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郡共十四縣,西陵、竟陵、西陽、襄、邾、轪、鄂、安陸、沙羨、蘄春、鄳、云杜、下雉、鐘武,其中富縣除西陵外,有竟陵,安陸,蘄春;其中竟陵貼近南郡江陵,本以為南郡郡守會派兵前來,結果一兵一卒也沒有,讓秦名輕而易舉的拿下,西線一下就結束了戰(zhàn)斗,楊易大喜之余,也沒有去深究原因。
柳思這邊就不如人意,東南線,本以為最難打的是蘄春,沒想到鄂縣大罵楊易是山賊土匪,妄稱世家,便全民皆兵,阻擋柳思的推進,幸虧楊易坐鎮(zhèn)西陵,從中調度,源源不斷的運輸新兵給柳思,最終告破鄂縣。
原本世家會以為楊易會感念他們忠心為國,當表揚忠誠愛國之心,沒想到楊易公布了攻城三條規(guī)定,第一條:未臨陣而投誠者,加官一級,入西翰林院學習。第二條:臨陣而降者,官秩原位,入西陵翰林院學習。;須破城者,族滅!
鄂縣只要參與了守城的人,所有世家都被抄家滅族。讓楊易大掙一筆,而這一件事一出,北方王磊本來戰(zhàn)事也很艱難,立刻就有世家投誠,內外夾擊,一下子橫掃了,西陽,轪兩個縣,和平時期這個兩個縣并沒有什么用,但只要是江夏郡化為私有,這個兩個縣北臨豫州,乃是橋頭堡,對于楊易政權現(xiàn)階段非常重要。
接著叫來了楊方與袁本初,將生意做到南郡去,看看南郡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不來援竟陵,怎么想都比較可疑。
僅僅過了一個月有余,楊易就迅速將江夏郡化為私有,其速度讓人瞠目結舌,本來荊州州牧要發(fā)兵征討楊易,不過發(fā)生了一件大事,讓他也無暇他故,因為徐州的徐孝杰稱王了!之前就號稱常勝王,但這只是號稱,而徐孝杰這一次搭建天臺,告于上天,正式稱王!
這個世界,本來就有神通,讓這個世界的人對于天是深信不疑,不但是大威震怒,各路諸侯也是驚恐不已,這代表徐孝杰確實走在很多諸侯王的前面,畢竟離帝最近的就是徐孝杰。
收到消息的楊易也是驚恐不已,不過徐孝杰大勢已成,能對付他的只有大威王朝自己了,原本只是收集一州的兵力去對付徐孝杰,現(xiàn)如今大威開始抽調荊州,青州等幾州的兵力共同去剿滅徐孝杰,相信很快就會剿滅的,楊易默默安慰自己。
楊易不知道的是,當李治世小皇帝知道徐孝杰稱王的時候,打翻了很多東西,真的感覺這一莊莊,一件件的事,像是狂風驟雨一般,讓他窒息。
整個朝廷,當他讓錢謙益回了老家之后,繼任者依然是東臨黨,雖然不是錢謙益的學生,但是行事如出一轍,甚至讓他有種感覺,整個朝廷都臭了的感覺,可是李世治還是努力的治理國家,不激進,批奏折批到深夜。
只有在沒有人的時候,他才真正想要大哭一場,李治世走的很艱幸,但也走的很堅定,心里暗暗發(fā)誓:放心吧,列祖列宗就算是粉身碎骨,我也會大威的天下持續(xù)下去,一定!
楊易在收到徐孝杰的消息之后,連夜與心腹商量,覺得時不我待,當即決定建立祭壇,禱告上天,已封列侯,當初楊易自己瞎忽悠的圣旨的都指揮使太小了,現(xiàn)在也都不說,強行號稱個將軍先用用,但是備用就是備用,所以還是的祭天封侯才行。
而且拒絕用像常勝王之類的雜牌名號,反而掙不到氣運,而是有所虧氣運,古九州楚侯,再適合不過,現(xiàn)如今他是第一個在荊州天地之內稱楚侯,上古九州的稱號會讓荊州天地氣運再一次傾斜,這一些只是世家的言傳,徐孝杰估計把世家之言當笑話,才會立一個常勝王之類的稱呼。
第二天,就在玄道子精心推薦的時間與地點建立祭壇,楊易親自去看過,的確是一個好地方,時辰也確實吉時,再怎么樣也不會得罪上天,仔細看過玄道子的青詞,發(fā)現(xiàn)玄道子的確是一個人才又會法術,不愧是玄天三子中的一位。
第三天,雖然辦的著急,但嚴格按照西陵城里郡望之家的禮儀操辦方法,即使是楊易力大無窮,也是累的夠嗆。
當楊易把青詞燒給上天,空中飄現(xiàn)大量五彩云彩,這也是荊州天地自大威統(tǒng)一以來第一次祭奠上天稱楚侯,若是將整個荊州縮小之后,可以看見大量的氣數(shù)光點,向楊易的頭上火蛇飛去,火蛇慢慢變長,化為細長,只生出兩足,馬首蛇尾,身披鱗甲,頭有須,但無角,四爪;標準蛟龍身形,但只不過是幼蛟。
這便是楊易和尤金的人主氣運不同,尤金要度化龍之劫,鯉魚躍龍門,最難的便是這龍門劫難,而楊易的劫難便是柳正明人劫,度過之后,成就幼蛟之身,再奪一郡,便可長出五爪,直到荊州全部獲取便可成就真正蛟龍之像,可號稱楚國公。
像尤金直接一步到位,劫難不多才怪,龍氣潛移默化,人主氣運穩(wěn)扎穩(wěn)打,最無可解之法。
亂世多艱難,像江夏郡一郡養(yǎng)十萬脫產兵也是沒有問題了,可是朝廷最多只養(yǎng)了一萬的脫產士兵,劉明手下的兵都是靠他自己募的,守城兵靠不住,才會在軍事上處于被動,這個其中的貓膩,只有東臨黨才知道,錢都進了哪里去。
現(xiàn)如今楊易當家做主,自然不會讓錢的使用效率那么低,小吏的問題要盡快解決,俗話說閻王好過,小鬼難纏,一些惡吏讓無數(shù)百姓破家,有些吏甚至已經(jīng)把幾百年后的稅都征收完了,不然也不會流民遍地,真的以為世家能讓時局敗壞如斯么。
楊易的前世劉青,曾經(jīng)有一個時代,鬧革命,結果鬧來鬧去,頭頂上面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可管牢獄的沒換,收稅的也沒有換,他們權力雖小,破家本事卻點滿了,換湯不換藥,結果百姓們看不到革命的好處,自然就不會去支持革命。
楊易的統(tǒng)治要想穩(wěn)固,吏官是重中之重。楊易暗下決心,需要馬上進行清洗吏官,也方便他直接空降官員,至少要洗去三分之二吏官,還可以再獲取錢財與民心,一舉數(shù)得!
“顧先生,你馬上起草一篇文章,說吏官害人,勾結水匪尤金,謀害鄉(xiāng)里,謊稱稅收多立,今到了撥亂反正的地步,歡迎各位鄉(xiāng)親積極舉報。”
顧長生當然不會反對此事,他的經(jīng)歷頗慘也和吏官有關,他敏銳的感覺到這一次清洗,是一個重大舉措,不過他提出了一個新的的問題:就是冒然拔出這么多吏官,如此大的空缺,如何補之?
楊易神秘一笑,忽一提:“之前大戰(zhàn),有很多傷兵,有些缺胳膊,有些少腿,他們?yōu)槲覘罴臆娏⑦^功,我自然不會虧待,讓他們去補里正,鄉(xiāng)尋,稅官的位置?!?p> 希望他們能理解我冷漠的溫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