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暗星傳承之火獄

第十一章 鑲甲師

暗星傳承之火獄 誰是我的節(jié)拍 3382 2019-12-21 17:08:17

  為不能入選戰(zhàn)斗部隊郁悶不已的北風傷,這時絕對想不到,這個安排對他來說,只是他曲折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或者說,在他參軍的那一天起,這樣的人生就已經決定了。

  不得不說,這里的軍隊是非常注重特長能力的,即使是后勤輔助,也努力人盡其才,不是由人選擇職業(yè),而是讓職業(yè)選擇人。

  人…選擇職業(yè),難免會有種種類似好高騖遠的錯位。而職業(yè)選擇人,則不會有那些弊端。就好像我們經常認不清的那匹騾子馬,不管它是什么種,無論藏的有多深,只要牽出來遛一遛,一切真相大白。

  沒有強大的后勤保障,就沒有前線強大的戰(zhàn)斗力,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更何況除此之外,這里還負責培養(yǎng)從事兵器及防具系統(tǒng)研究、開發(fā)、設計、制造、性能檢測、質量控制、效能分析、使用維護、故障診斷及故障排除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或者會有人質疑這些非專業(yè)科班出身者的能力,不可否認,科班出身的確強大,但也不要否認,創(chuàng)造歷史的是人,而不是學歷。

  新兵分配以測試報告為基礎,在此基礎上,自己選擇自己的職業(yè),猶豫不決的,可以暫時聽從安排,不過,這不是一成不變的。軍營里各兵種與后勤,每年都有幾次定期考核,發(fā)現(xiàn)不適合的人員,會定期主動或被動的調整職業(yè)。當然,這是指和平時期,戰(zhàn)爭時期會有一些強硬的戰(zhàn)時標準。

  北風傷就是這樣,猶豫中被安排到鐵匠鋪,掄了一陣子鐵匠的大錘,又學習了一段時間的陣法、煉金,最后在鑲甲師這一行迸發(fā)出了耀眼光芒。

  在這里不得不再次說明一點,暗星所有動植物,甚至山石土壤等物品,都含有多少不等、屬性不同,但都非?;钴S的魔法元素。很多魔法元素之間或相生或相克,搞不好就會引起魔法躁動,引發(fā)種種危險。所以,暗星的文明發(fā)展,因為安全的原因,許多東西不能大規(guī)模機械化生產,越是精細的東西,越是如此。

  相對于地球,暗星就是一個隨時準備發(fā)作的,充滿各種危險氣體、液體、固體的化學藥品炸藥庫,注定這里只能手工式的單一生產,最多也就是分工不同的流水線。因此,在某些文明進步后,逐漸退出大眾舞臺的低效率的傳統(tǒng)純手工,在這里卻是一代代傳承、磨練出來的高精準。

  當然,這絕不代表這里的文明比較落后,相反,暗星魔法文明下的生活是特別、特別豐富而先進的。

  在這里我們就不一一細說了,現(xiàn)在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北風傷的職業(yè):鑲甲師。

  鑲甲師:研究、開發(fā)、設計、制造、檢測、維護盔甲裝備的人,從力學、人體工程學、心理學、材料學、色彩學等角度,研制出機動性、舒適度特別是防御性能優(yōu)越的盔甲。要求在不降低盔甲物理防御和魔法防御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輕便、舒適、耐用,讓人在穿著盔甲后,盡可能靈活的完成各種動作、技能。

  鑲甲師像鐵匠一樣,在暗星是一個平淡的、普遍的、通俗的職業(yè)。因為暗星是一個神奇而危險的地方,在這里,遇到奇怪、危險生物的機會,真的就是家常便飯。飯:一天三時都要吃,晚上還有人喜歡宵夜,喜歡吃零食的更是嘴巴閑不住。所以,暗星的危險就像吃飯一樣隨時存在,制作武器的和制作盔甲的店鋪也就像飯店一樣處處存在。

  試想,這樣司空見慣的職業(yè),怎么能不平凡呢??墒?,很多東西都是這樣,學會容易精通難,越是這種平凡的崗位,越不容易出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狀元只有一個,想要出人頭地,怎么辦。

  未來的傳奇鑲甲大師:北風傷,除進一步發(fā)展、改造、改變了盔甲的各種防護功能之外,還整合了通訊、偵查、錄影、定位、引導等戰(zhàn)爭需要的各種手段,更人性化的提高增加了盔甲內,微氣候循環(huán)調節(jié)的能力,比如:保溫、透氣、排汗等這類小的生理問題,并計劃繼續(xù)改進到可以處理吃喝的后遺癥,這件比較難堪的生理問題。

  除此之外,北風傷的改進與發(fā)明還有許多,特別是把戰(zhàn)士這個職業(yè)存在的意義:戰(zhàn)斗,用盔甲的方式,強化到了令人發(fā)指的高度。他將人與技能、盔甲三位一體的配合戰(zhàn)斗,提升傳說中的:身甲合一,這個聽起來就很拉風的所謂玄幻階段。當然,也可以說成是智能盔甲,這樣聽著比較科學好解釋。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繁雜無比的問題,要知道,一套完整的盔甲單純的基礎防護就包括:頭盔、胸甲、護肩、護臂、手套、腰帶、護腿、靴子等等,而每一項又有許多不同的細節(jié),簡單的一個護具,除要求材料堅韌耐磨、剛柔相濟,更涉及到人體結構,骨骼關節(jié)的靈活性,身體肌肉、血液的流通變化等等,一套完美的裝備需要解決的問題簡直太多太多。假如在它保護輔助的基本功能上,再追加一些智能生活,自主戰(zhàn)斗等等能力。北風傷哪里是在打造盔甲,這干脆是在打造鋼鐵俠啊,還是批量生產的那種。

  不說打造上的困難,單說每付盔甲的成本就價值不菲,而每一個戰(zhàn)士除防御之外,還要戰(zhàn)斗生存,負傷了還要能夠自救,聯(lián)系、引導或指示其它友軍進行作戰(zhàn)等等。

  我們知道,一個戰(zhàn)士的單兵戰(zhàn)術裝備涵蓋個人防護、生存保障、武器裝備、夜視裝備等四大方面。以一個士兵的標準配置為例,除盔甲、武器之外,他還要背一個輕便堅固的攜行工具,里面從簡易醫(yī)療自救包,到可以防護有毒氣體、液體、固體形態(tài)的三防衣、手套、面具以及我種檢測工具,還有單兵用的音視頻通訊、攝像、偵查、夜視等設備,此外還有魔法地圖和坐標指示工具,可用來單兵引導魔法師或魔法武器的遠程攻擊等。甚至還有備用的洗刷沐浴用品,包括內衣內褲。細數下來一個戰(zhàn)士背的掛的各種裝備物品,品種不下百位數,用“武裝到牙齒”都難以形容。而這些東西的價格都是要用金幣來計算,而且還要過萬,如果是武卒以上的精英戰(zhàn)士,裝備還要數倍十幾倍之多。

  所以《孫子兵法》開宗明義,首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作戰(zhàn)篇》又從戰(zhàn)爭與經濟的關系上進一步闡述了戰(zhàn)爭后果的嚴重性,反復指出:“帶甲十萬”要“日費千金”,“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兵外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明確指出戰(zhàn)爭就是在燒錢。另外在《火攻篇》則告誡人們:“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zhàn)。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zhàn)。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由此可以看出,以利為動,是孫子重戰(zhàn)慎戰(zhàn)思想的核心,是《孫子》對待戰(zhàn)爭問題的基本觀點和思想。所以說,沒有搞明白就發(fā)動戰(zhàn)爭,搞不好當褲子是小事,國家玩完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個國家的武器裝備的技術水平,往往也體現(xiàn)著這個國家的整體經濟、工業(yè)技術水平和科技發(fā)展等,反映了它們的綜合國力。

  而國力在國與國之間所代表的最重要一條就是戰(zhàn)斗力:落后就要挨打。

  無論哪個國家,無論它再怎么有錢、有資源,在外交上再怎么光鮮,人民再怎么安居樂業(yè)。武器戰(zhàn)斗力落后,就像沙灘上的紙板屋,風雨一來,無論多么華麗,全都會在飄搖中凌亂。

  什么是戰(zhàn)斗力,我能打你,你打不到我?;蛘呶掖蚰悖惴撬兰磦?,你打我,只能讓我揮揮衣袖,你帶不走我的一點云彩,這就叫戰(zhàn)斗力。

  說白了,形成戰(zhàn)斗力的就是進攻與防御裝備,無論什么兵法,什么天時、地利、人和,沒有這兩點,神馬都是扯淡。當然,并不是說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要素不重要,相反,這三點非常重要。

  自然氣候條件,地理環(huán)境在戰(zhàn)爭中很重要,而人心的向背,在古代很重要,在文明社會中尤其重要,畢竟人之初性本善,沒看到二戰(zhàn)時幾個嗜血屠夫似的國家,在搞侵略的時候,也會招一些花枝招展的理由。哪怕這些理由如同用過的廁紙,無論多么骯臟,“它們”也會毫不猶豫的糊在臉上,擺出一付得意洋洋的架勢,四處招搖。

  更可怕的,類似某國,即使是現(xiàn)在,仍然有那么一部分“人”,繼續(xù)將“它們”先輩留下的這張“遺產”,繼續(xù)糊在臉上,最可笑的是,在這個國家中,這些“人”竟然仍然掌握著國家機器。真不知道,這個國家里那些可以為人的人,是不是感覺到可悲。

  所以,也可以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人和,在有良知的人眼中,是可以左右一些事件的發(fā)展,但是,這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沒有實力,過多的良知,反而是為人魚肉的催化劑。比如:八國聯(lián)軍進中國到抗戰(zhàn)勝利,你別只說當時大清與黨國腐敗,再怎么腐敗,你船堅炮利,誰動你都要想一想,而不是任人宰割。就像天朝那動蕩的十年中,國家混亂成那樣,先后來挑釁的幾個國家,還不是夾著尾巴逃跑了。好吧,這個例子有點牽強,牽強就牽強在除了槍桿子,在那停滯的十年里,人的精神還是高昂的,哪怕是過分激進的高昂,這就是戰(zhàn)斗力與人和的重要結合。

  天朝的老祖宗早在《孫臏兵法·月戰(zhàn)》中說過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意思是說:這三點,你缺了哪一個,就算你勝了,也自己的損失也不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