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的生活也在發(fā)生著改變,尤其是自己的性格。
年幼時,不經(jīng)常外出走動,以至于自己自卑、膽怯、恐懼。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試圖去改變這一切,于是靦腆的小男孩兒也漸漸開朗起來。
長大了,讀的書也多了,隨著知識的豐富,想法也多了。而與父母之間的距離仿佛也在漸漸拉大,彼此互不了解,猶如陌生人。
每當(dāng)自己作出一個決定,總是想得到父母的肯定與支持。一旦被反對,便會耐不住性子,亂發(fā)脾氣。
父母是愛自己孩子的,對他們給予最大的包容。倘若你在外面大吵大鬧,幾人會忍讓?
所以經(jīng)歷了這些之后,自己開始陷入沉思,為什么自己不能做到和父母好好說話?
我漸漸找到了答案,但并不完全。
個人覺得有如下原因:
第一,思想層次不同。
你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交往范圍不同,這些便決定了各自的視野與思維廣度。
第二,自己缺乏和父母的溝通。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已是這世上最大的恩賜。人生一世,著實不易,豈可虛度?
我們?yōu)榱俗非笞约合胍囊磺?,往往忘乎所以,甚至忽略了父母。漸漸彼此之間如此陌生,隔閡重重。
我個人建議要時常與父母溝通,彼此互相關(guān)注對方的生活,了解思想動態(tài),這樣才有助于家庭的和諧與穩(wěn)定。
第三,常常自己為是,甚至輕視父母。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豐富,年輕人都會有一股拼勁兒,有自己的雄心壯志。有些時候,不懂得把握好一個度,往往剛愎自用,甚至曾一度以為自己天下無敵,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放在眼里。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自以為是如這般,還有誰會和他來往呢?
第四,過于浮躁,不求甚解,急功近利。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信息化發(fā)展,讓人不得不緊跟時代步伐。生活節(jié)奏加快,壓力變大,對個人要求的提高,一時讓人無法接受,但不得不去適應(yīng)環(huán)境。
由此,為了提高自己,過于盲目,甚至取得一點兒成績便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個人建議,無論社會怎樣發(fā)展,都要為自己定位。而后努力學(xué)習(xí),打好基礎(chǔ),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lǐng),這樣才能經(jīng)得起大浪淘沙。
任生活節(jié)奏加快,我依舊有自己的風(fēng)格與規(guī)律,不會盲目,也不會迷茫。只有這樣才能經(jīng)營好自己,經(jīng)營好家庭,為孩子們樹立好榜樣。
好好說話,并非是懦弱無能,而是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因此一個人必須時刻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和父母好好說話,和朋友耐心交談,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也更有趣味。
從今天起,你好好說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