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虛的內(nèi)務部總管低頭不語,同時對身邊的同僚使了個眼色。
旁邊那人心領神會,替李忠開脫道:“陛下,李大人一時口誤實屬不該,但他的本意卻是一心為陛下和黎民考慮。據(jù)臣所知,神宮在黎國口碑甚好,不僅每月按時繳納稅賦,且時常接濟貧苦百姓。以臣之見,我夏國大可效仿黎國,允許神宮商鋪入駐,如此一來,朝廷、百姓、神宮三方受益,臣郭謙斗膽替民請命,請陛下恩準!”
郭謙剛剛說完,馬上就有四五人上前幫腔。
“臣黎松附議!”
“臣韓志附議!”
“臣柳文才附議!”
薛凌山凝目望向殿內(nèi)大臣,朗聲道:“還有誰附議的嗎?”
眾位大臣紛紛低下頭來,不敢看皇帝的眼睛。
“既然無人附議,那朕便來說說這件事情吧!”
薛凌山的目光在大臣們臉上一一掃過:“不可否認,神宮的商品確實不錯,但是,他們牢牢地掌控著獨特配方和生產(chǎn)工藝,密不向外公開。如果朕真的允許神宮的商鋪入駐,那么我夏國的同類商戶,將會面臨破產(chǎn),我夏國的傳統(tǒng)商品,將會面臨著滯銷甚至無人問津的局面,屆時貨物砸在手里,他們的生存將成為又一道難題,這個問題你們可曾考慮過?如果神宮真的如你們所說的那么無私,那么他們?yōu)楹尾豢瞎_配方,為何頻繁拉攏甚至賄賂我夏國官員,用意何在?”
“你們說神宮在黎國為民造福,事情真的是那樣嗎?朕敢肯定,黎國皇帝這十多年來,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當初沒有遏制神宮,以致神宮在黎國大肆拉攏人才,而他們軍隊里,卻連基本的大夫和軍械師都配備不齊?!?p> “更可怕的是,神宮利用在黎國賺到的銀子,施以小恩小惠拉攏黎國百姓,一旦政局不穩(wěn),神宮就會蠱惑這些平民向朝廷發(fā)動輿論攻勢,甚至起兵造反都有可能。”
“因此,朕奉勸諸位,不要隨意接受他人的糖果,一旦吃了人家的糖,或許他們連你的血都給喝掉!”
大臣們聽完薛凌山的話,俱都沉默不語,有些大臣雖然嘴里沒說話,但私下里卻在相互擠眉弄眼,互相傳遞訊號。
薛凌山平靜地凝視著殿內(nèi)的大臣們,這些大臣要么是各部官員,要么是統(tǒng)領一方的百姓父母官,這些人里有多少是真心為國,又有多少一心為已,又有多少人一心為神宮,薛凌山無從辨別,僅從他們的諫言或表象,很難分辨出誰忠誰奸。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皇帝,薛凌山只能以大局為重,一邊排查異己,一邊穩(wěn)固朝政,同時還得處處堤防神宮使陰招,前幾日公主遇險,不就是神宮蓄意所為么?
一名老臣見宮殿內(nèi)氣氛沉悶,從袖里取出一份卷軸舉過頭頂,朝薛凌山行禮道:“陛下,帝都城墻年久失修,老臣特意命工匠設計了翻新方案,請陛下過目。”
內(nèi)侍接過卷軸,呈至薛凌山面前,薛凌山看了之后,憤怒地將卷軸扔到一邊。這份城墻翻修方案表面看起來思路清晰,然而并不適用,城墻和走廊上添加了許多華麗的裝飾,但卻極大的壓縮了箭塔和盾牌兵的位置,這樣的城墻,很容易就會被人攻破。
這名老臣眉頭一皺,對皇帝扔掉卷軸的舉動非常不滿。
“老臣一心為國,陛下何故如此?”
此人名叫賀陸,是兩朝元老,門徒弟子甚多,在朝中頗具威望。
薛凌山自覺態(tài)度過激,和顏悅色道:“賀閣老為國之心,朕從未懷疑,只不過這份圖稿有些問題……”
“既然陛下不滿意,直接否定即可,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將圖稿扔棄,不知道的還以為老臣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呢!”
“愛卿言重了!”薛凌山撫慰了一句,解釋道:“這份圖稿設計雖然完整,但過于看重整體美觀,而忽略了戰(zhàn)略防御部署,譬如箭塔太少且間距過大,如果一旦戰(zhàn)事爆發(fā),很容易就會被人攻破城池,后果不堪設想?!?p> 薛凌山的話,令賀陸稍稍不喜,反駁道:“陛下,如今天下一派太平,我夏國更是一片昌盛繁榮之象,陛下先是擔心神宮圖謀不軌,現(xiàn)在又懷疑翻修城池會被敵人攻破……老臣冒死問一句,陛下您是不是過于謹慎了些?”
賀陸說完,立即有門生附和道:“陛下,臣覺得賀閣老言之有理?!?p> 接著,又有三人附議,支持賀陸翻修城墻的方案。
薛凌山暗暗搖了搖頭,皇帝這個活兒,還真不好干。
神宮商鋪入駐的事情,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準許的,一旦被他們撕開一道裂口,神宮探子就會源源不斷地涌入。
而城墻改造翻新之事,雖然方案做的不行,但賀陸的忠誠度還是值得薛凌山肯定的,這名兩朝老臣之所以把城墻方案做得這么華麗,無非是增加些預算趁機撈點銀子罷了,薛凌山雖然嘴上不說,卻心知肚明。
在這種情況下,薛凌山不可能一意孤行,將所有朝臣都得罪干凈,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如果把神宮比作吞噬獸,那么賀陸撈錢的舉措,頂多算一只蛀蟻,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nèi)。
看清了利害關系之后,薛凌山朗聲道:“或許是朕危言聳聽了,神宮的事情不必再議,他們送上的禮物原物奉還;另外,城墻改造之事,就按賀閣老的方案辦,眾卿可有異議?”
城墻改造項目通過,賀陸目的達成,自然不會有任何異議;而李忠郭謙等人雖極力推舉神宮,但事情也不能做得太明顯,暫時也只得聽從皇帝的意思,至于神宮送入國庫的禮品,退自然要退一部分,但來回搬運途中損失一些,估計也沒人大費周章地去追查。
即便神宮有所不滿,也不會怪罪李忠和郭謙等人,最后背鍋的,只能是夏國皇帝。
飛羽軍在段堯的操練下,戰(zhàn)力突飛猛進,甄離和齊王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有了這支王牌軍,神宮自然不敢輕舉妄動,黎國皇室因此而高枕無憂。
新軍越是驍勇,神宮就也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