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經(jīng)略

第39章 王展

經(jīng)略 青衣校尉 2134 2020-02-05 23:15:17

  王展,現(xiàn)年不過三十歲。

  寧王楊淮最開始在高陽軍時,王展不過是其收下一個普通的戰(zhàn)兵,除了身材魁梧作戰(zhàn)驍勇之外,也沒有其他的特長。

  但高陽軍坐鎮(zhèn)周燕兩國的最前線,周燕兩國一旦開戰(zhàn),高陽軍便首當其沖。而就算兩個之間沒有大戰(zhàn),平日也少不了和燕軍會有沖突。

  所以高陽軍中,似王展這等悍勇的戰(zhàn)兵,也是不計其數(shù),便是在寧王楊淮手下,也并不出眾。

  寧王楊淮在高陽軍時,或許和這王展有過接觸,但真要說上了寧王楊淮的心,卻也沒有。

  故而寧王楊淮聰高陽軍調(diào)任乾寧軍是,當初許多的楊淮心腹都被一起調(diào)走,但王展卻還留在了高陽軍中。

  不過,雖然并不為寧王重視,不過卻也總算是寧王舊部,故而不過數(shù)年,也逐漸從如同戰(zhàn)兵被提到了隊正的位置上。

  區(qū)區(qū)隊正,手下不過管著數(shù)十人,在高官權(quán)貴看來,不過是微末小官,根本不算什么。不過,放在普通軍需眼中,便是帽子逾越的鴻溝,許多老兵在軍營之中打拼一輩子,也未必能到這一步。

  當然,若是恰好碰到大戰(zhàn),可以斬首立功而不死,或許稍微要容易一點,不過那也是拿命來換。

  王展長的魁梧兇悍,但實際上卻是知恩念主之人,而且人也知足,明白自己能夠成為隊正,全是因為寧王的關(guān)系。

  雖然寧王可能早已經(jīng)不記得有他這么一號人物了,也沒有直接給他幫助,但他也依舊記著寧王的恩德,總是想著,有朝一日,或許還能夠報答。

  似王展這般人物,其實應當會安分守己,不應該參與進軍變之亂中。

  只是,軍變之前,軍中謠言四起,有說寧王已經(jīng)失了寵的,有說寧王受了太子陷害,甚至還有說寧王已經(jīng)遇刺身死了的,總之是各種謠言應有盡有。

  王展本就有為寧王效死之心,聽了這些謠言消息,又是驚惶,又是激憤,又是迷惘,心正亂時,再被有心人一挑撥,當下就做出沖動的事來。

  等到王展冷靜下來,回過神,卻發(fā)現(xiàn)大錯已經(jīng)鑄成,手上已然沾了同袍的血,攻占了軍需倉庫,算是真的回不了頭了。

  一時心中有驚懼,有懊惱,有悔恨,但也都無濟于事了,為了自己以及跟隨他的一干弟兄們的生路,雖然明知前途渺茫,也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當時王展聽從了胡讓的建議,以天字一號倉庫中堆積如山的軍資為要挾,想要為自己也為眾人,謀求一條生路。

  但這已經(jīng)算是軍變謀反,其罪通天,石堡城的守將已然是不敢答應什么。不過倉庫之中的軍卒物資也是緊要,石堡城守將倒也不敢刺激王展等人,于是只能一邊快馬上報,尋求指示,一面和王展等人虛與委蛇,拖延時間。

  這一來二去,幾天時間很快過去。

  朝廷的旨意還沒有下來,倒是燕軍的兵鋒卻已經(jīng)先行南下。

  最先進入周國境內(nèi)的是燕國的靖南軍,總數(shù)有兩萬人,乃是燕軍精銳,也是燕國對周作戰(zhàn)的主力。

  這兩萬靖南軍南下之后,掃清了周軍在兩國邊境上布置的用以監(jiān)視警戒的據(jù)點,然后便直撲石堡城而來。

  若是按照燕軍以往的套路,燕軍兵鋒抵達石堡城下之后,無非也就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是強攻,要么是圍困。

  石堡城雖然只有兩千的守軍,倒是因為城防高大而堅固,若是要強攻,依著往次的經(jīng)驗,即便有將兩萬靖南軍全部投入進去,也也還能成功。

  而若是圍困的話,也需要留下四五千的兵馬,才能確保大軍后路的安全。

  不過這一回,燕軍的策略似乎有些變化。

  兩萬靖南軍南下之后,抵達了石堡城下,并沒有圍攻,卻只留下了兩千人,守在了石堡城外,其余大軍便又接著南下去了。

  城中守軍雖然也就只有兩千余人,說起來和燕軍留下的軍隊人數(shù)相當。

  若是正面對戰(zhàn),或許沒有問題,但想要僅憑這兩千人,就像將占據(jù)地利之便的周軍給徹底封鎖,那是不可能。

  這一點,燕軍和周軍打了幾十年的交道,不可能不清楚。

  可既然清楚,又為什么要這么做?

  石堡城中,名為高君謙的周軍守將現(xiàn)在城頭之上,看著遠處燕軍的行動,心思不由得陰沉起來。

  若是放在平時,燕軍既然敢輕視他們石堡城,那他就敢給他們一個教訓,正面沖殺雖然困難,但派出一個兩個百人隊潛出城堡,去劫殺燕軍的后勤糧隊還不是問題。

  可是眼下,他卻有苦難言。

  大敵當前,本該是同心協(xié)力應對敵軍的時候,可眼下他們自己確實內(nèi)部生亂。

  倉庫還被占據(jù),內(nèi)敵尚未肅清,石堡城內(nèi)有著這么大的一個隱患,他又怎么敢放心去主動出擊?

  莫非燕軍之所以只留下了兩千余人盯住石堡城,正是因為知曉了城內(nèi)情形?

  一想到此處,高君謙對于占據(jù)倉庫的王展等亂軍就更加怨恨起來,恨不能殺之而后快。

  ……

  石堡城守將高君謙現(xiàn)在墻頭,看著城下燕軍的時候,天字一號倉庫內(nèi),被困死了的王展也是的事了燕軍圍城的消息,心中的悔恨之意一時就是更加強烈。

  他雖然有為寧王效死的勇氣和心理準備,但這也只是出于自己的感恩之心。

  但若是要因此而背叛周國,王展卻也難以接受。

  周燕兩國,雖然還稱不上世敵,但相互之間畢竟打了有幾十年了,兩國之間的仇怨早已經(jīng)不可化解。

  在周國的其他地方,對燕國或許還沒有那種刻骨的仇恨,倒是在周燕邊境之地,對燕軍的仇恨,確實恐怕比世敵還要深刻。

  王展便是邊地出身,自小就對燕國沒什么好印象,在他看來,燕國才是他們所有人的大敵。

  此刻燕軍既然都已經(jīng)打到眼前了,那他們那點內(nèi)部的爭執(zhí),就也根本不算什么了。

  如此猶豫了許久,王展終于下定了決心,卻是首先和胡讓商量起來:“我們跟朝廷提出的條件,一時怕是不會被接受。而朝廷若真不接受,那對我們而言,便是徹底的死路。不過,眼下燕軍南下,倒是給了我們一個回頭的機會,我的意思是,以共同抵御燕軍的名義,和高君謙談和,以眼下形勢,他未必不會答應,胡兄,你看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