩了緩,又道,“如有不愿加入,或者不聽從軍令者,皆坑殺”!
見沒有人跳出來反對,林清溪遂將所有俘虜編為五人一伍,十人一隊,百人一大隊,不分男女老少,皆編成軍,一并管理。
又吩咐下發(fā)已被林清溪真氣煉過的蝗蟲之種,每人幾十顆,吞咽進腹。若是這些人在接下來的戰(zhàn)爭中能活下去,自然會將蝗蟲之種慢慢消化掉;若是不幸亡故,那蝗蟲之種就會發(fā)育、成熟、破殼而出。而林清溪早就煉好母蠱,到時自可號令這些子蟲,引領蝗災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