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號,工資卡里錢到賬,姜海風約上肖雅去享受一頓。周末的大街人來人往,夏都的商場好像一天有48小時,而48小時都不關(guān)門,里面從來不少顧客,到了吃飯的時間,商場里每一家館子的隊伍排得老長,比讀書時飯點食堂吃飯的人都多。她和肖雅兩人吃完飯在商場的人潮人海中穿梭了一會,架不住那么多人,只能商量著找一家飲品店歇歇腳。在去哪里歇腳的問題上,兩人發(fā)生了分歧,姜海風想去稍微遠一點的咖啡店,圖個人少清凈,但肖雅明顯不愿意多走,執(zhí)意要去旁邊的冰淇淋店,看著沒精打采的朋友,姜海風妥協(xié)了,就去冰淇淋店吧,結(jié)果肖雅看到對面一家糖水鋪,馬上改了主意,去喝糖水,兩人坐下來喘了幾口氣,開始聊購物。姜海風覺得商場里的衣服都挺好看的,就是貴。肖雅笑了,說衣服款式都一個樣,還賣得老貴,不值得購買。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姜海風覺得市面上的東西越來越貴。一件短袖T恤買到上百,一條褲子不下三五百,一個包包打了折也接近千把塊,就是爛大街的墨鏡,手里沒個幾百,都拿不下來。商場人來人往,有的是愿意為商品買單的人,商場到了周末就各種打折促銷,肖雅說,其實價格和平時差得不大,就是搞個噱頭,比方剛才兩人看到的一款連衣裙,周四時掛牌價1280元、標價880元,到了周六掛牌價是1280元打七折便宜不了多少,還不如在網(wǎng)上買了。在讀書時,姜海風并不知道什么時網(wǎng)購,也沒有什么平臺賬號,宿舍里的女生會網(wǎng)購一些漂亮的衣服,商品到貨后會拉著姜海風要評價。女生長得清秀挺拔,穿什么都好看,眼光也不錯,挑的東西自然也不錯,女生常常就很開心地把東西照單全收了。到了畢業(yè)那年,姜海風在這個女生的幫助下注冊了網(wǎng)購賬戶,買了一件衣服,比商場的便宜了二十塊,結(jié)果到貨試穿了一下感覺不對,細節(jié)部分和實體店的差別大了,一看商標,實體店里的是“OIO”,自己購入的這件是“OLO”,店家也不愿意退款,能穿,姜海風就沒折騰下去,但第一次網(wǎng)購這不好的體驗給她帶來陰影,買衣服褲子還是喜歡去實體店,但很少在商場的專賣店買衣服,因為太貴,她和肖雅逛商場能光顧的,除了連鎖品牌服裝店,就是飯館。商場里不少人似乎也是這樣,餐飲層的食客永遠要比服裝百貨部門的人數(shù)多,帶動商場客流的不是奢侈品店,不是專賣店,而是那些針頭線腦的餐飲業(yè)。肖雅和姜海風看著熙來攘往的人長輸一口氣。肖雅打量了一下姜海風,問:“小妮子最近談戀愛啦?”
“沒有,”姜海風立馬說,“談什么戀愛啊,男人都沒得。”
肖雅笑了,沒再追問,只是說:“都不知道你愛喝咖啡,我喝了那東西,睡不著,但整個腦袋是蒙的,不太敢喝。”
嗨,原來是咖啡店這事,姜海風點點頭:“確實,我晚上也不敢喝,休息不好,那東西就適合午休時喝喝?!?p> “哦,是這樣嗎?我看方寧的社交圈里不是曬著一些咖啡豆么?還以為你們倆都愛喝?!毙ぱ耪媸悄芟绿?。聽到方寧這個名字,姜海風笑了笑,說:“那咖啡廳還是他們家開的好了。我跟他沒什么聯(lián)系。”
肖雅還是不經(jīng)意但步步為營地問:“對了,你那個大叔怎么樣?看你們關(guān)系挺好的?!?p> “女人,原來問半天是這事啊,真是的。跟他挺好的?!苯oL漫不經(jīng)心地說,但和閨蜜一起討論異性這個場景似曾相識。肖雅聽了,什么都沒說。
姜海風等了一會,接著說:“我喜歡他,但沒有表白,也不知道人家喜不喜歡我。”
肖雅看著朋友,又無奈又心疼:“妹妹,人家不喜歡你干嘛要花時間陪著你?你要喜歡人家就跟人在一起啊,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都有個長遠打算,咱這個年紀,房產(chǎn)家庭的都該為自己打算了?!币娊oL不說話,肖雅放緩了語氣繼續(xù)說:“海風,我知道你的性格要強、自尊,但社會上你一個人單打獨斗不行,感情的事情也是,既然彼此喜歡了,就不要考慮那么多外在的東西,大叔他再優(yōu)秀,也得找個對象不是?”
“他就是很優(yōu)秀,所以不可能找我?!苯oL冷靜地說。
“是有訂婚?門當戶對的訂婚?天,這個人太爛了吧。”肖雅一拍腦袋。
“應(yīng)該沒有?!钡玫酱饛?fù),肖雅又問:“那是有女朋友了,腳踏兩只船?男的有錢就變壞,又要貌美如花,又要知性柔順?!?p> 聽到這話,姜海風噗嗤一下笑了:“我是喜歡他,但也沒打算跟他在一起啊,自己沒有獨立的工作,到時候他發(fā)展好了甩下我都不帶問一句的?!?p> “你好要強,不過也對?!毙ぱ劈c點頭,她想起方寧。
聊到這里,兩人就開始焦慮了,肖雅回國后在一家研究機構(gòu)工作,和姜海風相比輕松一些,沒有朝九晚五的工作日程,但每天的活兒不少,不是參加會議就是撰寫報告,雖然她社交能力很強,但長期在一個圈子里對著同樣的人,難免厭倦,在姜海風看來,肖雅是那種能闖大風大浪,在市場上游刃有余的人,現(xiàn)在這份工作多少有點壓抑她,肖雅自己則想著要更自在一些,遠離文山會海,真正到市場和一線去。她看姜海風的工作也是這樣,相比較于寫稿子,在研究部門的姜海風簡直就是浪費時間,這孩子選擇這個專業(yè)多少是因為理想,當年勸她讀研學法律,她死活不變,說是要作社會的執(zhí)筆人之一,現(xiàn)在好了,離開了報社的業(yè)務(wù)部門,從公關(guān)到辦公室,所接觸的社會也就是辦公室那點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