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寅觀和曾勝兩人在海上也合作了一段時間,彼此之間都有默契,兩人對視一眼,互相招呼了一聲,便確定好了分工。
曾勝組織兩千多名義軍上船,而林寅觀則指揮那些早已經(jīng)準備許久的五百破虜軍士卒開始做好迎戰(zhàn)準備。
船上則有郭完進行指揮,雖然從濟州北岸到忠清道西海岸的水路他不熟,但是在林寅觀的安排下,郭完還是有用武之地的。
一切準備就緒,現(xiàn)在剩下的便是兩千名義軍集體上船了。
由于港口不大,一次性停泊的船只不多,而擺渡的小船同樣數(shù)量不足,因此兩千名投靠破虜軍的義軍也沒有辦法迅速地全部安全撤離。
雖然后有追兵,但畢竟兩軍之間相隔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大家心里都還有底,在公布分批上船的時候,也沒有出現(xiàn)什么騷亂,大致還能夠保持著隊形。
“一批一批來,違者,殺無赦!”在這個時候,曾勝也不需要什么說教,一切以軍令為大,違背軍令者,自然便以軍法處置。
到了岸邊,看到了破虜軍派來的二十艘大船,這些新投靠的義軍們心中除了激動和興奮之外,多少也增加了對于破虜軍的敬畏,再加上這幾天來曾勝雷厲風行的作風,更是給他說的話增添了許多威懾力。
........
一艘船一艘船接滿,然后駛出港口,讓下一艘船進港接人,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林寅觀雖然是威武鎮(zhèn)的正統(tǒng)領,但本身并非戰(zhàn)將,沒有什么作戰(zhàn)經(jīng)驗。盡管如此,在這種關鍵時刻,林寅觀也率領五百士卒守在岸邊,身后則是正在上船的義軍們。
相比起指揮作戰(zhàn)的能力,現(xiàn)在大家更需要的是林寅觀站在最前面,從而來穩(wěn)定軍心,提升士氣,畢竟身為威武鎮(zhèn)提督的林寅觀,在官職上可是破虜軍名正言順的二把手。
正是懷著身先士卒,穩(wěn)定軍心的想法,林寅觀率領五百名破虜軍士卒站在了最前面,盡管坐鎮(zhèn)指揮并不是他所擅長的。
“還有十艘船?!?p> “追兵距我等還有二十里?!?p> 林寅觀點點頭,對于目前的形勢有了一個直觀的判斷,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義軍們還是有充足的時間可以上船的。
“繼續(xù)偵察!”林寅觀向斥候發(fā)出新的指令,同時也派自己身邊的傳令兵向曾勝提醒一下當下的情況。
此時的上船速度和船只進入、離開港口的速度,已經(jīng)是盡力達到最快了,林寅觀也沒指望剩下的義軍能夠一下子提升到更快的速率,提醒曾勝只是讓他們保持緊張感,不要放松警惕。
........
“還有最后五艘船!”身旁的士卒匯報的時候明顯高興了不少,畢竟按照原計劃,最后的四艘船是留給林寅觀和斷后的五百士卒的,換句話說,只要正在接人的這艘船駛離港口,林寅觀等人也可以開始撤退了。
等到上船之后,破虜軍這次的行動基本上便可以宣告成功了,畢竟忠清道的水師自始自終都無視了這二十艘大船,而自從南征軍解散之后,全羅道的水軍也再也沒有從港口中冒出頭來過,破虜軍基本上不需要擔心在海上遭遇攔截的事情。
雖然表面上不置可否,但林寅觀內心里實際上和士卒們想得基本一致,看上去,這次任務終于臨近尾聲了。
正當林寅觀和身旁士卒都松了一口氣的時候,前方突然傳來斥候狼狽地呼喊聲:“追兵來了,追兵來了!”
林寅觀定睛看去,原本派出去偵察的五名斥候,此時只剩下兩人,正騎著從濟州海運來的馬匹狼狽奔回破虜軍在岸邊布置的陣地。
而在斥候們的后面,則是一陣煙塵滾滾,看上去似乎有千軍萬馬正在追擊而來。
破虜軍舉義以來,林寅觀在戰(zhàn)事爆發(fā)的前夕被派往長崎請援,因此最終也沒有實際指揮過一場戰(zhàn)斗,這可以說是他的戰(zhàn)爭首秀。
不過,就算沒有吃過豬肉,林寅觀好歹還是看過豬跑的,在軍營里,林寅觀也學習過一些基本的指揮知識。
“各就各位!準備戰(zhàn)斗!”
各就各位,是李逸瀾很喜歡用的一個詞,林寅觀此時也有樣學樣,開始指揮起士卒們來。
實際上,沒有打算在岸邊長期據(jù)守的林寅觀,也沒有指揮士卒們修筑防御工事,大家只是擺好了一個基本的防御陣型。
聽了林寅觀各就各位的宣言,軍隊中出現(xiàn)了短暫的混亂,士卒們面面相覷了一會之后,最終還是選擇了待在原地不動。畢竟這不是在壕溝或者沙包的后面,眾人本身站在自己位置上,其實這個指令并不是那么有必要。
兩名斥候狼狽地撤回到了陣地中,第一時間趕過去向林寅觀匯報:“敵軍狡猾,此前已經(jīng)派出一支部隊輕騎出擊,故而領先敵軍大部隊十里地殺到這里?!?p> “我等偵察發(fā)現(xiàn)之后,第一時間趕回稟報,但是仍然有三名弟兄在追擊中負傷落馬,生死未明?!?p> 說話間,一支數(shù)百人的部隊已經(jīng)沖殺過來,看上去騎兵其實也就數(shù)十騎,總數(shù)不多,或許這也是他們沒有直接派出騎兵前來攔截,而是寧愿犧牲奇襲進軍的速度,也要帶上數(shù)百名步卒的原因。
.......
曾勝此時也還在岸上,按照原計劃,他將會跟隨最后一批義軍上船,隨后才輪到林寅觀等人上船,只是沒想到金太應最終還是派出自己的精銳部隊殺到了岸邊,最終也沒有讓破虜軍非常順利地完成這次任務。
“你們繼續(xù)上船,抓緊速度!”曾勝和林寅觀共事這么長時間,當然知道林船主的軍事指揮也只是半桶水的水平,放心不下,第一時間折回去支援了。
當曾勝趕到的時候,林寅觀的額頭已經(jīng)在不斷冒汗。
敵軍的攻勢比林寅觀想象得要猛烈許多,前排的銃兵和弓箭手還沒來得及完成第三輪射擊,便被沖鋒的敵軍殺到了跟前。
無奈之下,第二排的長槍手和刀盾手提前出動,開始了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