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千詩戰(zhàn)
“比什么?”
“飛花令!”
“那簡單!”
“我要你玩頂真!”
“楊婕妤,頂真是什么?”
“頂真,亦稱聯(lián)珠、蟬聯(lián),是一種修辭方法,是指上句的結尾與下句的開頭使用相同的字或詞,用以修飾兩句子的聲韻的方法。注意:使用這個方式時,毋須限制上下句的字數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點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詞?!?p> “這不是非要我們死嗎?”
“現在是生存還是死亡,全看陳天宇的了!”
“我先來!”那銀角道:“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p>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p> “來匆匆。去匆匆。短夢無憑春又空。難隨郎馬蹤。山重重。水重重。飛絮流云西復東。音書何處通。”
“通天地、細入微塵。修家國,臣忠子孝?!?p> “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p> “川口雨晴風復止,蜻蜓上下魚東西?!?p> 聽他倆斗詩可真像看諸神之戰(zhàn),真是論詩千句不嫌多,生死全看飛花令。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p>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p>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p>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p>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他們對了這么多詩了!”
“文化人的對決,我們別瞎折騰?!?p>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p> “腸……”
“你想不到了吧!”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p> “又是歸!”
“繼續(xù)!”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p>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p> “陳天守牛逼!”
“請!”陳天宇好似中華詞曲庫,將庫中的詩句全倒了出來。
那銀角算是亂了陣腳,額上全是黃豆大小的汗珠。
“你小子不錯嘛,不如我們來對對聯(lián)?”
“好!對什么聯(lián)?”
“對挽聯(lián)!”
“楊婕妤,什么是挽聯(lián)?”
“挽聯(lián),是哀悼死者、治喪祭祀時專用的對聯(lián)。它是對死人的哀悼,也是對活人的慰勉,有其社會性,也有其時代的代表性。挽聯(lián)要有真實性、不能把挽聯(lián)寫成通用聯(lián),挽聯(lián)即是辦理喪事或祭祀先人時所要用到的一種形式,其主要的作用是哀悼逝去之人,表達對逝去之人的一種敬意與懷念等?!?p> “這不明擺著讓我們替一妖怪悼念嗎?”
“對幾聯(lián)?”
“啍,五聯(lián)!”
“這妖怪知道自己要死了,還是要自尊啊!”
“那么……開始了!”
“恩澤四海?!?p> “功高九天!”
“光輝齊日月?!?p> “身影耀河山!”
“殺敵在前方?!?p> “英名留后世!”
“千秋忠烈?!?p> “百年遺芳!”
“好!那么,哥!我來陪你了!”說罷,銀角大王便一劍刺入心臟,倒在了金角身邊。
預知后事如何,且聽我下回分說,盡請收看下章《魂》

雷碧圣圣
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游戲,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得名于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行飛花令時可選用詩詞曲中的句子,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七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