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看見方休朝這邊走來,商和才想起自己到底忘了什么,在心里輕輕哎呀了一聲。
好像——把她偶像給忘了。
會不會不太禮貌,畢竟人家是前輩。
再說明明剛才還在對戲,轉眼卻撇下他一個人走了——退后了半步,商和站在晉昆身后向右一瞥。
方休的背脊挺得筆直,他微微垂眸,從始至終掛著禮貌疏離的微笑。
在她偷瞄的同時,方休也移開目光,從四周人影的間隙瞥里探出去,割開了一片天光,正好跟另一道視線撞上。
那雙黑亮的瞳仁閃了閃,泛起晶瑩柔亮的光,好像蒙上了一層淺淺的水霧。影影綽綽地,叫人分不清她的神色。
抱歉。商和用口型輕輕說道,別生氣啦。
她雙手合十朝方休眨了眨眼,睫毛輕輕顫了顫,如蝴蝶蹁躚欲飛的翅翼,在空中撲閃撲閃。
驀地一怔,方休立刻別過頭,拿手背擋住唇,掩飾似的輕咳了一聲。
有點兒可愛,他想。
誒?商和眼睜睜看著方休毫不留情地轉過頭,一臉茫然。
難道真的生氣了?
沒給她太多思考的機會,開機儀式已經開始,商和跟在晉昆身邊看他發(fā)表了一通演講,最后一齊朝桌上的香案拜了三拜。
儀式這就算是完成了——其實主要是心理作用,并不是說拜了這么兩下就真能一帆風順。
但大家都喜歡搞這一套,求個心安嘛,而且也費不了多少功夫。
從這一刻起,這部劇就算真正啟動了。
收拾好現場,眾人馬上進入了緊鑼密鼓的拍攝狀態(tài)。
該化妝的化妝,該看劇本的看劇本。
這時候晉昆又嚴肅起來,當他坐在攝像頭前——終于有了點大導演的模樣,不再像一個老派守舊的文人,迸發(fā)出了一股全新而鮮活的氣場。
無論什么時候,人在面對自己熟悉而熱愛的事物時,就像小孩看見糖,花兒遇到水,充滿了生命的蓬勃與朝氣。
第一場戲不是商和的,所以她在旁邊休息。
不過晉昆似乎有心想給她點兒挑戰(zhàn),她劇本的第一幕就是整部電影沖突最激烈的幾個片段之一。
應該說晉昆對她太有自信了嗎,真是感謝您的厚愛啊。商和無奈地想著,拿起劇本仔細研讀。
拍攝下午才開始,所以她還有準備的時間。
這段劇情講的是:當時的帝王陳恪因為忌憚聞人家,想要將聞人有蘇外嫁,以此收攏兵權。
在聽到聞人有蘇已死,當初去和親的人并不是將軍府二小姐的消息后,逐漸起了殺心。
而有蘇身為姐姐見到妹妹身死,心中悲痛,明白了權利的重要性,也知道皇帝的無情,決定先發(fā)制人。
她假扮成妹妹,按照圣旨嫁去終南王府,暗中設計將其刺殺,并和父親在朝堂上演了一出戲,讓皇帝弒兄之名傳遍天下。
皇帝失了民心后,就以清君側之名逼宮,扶新帝陳沛登基。
當時參與兵變的聞人家、秋家、望家更是以從龍之功翻身再起。
新皇在登基初期為了穩(wěn)固帝位甚至封了聞人家二女——也就是假扮成折梧的有蘇為望山夫人,位列內閣,一時間榮寵至極。
直到她的父親聞人鳴離世,新帝才真正露出爪牙。
下午商和拍攝的片段則是陳沛私下召見望山夫人,和她密談如何除掉望家二公子望舒之事。
說是談判實則更像威脅,這些年陳沛為平衡朝堂故意打壓聞人家而提拔望家。
畢竟聞人氏手中握著兵權,實在很讓帝王忌憚,陳沛只好培養(yǎng)以望家為首的文官一系讓他們彼此對抗。
再加之聞人有蘇這些年來故意遮掩鋒芒,在朝政上屢屢退讓——其實就是為了避免帝王猜忌,然而還是讓陳沛生出殺意。
此消彼長下望家的聲譽反而越來越高,而望氏之主望楚更是官拜丞相。
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讓陳沛感到很惶恐,害怕從前他逼宮陳恪的事情再一次發(fā)生。
如今聞人鳴已死,府中更是只剩一個女眷,所以他并不非常擔心。
反倒是望家聲勢越發(fā)高,朝會幾乎變成了他的一言堂,陳沛就想要先控制住望舒。
這是丞相的嫡子,也是他最寵愛的兒子,聽說望楚有心讓他接自己的班。
拿住他就相當于捏住了丞相府的命脈。
二人因這件事發(fā)生了爭吵,最后不歡而散。
聞人有蘇不是坐以待斃之人,立即私下面見了望舒,想與他商討反抗之事。
令她沒想到的是望舒竟然是元昭改頭換面而成的,原來望家是他早就安插在陳玄的一處暗子。
未曾想如今真的派上了用場。
二人相認后并沒有多么歡欣喜悅,畢竟現在的情形早就和當初不同了。
聞人有蘇要反抗不止是因為陳沛想殺她,更重要的是她身居內閣多年,參議朝政后明白了許多曾經不懂的事。
眼見著這么一個心狠手辣的帝王坐在王位上——陳沛的疑心病太重,性情古怪多變,這些年已經清算了不少朝臣。
稅賦越來越重,百姓苦不堪言,他還總想著擴張疆土,根本不考慮國祚。
她實在不放心把一國交給他。
望舒一開口就直奔主題,他想要成為天下共主,希望能得到聞人有蘇的幫助。
但二人到底政見不和,僵持不下,最后只定下一個苦肉計。
聞人有蘇假裝刺殺失敗而受傷,后稱病在府中修養(yǎng)。
實則輕裝簡行改道去了東籬,有心和東籬之主商議聯合之事。
左丘長澤在天下早有賢名,愛民如子,仁德圣明。也只有如此聞人有蘇才敢把江山社稷交付。
至于她自己為何不想稱帝?
曾經她的愿望便是征戰(zhàn)沙場、鎮(zhèn)守一方,可后來發(fā)現空有武力也無法守護自己所思所愛。
這些年來的勾心斗角,讓聞人有蘇著實有些身心俱疲,帝位真的就那么好嗎?她不覺得。
她看到的只是一份又一份沉重的期待,自律、理智、仁慈、慎言、賢德、以大局為重。
這樣的厚望她負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