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世家的枝條【求推薦票,求投資】
少林寺內(nèi)大雄寶殿,
空見、空聞、空智和空覺四大神僧做于大殿之中商討對策。
空見大師作為少林寺的方丈,深知少林之底蘊。
藏經(jīng)閣的首座,羅漢堂的首座以及后院修煉金剛伏魔圈的三渡神僧,這些戰(zhàn)力一旦放出去,橫掃江湖絕對不成問題。
但是作為少林寺是絕對不能這樣做的,首先少林寺是一個佛教門派,以信仰控制了無數(shù)的愚民,現(xiàn)在的實力足以影響朝廷官員的任命了。
若是此時還不自知,那么迎接少林的必定是朝廷對其的圍剿,而少林寺說到底也只不過是一個江湖門派,絕對扛不住朝廷的強弓勁弩。
空聞空見的意見是由他去吧!
少林寺散落在外的秘籍那還少嗎?
想來他也不會敢來捋我少林寺的胡須吧!
“方丈師兄,此事萬萬不可,那個金面無常絕對不能任由其胡作非為下去了,現(xiàn)在他手里拿著倚天劍,滅了峨眉派上下的滿門,峨眉的真?zhèn)髦皇O铝艘粋€小女子。
可見這個金面無常的心性如何了啊?
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站在所有江湖中人的對立面了,我們不如趁此機會組織江湖門派一起剿滅他!”
空智直接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見,空智屬于一個莽夫,滿腦子想的就是抹除那些不安分的因素。
這也是空智無緣方丈職位的主要原因。
空聞身后的圓真站了出來,看了一眼空智說道。
“我認為此事萬萬不可,我們針對他一個人,人家不想打了,我們拿這個金面無常一旦辦法也沒有。
我認為能夠動搖我們位置的是明教。明教現(xiàn)在起兵造反,如果起義成功那么想必我們的日子一定不會好過,
所以我建議與其針對金面無常,不如干脆先對明教下手,金面無常再強也只是一個人,而明教是一個龐大的勢力。
所以與其針對金面無常,不若我們一起來對付明教,不能因為小事而誤了我們的大業(yè)。
金面無常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攔路石頭,而明教才是我等的心腹大患?。。?!”
圓真其實就是混元霹靂手成昆,早就和朱武連環(huán)莊勾搭在了一起,雙方合作共同剿滅明教。
成昆和明教的仇恨如淵似海,怎么會讓少林寺把苗頭放在一個不知名的高手的身上。
于是成昆刻意夸大魔教的威脅,然后把所有的鍋都丟給了魔教,以此讓少林寺全力剿滅明教。
這才是成昆的最終目的,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剿滅明教。
甚至還潛伏在汝陽王府,幫助汝陽王府剿殺各大江湖勢力。
成昆無愧于倚天屠龍記最最陰險的人物。
這種做事情毫無底線,兩面三刀,隨手都會把自己隊友賣掉的人最不讓人喜歡了。
此時的四大神僧竟然都被圓真的話頭勸住了,空見最先開口。
“沒想到圓真你竟然把這局勢看得如此清楚,不錯,圓真你真的是很有慧根??!”
隨后空見雙手合十,對著空聞和空智說道。
“圓真說的不錯,明教才是我們的心腹大患,二位師弟就由你們牽頭,組織各大門派來對明教光明頂發(fā)起總攻。
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今日這血腥冤孽就由我們少林背負了?!?p> 空間能坐上少林方丈的位置大概率就是因為他這一張不知薄厚的面皮了吧!
空見作為少林方丈自然那是一錘定音,他定下了方向,其他的人自然要遵從他的命令來做事。
話分兩頭,少林寺這邊在空見的帶領(lǐng)下,開始集結(jié)武林的各大名門正派的實力,準(zhǔn)備對明教發(fā)起總攻。
另一旁的楚輕塵已經(jīng)到了海邊的渡口,他的目標(biāo)就是冰火島。
可是這個該死的渡口竟然沒有人認識那個冰火島,真該死!
不過說來也是,冰火島人跡罕至,時不時的來個火山爆發(fā),誰沒事會去哪里??!
走在了這個雖然繁榮但是處于偏僻的港口。
這個港口都是各大家族的私有港口,強弓勁弩不在少數(shù)。
看著那些水手全都是身強體壯的中年男子,列隊之間頗有章法,一看就是精通軍陣的百戰(zhàn)之士。
這些就是中原各大家族的私兵,他們出海謀奪海上的利潤。
在這些家族的眼里,他們沒有種族觀念,沒有什么民生疾苦,他們有的只是各自家族的殊榮,自己家里的富貴。
楚輕塵如此打聽周邊的事情,早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沖著楚輕塵跑來了一個穿著棕色麻布衣衫的男人,對著楚輕塵帶著幾分的恭敬。
“這位可是名震江湖的金面無常大人?我家主人對于大人很有興趣,大人可愿意與我家主人見上一面?”
楚輕塵打開了自己手里拿著的折扇,帶著幾分玩笑的說了一句。
“你們家大人的消息還真的是有夠靈通的,恐怕大元朝廷在你們的眼里都是一個笑話吧!”
這個管家裝扮的男人,似笑非笑的半躬身的在一旁假裝沒有聽見,眼神看向了楚輕塵。
楚輕塵的感知可以感覺得到,這些世家可是一點都不簡單。
在那些船只之上可是隱藏著至少十來名左右的一流高手,能有如此多的一流高手,想必超一流的高手也不在少數(shù)。
自己去見一見也不是什么壞事,世家所求的無非就是長治久安,榮華富貴,和自己的目的不沖突。
也許他們還能幫助自己一把?。。。?p> 大家都是野心家,并且都不是什么好人?。?p> 正是如此大家才有談下去的底氣,因為都是這樣的千年的狐貍,還玩什么聊齋??!
正所謂這無形的戰(zhàn)場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利益的互換才是個大勢力的常態(tài),彼此交換利益,才能達成融洽的合作。
之后在合作過程中,彼此算計,彼此背叛,換來一個彼此都滿意的成果。
人生在世圖的不就是這么一個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