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太守府~
“嘻嘻!老爺!沒想到咱們的兒子自從痊愈后,如此的優(yōu)秀,都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太守夫人劉夫人司馬氏,反復看著手里的絲絹歡喜說道。
劉夫人手中的絲絹,是剛剛收自來自荊州的信件,那是兒子劉烈最近的信件。
劉勛也是捋著胡須笑道:“是啊,小兒因病得福,福緣深厚啊!”
劉烈大病痊愈,以一身文采迅速蜚聲天下。這一年來,更是作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流傳于世。
不過最令劉勛夫婦開懷欣慰的是,劉烈長大了,知道處理自己的終身大事了。劉烈此次來信,主要是向父母稟告自己與荊襄豪門黃家的姻親之事。
愛不釋手的撫摸手中絲絹,劉夫人眼中柔情無限,輕聲嘆息道:“老爺你說,咱們的兒子如今是不是高了一點,壯碩了一點,更加帥氣了一點?”
劉循知道夫人思兒心切,笑道:“那是自然,烈兒去荊州一年多了,自然長高了不少。不過夫人,烈兒再過一兩年便回來了,不必如此!我劉家男兒,自該頂天立地,志在四方!”
劉循不說還好,一說卻是讓劉夫人潸然垂淚。大病之前的兒子,是廬江有名的紈绔子弟,不但不學無術,更是經(jīng)常惹禍,讓劉勛夫婦操碎了心。
又誰知道,大病痊愈的劉烈不僅文采風流聞名于世,更那孝順體貼入微。如同換了一個人一般轉性,讓夫婦二人大敢欣慰。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子嗣建立一番事業(yè)?而如今的劉烈,有了這份心思,更有這份能力了。
想了想,劉勛輕輕一拍夫人酥肩道:“待烈兒回來,待他成人之后,吾便將這太守之位授之!以他的能力和荊襄人脈的支持,相必比我這個父親做的更好!”
劉夫人卻是嚇了一跳!
忙說道:“老爺!烈兒尚且年幼,閱歷有限。他肩上擔負得起這份責任嗎?還有,太守之職,從來都是朝廷直接任命,行得通嗎?”
“朝廷?”
劉勛冷笑道:“如今皇室衰微,連小皇帝都被董卓掌控,連自保能力都沒有,哪來的朝廷?”
再次冷笑幾聲,劉勛又說道:“再說了,董卓篡國不占大義,他反而需要依仗天下諸侯的支持。吾所料不差的話,吾向烈兒禪讓廬江郡守一職,董賊必定支持!”
劉勛是平庸不假,但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作為一代封疆大吏,這點政治眼界還是有的。曾經(jīng),劉勛也不敢如此想,但自從兒子強勢崛起之后,這份心思就日益堅定。
在亂世,沒有自己的一番勢力和基業(yè),何以存身?
劉夫人緊皺柳眉,思忖半晌,還是憂慮道:“雖是如此,但烈兒年幼,又如何能當擔得起一郡的重任吖?”
手指點點夫人,劉勛哈哈大笑道:“夫人你啊你??!烈兒西去荊襄,難道就僅僅是去游歷學習?”
劉烈西去荊襄鹿門,劉夫人看不出其中的深意,作為在官場混了二十多年的劉勛又怎會看不出?
想不通,也想不透,劉夫人泄氣說道:“你們男人的事情,奴家想不明白,也不想想。你們看著辦吧!”
“正當如此!”
劉勛笑道:“今逢亂世,男兒當建立自己的基業(yè)。不然,何以存身立命?”
但劉勛同樣明白,自己這個曾經(jīng)的紈绔子弟,心中那隱藏的野心!不過劉勛并不在意。
男兒在世,就當建立自己的千秋功業(yè),闖出一方天地。高祖血脈,在亂世豈能庸庸碌碌一生?
在遠在廬江父母不同心思的時候,此時的劉烈已經(jīng)與龐統(tǒng)徐庶諸葛孔明以及黃月英一道,在侍衛(wèi)的護衛(wèi)下一行百余人浩浩蕩蕩向潁川而去。
只不過,除了龐統(tǒng)徐庶黃月英這些交情最好的老面孔外,此番北上潁川,隊伍里多了臥龍諸葛和馬良。
諸葛孔明,作為鹿門四杰之首,此行赴潁川不意外。馬氏五常,白馬最良。馬良乃荊州義縣人氏,是荊襄世家。至此鹿門四杰聚齊,也顯示出龐德公他們對此次南北兩地文會的看重。
諸葛孔明作為四杰學長,已經(jīng)不處于被言傳身教的時期。在南陽隆重獨自居住,一年到頭在鹿門呆不了幾天。此次鹿門組團,諸葛這才回鹿門。所以,劉烈和諸葛交往不多,而交情也是不深。
只不過,遇到諸葛時,劉烈總會一陣心虛。畢竟自己可是挖了他的墻角,搶了他的老婆。如果讓這位蜚聲后世的一代鬼才知道自己搶了原本屬于他的老婆,臥龍先生會不會搖晃著那把標志性羽扇怒發(fā)沖冠,或者沖冠一怒為紅顏?
馬氏五常,白馬最良的馬良,日常一般呆在義縣,很少出現(xiàn)在鹿門。馬良被自己的家族,內(nèi)定為下一任家長。以至于,劉烈和馬良見面的次數(shù)也是不多。至于交情,也是淡如水!
但這些,劉烈卻是知道。憑借自己源自后世先知先覺的優(yōu)勢,此番南北文會自己注定會異軍突起,注定會名聞天下。
而諸葛與馬良對自己的感知,也同時會進入新的境界。同時,只憑這一年多自己妖孽的表現(xiàn),劉烈不相信這二人對自己的感官不重視。此時他們尚未表露出來,只是他們或許在斟酌考慮,又或者,自己不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主公...
半月后,他們到達目的地:潁川書院:
赫赫有名的潁川書院,沒有高大的圍墻,沒有燙金的匾額,沒有黃銅的獸面門環(huán),低矮的圍墻刷得雪白,一扉顯然年深日久的木門開啟著,正門的上方掛著一塊黑漆紅字木匾,上面書著大大的四個字:潁川書院,落款:水鏡先生。字體遒勁有力,紅與黑相映,紅如鮮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沉穩(wěn)而凝重。
進入大門,走過青石板路,正對著是一間大屋,屋宇方正,青磚砌就,上有雕花瓦當,屋中央是一個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懸著孔夫子的畫像,黃銅香爐中插著幾枝香,裊裊香煙緩緩上升,浙浙散開,穿過旁門,就是讀書的地方,矮幾上滿滿都是書卷,坐墊分散四周,造型精美的古琴擺放一邊,輕輕撥弄一下琴弦,音色圓潤清脆。
駐立在書院大院中,看著那蕓蕓學子,劉烈心神卻是穿過前世今生的時空呢喃道:“潁川書院,吾來也!”
隨著自己即將在這里的粉墨登場,也即將結識那些在后世留下濃墨重彩的傳奇人物那:荀彧,荀攸,郭嘉,戲廣志,程群,劉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