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萬物,三皇五帝,玄色其冠,龍張其服,
天地復明,處治萬物,山海謳歌,蔭福九州?!?p> ……
“咔咔咔……”
一座錐形草頂,木框結(jié)構(gòu),草泥堆砌的逼仄窩棚里,一處土石堆砌的小灶臺前,有兩塊堅硬的灰黑色巖石被人不停用力的撞擊敲打,噴出一簇簇金黃色的高溫火花。
灶臺里一堆干草在火花的不停沖擊下,開始漸漸變黑冒煙,“呼”,終于火光乍現(xiàn),燃燒了起來。
一個身穿黑乎乎獸皮衣服,腳上綁縛著一雙粗笨干草鞋的瘦弱青年,長吐了一口氣,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有些無奈的自語起來:
“這個時代的燧石取火,太費勁了,這要是有個打火機該有多幸福?!?p> 念頭一起,青年有些感傷,“自己的穿越實在有些倒霉,竟然來到了原始社會,山海時代。”
沒錯,這里就是一個穿越后的異世界。
類似于山海經(jīng)的盤古大陸。
三皇五帝末期的帝舜時代,天下九州。
中原帝畿之外有五服,五服之內(nèi)設九州。
所謂五服就是五個專為中央帝畿提供糧食賦稅的五環(huán)服務區(qū)。
這個劃分就是把九州變五環(huán),把天下變自家,都要圍著中央一帝俯首稱臣,后來就是當牛做馬,要自稱奴才了。
從里到外依次分為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
越往里,越靠近中央帝畿,居住的氏族部落的地位越高,實力也更加強大,一般皆為卿大夫、伯爵、諸侯之所在。
而越往外,越不受重視,多為混亂渾噩的蠻荒之地。
也是中央帝畿流放兇惡氏族的地方,比如被有虞氏帝舜流放三危的三苗,還有同病相憐,被流放于幽州的共工氏。
每服間距五百里左右,從中央帝畿到最外環(huán)的荒服距離大概兩千五百里左右。
至于說再往外的荒服之外,多為人跡罕至的上古大荒,盤踞著數(shù)不勝數(shù)的上古兇獸和魑魅魍魎,人跡罕至。
總之這是一個未知的神秘世界,雖然與正史也有些相似,但其實史書上也沒有留下多少明確記載。
而五服之地如今已被洪水浸泡,分成了九個大島子,所以,受命于帝舜的大禹,在治水時,才把天下分成了九州。
州,島也!
……
青年名叫風云,所在氏族部落名為匏瓠(páo hù,葫蘆的意思),風姓。
伏羲氏之苗裔,羲和氏之支族,匏瓠氏。
匏瓠氏本是居住于黃河中下游一帶,和雍州境內(nèi)羲和氏族其他支族生活在一起的小氏族。
因為陶唐氏帝堯時天降洪水,平原被淹,匏瓠氏和其他氏族一樣紛紛逃往高地而居。
但匏瓠氏族原本弱小,不足千人,無法在祖居之地競爭到一塊肥沃宜居的山頭高地,只能一路北遷,遠避洪水和兇悍的大氏族,最終定居在山海世界,幽州東北,荒服之中的不咸山腳下。
當然上述這些情況有一些不是穿越后這具瘦弱身體的原本記憶,這具身體他已經(jīng)無力吐槽,簡直是白紙一張,弱雞一個。
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穿越后的幾天里,根據(jù)一些部落族老的說法和穿越前的一些知識儲備自行腦補而得。
至于對不對,只能日后慢慢驗證了。
而當務之急,他需要僅僅依靠這具一窮二黑三瘦弱的新身體,慢慢謀生了。
……
“啪啪啪……”
火光漸大,灶臺里的干草已經(jīng)引燃了堆在上層的干樹枝,等到干樹枝完全燃起后,堆在最上面的一些大木塊才能燃燒起來。
灶臺上面架著一口熏的發(fā)黑的陶土釜,就是一種原始的鍋具,摸樣還算圓,但不太大。
太大了,也不容易用陶土制作。
鍋里面已經(jīng)加上了水,風云正在一旁用一個大葫蘆瓢,仔細地淘洗一些金黃色的粟米。
粟米就是后世的小米,算是山海先民們最早馴服的一種農(nóng)作物。
是黃河一帶,北方之地主要的糧食作物,各氏族部落都廣泛種植。
不過,這個時代的剝殼技術十分原始落后,粟米里常常伴有許多的殼皮和一些細小的土沙,不提前挑出來,就會咯牙。
其實即使每次都賣力挑揀,還是會有一些漏掉的細小沙礫落入鍋中,不過,風云還是在努力挑揀,他實在不喜歡那種咀嚼沙礫的牙疼感覺。
真要是哪天咯壞了牙齒,那才是追悔莫及的大事故,要知道原始社會可沒有牙醫(yī)鑲牙。
倒進粟米后,風云又洗切了一些野菜,等到粟米煮熟后,放進野菜,做成粟米野菜粥。
除此之外,沒油沒鹽,一點調(diào)料或者肉葷也無。
只有一把辛辣的卵蒜,就著吃,勉強增加一些食欲和滋味。
此時,已經(jīng)開春,這種野菜在不咸山一帶,漫山遍野的生長,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賜寶物。
“這樣不行,必須弄點鹽回來?!?p> 剛穿越的前幾天家里還有一些碎小的粗鹽塊,不過很快就吃完了,這幾日,他一直都沒鹽吃,不但口淡無比,而且整個人都感覺虛脫脫的沒有力氣。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要改變現(xiàn)狀。我一個現(xiàn)代人不在這里搞點現(xiàn)代化建設,那還叫現(xiàn)代人嗎?”
飯后,風云用草木灰頗為仔細地凈了一遍牙齒,離開窩棚,走出部落。
……
此時,日頭已起,晨曦的暖陽越過連綿不絕的皚皚雪峰,撲撒進了這片大荒之地的不咸山山野之間。
在一片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山澗之中,一條冰雪融化后形成的潺潺溪流,水勢越聚越大,一路翻山越嶺,順勢而下。
流經(jīng)風云置身的這處百十間,由低矮的草木泥屋結(jié)成的原始部落。
部落寬大的防護環(huán)壕之內(nèi),有許多錐形草頂,木框結(jié)構(gòu),草泥堆砌的逼仄窩棚,而這種四壁干草泥,屋里直接是一個大土坑的錐頂窩棚,被后世尊稱為半穴式房屋。
算是北方一帶,新石器中期左右的偉大發(fā)明,經(jīng)典建筑。但是,和靠近部落中心處的幾座方形的寬敞連屋相比,已經(jīng)十分落后。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新石器末期的銅石時代,甚至有些大氏族,早已經(jīng)進入銅器時代了。
而那種新時代的大房子在整個氏族部落里,也沒有幾間。
那是族長,巫師和氏族里最強大的幾個部落戰(zhàn)士的居所,一間房屋就有十幾間半穴式的窩棚大小,容得下一家十幾口。
里面不禁地勢平坦,設有草甸獸皮睡塌,而且,整個房屋的采光和透氣性能都很良好,就是儲存糧食的地窖,用陶罐埋葬死嬰的家族墓室,還有取暖做飯的原始土灶也一應俱全。
想到這里,風云有些搖頭苦笑起來。
“自己真是穿越穿傻了,一個二十一世紀的現(xiàn)代人,竟然開始羨慕起原始社會的大別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