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閨秀連同丫鬟嬤嬤們將莫、宋捆了起來,要求由書院司業(yè)先行審理二人。司業(yè)謝轍是當(dāng)時大儒,素來以公正著稱。朝中更有不少大小官吏為其門生,他的話本就舉足輕重,加之袁芷蘭為書院學(xué)生,又死在書院,這事由他出面也說得過去。
紀律堂本就是書院為懲戒犯錯學(xué)生而設(shè),此刻更被當(dāng)做了個小公堂使用。滿堂之上,除了一派斯文又面帶悲慟的葉清澤和滿臉呆萌的魏陵陽,阿墨一個都不認識。輕羅昨晚就被她派出去了做事,小扇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主座之上的人五十來歲,一身儒雅肅正之氣,應(yīng)該就是司業(yè)謝轍。
“宋小姐,你是我院學(xué)生,說出你是怎樣殺害袁小姐的,先生和大家都會為你求情。否則大理寺的刑訊,不是你一個閨中小姐能受得住的。”站在謝司業(yè)身邊的葉清澤開口道。
“不......不.......不是我.......”宋嘉魚被他的話嚇得渾身發(fā)抖。她雖是嫡出,但母親死的早,又被繼母所不喜,哪怕一點小錯,就會招來一頓名義上“為你好”的教訓(xùn)。她心里道,這下肯定死定了,就算袁小姐非她所殺,但女子名聲一壞,又無家族庇佑,她以后哪有什么容身之地。
“那你和袁芷蘭是否有仇怨?”
“我.......”
“袁芷蘭死的那晚,你又在哪里?誰能證明?”
“我.......”
“宋嘉魚,我們枉為同窗。是你砸袁芷蘭宮燈在先,她不過與你有些爭執(zhí),你就殺了她,好歹毒的心腸!”
“閉嘴!袁芷蘭將門虎女,宋嘉魚小胳膊小腿的,怎么殺人?”
“不是還有你這個幫兇嗎?你能混進書院,就不能混進女舍?再說,你連湖底黑龍都敢惹,還有什么不敢!”眾人憤怒道。
“我隨父親半年前才入京,書院一月休假一次,但每逢短休,宋小姐是不回家的。各位倒是告訴我,我和她如何認識,又熟悉到能一起殺人的情分?”阿墨挺直腰板,道,“就算我們串謀殺人,袁姑娘怎會不動聲息地被我所殺,女舍本就人多眼雜,我們又是怎樣將她棄尸翡翠湖?”
“讓我來回答你,”葉清澤的臉埋在陰影里,并看不清表情,他聲音悲慟道:“其一:你們不需要認識,你們只需要有一個中間人,比如,在京中經(jīng)營多年的孟家或其他什么人;其二:前日我陪司業(yè)大人、袁將軍前往大理寺,袁芷蘭的尸體上有淡淡的桂花香,應(yīng)該是落云齋的桂花釀,袁芷蘭從不吃落云齋點心,而宋小姐最愛的就是落云齋的零嘴,這點書院很多人可以證明;其三,女舍看門的婆子已經(jīng)招了,有人花了些銀子,讓她那晚亥時開一下門。待眾人入睡之后,你們再棄尸翡翠湖?!?p> 眾人議論紛紛,有嗟嘆袁芷蘭命運凄慘的,有咒罵宋、莫歹毒的,有感嘆葉先生年輕有為的。謝轍坐在主座上,面色冰冷,一言不發(fā)。
“葉先生的故事真是精彩,”阿墨鼓著掌冷笑道:“即使如此,我也有幾個故事要說與大家聽。袁芷蘭之死,我一直在想,兇手的目的是什么。直到我看到讓袁芷蘭大發(fā)脾氣的那盞碎了的宮燈?!?p> 照阿墨所說,司業(yè)大人命丫鬟將宮燈的殘骸取了過來。宮燈的四面上通常都是四副小畫,以花鳥和美人等為主。而這個宮燈,卻是兩幅不常見的小畫和兩幅奇怪的小字。其中一幅,畫的是一座廟宇,廟宇前有一口大鐘,有一個人牽著一只羊,往廟宇走去。另有一幅,畫的是一顆桃樹和李樹相依偎,那畫畫的極其細膩,如果仔細看,李樹上根上竟有幾條蟲。
“司業(yè)大人學(xué)識淵博,還請大人給大家講講這兩幅畫的典故,權(quán)當(dāng)是給小輩們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好?!卑⒛_口道。
誰也沒有注意道,陰影中,葉清澤面色一變。
“若老夫沒有看錯的話,這兩幅畫應(yīng)該畫的是羊易牛死和李代桃僵的故事。”謝轍便將兩個典故說與眾人。
這羊易牛死的典故,出自一位儒家大家的著作: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瘜υ唬骸粍t廢釁鐘輿?’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這段話說的是,一位君王坐在大殿上,看到一個人牽著一頭牛從殿下走過。王便問道:“牽著牛到哪兒去呢?”
那人回答說:“要把它拉去宰了祭鐘?!?p> 王道:“把它放了吧!我不忍心看它那種害怕可憐的樣子,它毫無罪過,卻要被殺死?!?p> 那個人便問道:“難道就廢除了祭鐘這一風(fēng)俗了嗎?”
王卻說:“這怎么可以廢除呢?就用只羊去代替它吧!”
而李代桃僵的典故,出自《樂府詩集》: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嚙樹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這首詩大意是:井邊有一株桃樹,桃樹旁邊有一株李樹,害蟲來咬桃樹的根,李樹雖然沒有遭蟲害,卻也替桃樹著急難受,以至于僵死了,桃李這樣的樹木竟能同情互愛,以身相代,而兄弟卻把手足之情忘得一干二凈。謝轍把這兩個故事講完,眾人卻是如墜云中,不知典故與案件有何關(guān)聯(lián)。
阿墨道:“司業(yè)大人的典故講完了,我這里正好也有一個故事。”
阿墨講的故事也是發(fā)生在一座書院,書院里有一對極好的朋友,一文一武,都是書院最炙手可熱的學(xué)生。在那書院的湖中,壓著一條巨龍,然龍吟之聲卻讓書院的學(xué)生們睡不好覺。一日,那學(xué)武的膽大,帶著一群人想下水會一會那傳說中的惡龍。誰知在湖邊巧遇一身蟒袍的新帝。新帝嘉獎了他們的勇氣,并承諾誰能取下龍身上的一片血鱗,便可不用參加科舉,直接登榜首,文入翰林,武封都尉。十幾個血氣方剛的少年郎在皇帝的鼓舞下一同下水,誰也沒有想到,最后活著出來并取得龍鱗的,不是塊頭最大的,也不是速度最快的,更不是什么將軍之子武學(xué)奇才,而是一位以文章見長的寒門書生。
出身貧寒卻年紀輕輕便做了書院博士,又即將成為將軍府的乘龍快婿,大家多是聽過葉先生的事跡。故事到這里,眾人心里已經(jīng)明了,阿墨故事里的書院是哪座,武生是誰,書生又是誰。
但阿墨的故事并沒有結(jié)束。那武生有一個做將軍的父親和一個九歲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