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似乎已經成了大多數家長對自家孩子最常說的話,在他們看來,那些孩子大概是所謂的聽話的孩子,順著父母的想法做了選擇,未來或許真的會過上他們認為的穩(wěn)定的生活。
但他們大概沒想過,那些孩子大多也只是被逼無奈,畢竟總得有些方法,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爭取時間,至少我身邊的朋友們大多如此。
朋友圈里,關于這事兒的抱怨從來都不少,前幾天的考試之后又愈發(fā)多了。在長輩的眼中,那似乎還是他們以為的他們那個年代的樣子,有了它,就等于擁有了以后的生活。
但那都只是存在于他們記憶里的事,我們面對的,早已經不是他們那個復雜但也簡單的時代了。
有人說,記憶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尤其在眼下的生活不那么順心的時候,似乎會越發(fā)的懷念曾經的那些日子。
幾個剛從這場考試回來的朋友都說這次又是重在參與,準備的永遠都沒有考的多。
這倒都是如此,寫完卷子之前沒有誰能說自己勝券在握。
仔細想來,她們也都為這事兒努力了幾年,從大四開始到現在,我執(zhí)著了多久,她們也就執(zhí)著了多久。
記得舍長那時一心就想做老師,學校的招聘會也只對相關的職位感興趣,考研更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教育學,雖然最終失之交臂,但她也一直在用另一種方式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前幾天聊起來,她似乎已經全然放棄了這個選擇,她說那大概是注定與她無緣的事。
但有緣無緣的說到底還得看自己,她也說了,現在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畢竟她現下的工作也不是長久之計,眼看著就到了時限。
她總說,很懷念在學校的那些日子,不用太過擔心以后要做什么,每天的煩惱也僅限于學生都會有的考試或者是小矛盾。
她也說,那時候要是有現在的一半努力,我們大概都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或許吧,但也許這幾年的波折會是我們以后回頭看時的美好回憶也說不定,畢竟,追逐自己喜歡的夢想的每一天都是最幸福的。
最近又和彼時從小學到高中都在鄰班的同學聊了聊,她似乎也對現在的生活有了些厭倦,和我說她不想做現在的工作了。
問了問原因,她回答得很簡單,沒時間看書學習。
那是當然的,很多曾經的研友興致勃勃的選擇先工作著再繼續(xù)考研,大多沒堅持過兩個月就放棄了,原因也都一樣,沒時間學。
說起來,上一次和她一起吃飯時她確實說過,后悔大四時沒去考研,現下想考卻抽不出時間。
她也是難得的對于考研的目的和我有同樣的看法的人,不過看起來,她對這事兒還沒有做出最終的決定。
但想來不久之后她應當也會遵從自己內心的決定,她自己也說了,她現在也只是那么混著時間而已。
她說,只是沒想好后路。
相比之下,我倒覺得有一個能讓自己無論如何也想要堅持的夢想并不是什么壞事,反倒能讓自己在迷茫時有個方向。
有人說,那些黑暗的痛苦的記憶,留著只會讓自己更加傷感,但對我們這樣的人來說,這些頂著巨大壓力的日子,應該會是將來最珍貴的回憶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