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余天靈機浩瀚,元氣大海起伏不定,自洪荒世界引入堪稱無量的清靈仙光,在這座無上仙天道域中演化出了千百宮闕,萬數(shù)星辰,億億禁制。
北岐這座白墨道宮在諸多宮闕中并不顯眼,但是卻最適合作為北岐這具分身的修行道場。
道宮上方一副似真似幻的太極道圖徐徐轉(zhuǎn)動,每一次輪轉(zhuǎn),都有不計其數(shù)的精純陰陽二氣從天而降,融入白墨道宮所在仙天的每一寸虛空。
北岐精密的神念之力探入這幅道圖中,雖然沒有察覺到這幅太極道圖中隱藏的奧秘,但是卻能感受到其中一縷恢宏奧妙,包羅大千萬象的至上靈光。
沒有太在乎這幅太極道圖,北岐腳步踏動,進入了白墨道宮。映入北岐眼簾的是好似白玉熔鑄而成的宮墻地板,寶蓋踏映,羽旆蔭庭,一層層珠簾將道宮的諸多房間隔開,濃郁道幾近液化的陰陽元氣在道宮中化作條條黑白龍鯉,不斷在元氣大海中跳躍游蕩,激起點點漣漪。
好似察覺到了北岐的進入,不計其數(shù)的黑白龍鯉彼此追逐,好似乳燕回巢一般,紛紛融入了北岐的周身百竅之中。
淡淡的黑白光暈自北岐裸露在外的每一寸皮膚上瑩瑩閃爍,天地六極金書在此時全力運轉(zhuǎn),一圈圈好似日冕般的光暈自北岐周身蕩漾開來,浩瀚的陰陽元氣被北岐吞噬一空,五顏六色的兩極元磁神光刃與純凈青黑的清濁華光齊齊亮起,伴隨著北岐探出的手指,將一側(cè)鐫刻著無數(shù)玄妙篆文的中天寶柱徐徐煉化。
北岐識海中,趁著外界正在煉化中天寶柱的時間,人形的虬褫元神手掌一冊白玉道經(jīng)浮現(xiàn),雙目中黑白光輝閃爍,北岐翻閱著這截教的至高大法‘三洞真經(jīng)’,面上時而沉思,時而欣喜,周身的氣機也不時紊亂重組,變得越發(fā)的縹緲與浩瀚。
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達妙,其統(tǒng)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
《洞真》以不雜為義,《洞玄》以不滯為名,《洞神》以不測為用。故洞言通也。三洞上下,玄義相通。
《洞真》者,靈秘不雜,故得名真。《洞玄》者,生天立地,功用不滯,故得名玄。《洞神》者,召制鬼神,其功不測,故得名神。此三法皆能通凡入圣,同契大乘,故得名洞也。
三洞真經(jīng)中,不管是洞真也好,洞玄、洞神也罷,都是可以上通天道的至高大法,其內(nèi)包羅萬象,不僅有四十九道修行法門,吞食日月精華,舞動一界元氣;更是有著三千門玄妙莫測的無上神通,其中每一門神通都讓北岐心生震撼,最強的幾門神通甚至比北岐得意的兩極元磁神光刃還要玄妙強悍不少。
陣法,武道,丹道,劍道,符篆,祭祀......無數(shù)的修行奧秘與天道至理融入北岐的元神中,雪白的虬褫元神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著,原本千丈的軀體不斷延長,片片雪白的鱗片長出,黑白異色的眼瞳中無數(shù)篆文流竄,在虬褫元神的四周化作了六道奇妙無比,好似蘊含了大自然無盡偉力的卦象。
“乾坤天地,雷澤清濁,水火陰陽。”
雪白的仙光化作光羽飛舞,六道浩瀚無比的卦象中,一團六色大自然本源浮現(xiàn),在虬褫元神的面前逐漸拉神成了六道修長的刀刃,見此一幕,虬褫元神蛇尾一甩,從白虬子那得到的黑白陰陽法劍輕顫一聲,兩柄法劍在這團浩瀚的本源中被碾壓破碎,只留下了一團濃郁的陰陽道炁融入了六色光團中,讓六柄狹長的刀刃逐漸凝實。
“天地有易,分之陰陽,化之清濁,凝之天地,終成萬象,不生不滅,無始無上?!?p> 錚錚錚??!
清越的刀鳴聲在北岐的識海中炸響,六道各色光刃撕裂幽暗的無垠虛空,各自綻放出了一抹抹恢宏凜然的刀罡,圍繞在三千丈的虬褫元神周邊。
“天、地、清、濁、陰、陽?!?p> 六字真言道出,六口狹長的刀刃瞬間凝實,六道卦象在此時瞬間崩潰,崩散成漫天流螢,而在五顏六色的光羽中,虬褫元神化作人身,青色羽衣的腰腹左右兩側(cè),各有三柄刀鞘浮現(xiàn),將天、地、清、濁、陰、陽六口刀鋒包裹在內(nèi)。
虬褫元神口中輕呼一口氣,面色略顯蒼白,卻是元神之力消耗過度,但是看著腰側(cè)的六柄刀刃,北岐面上卻是笑意連連,心中一陣滿足。
從白虬子那里得到的陰陽法劍本源雄厚,溝通洪荒世界的陰陽本源,可謂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先天神器。
更為可貴的是,北岐這具白易分身修行六極偉力,其中正有陰陽本源,這兩口法劍可謂是極其符合北岐的心意。
雖然北岐已經(jīng)煉就了載道之器朱紫劍,但是卻也想要將陰陽法劍收為己用,所以,北岐便以從陰冥魔君那里得到的八卦本源,取其中乾坤坎離震兌六道卦象本源,將陰陽法劍的本源抽取出來,融入了這六道卦象中,煉成了這六口先天靈寶等級的刀刃。
乾卦與坤卦化作天地本源,坎卦與離卦化作陰陽本源,震卦與兌卦化作清濁本源,消耗了珍貴無比的六道卦象,這六口刀刃才堪堪成形,并且完美的將陰陽法劍融合。
因為其內(nèi)融入了六道卦象本源,所以這六口刀刃的等級全部達到的中等先天靈寶,聯(lián)合之下,甚至可以媲美上等先天靈寶,威力浩瀚,足以一直陪伴著北岐這具白易分身成長到混元境界。
外界,白墨道宮中,中天寶柱綻放絲絲雪白仙光,帶著北岐的神念,崩散成億萬流光,融入白墨道宮的每一寸宮壁白玉之中。
青色的羽衣輕輕鼓動,剛剛煉就的六柄直刃出現(xiàn)在了北岐左右腰側(cè),身形一閃,北岐出現(xiàn)在了上方的云床之上,身形盤膝而坐,一道清靈仙光與一道陰濁魔氣同時顯現(xiàn),好似兩條龍蛇,圍繞著北岐旋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綻放出了絲絲演化大千的清濁光華。
天地六極金書中六極偉力兩兩一對,每一對都將在最后演化出了一道仙道神通。
兩極元磁神光刃乃是天地乾坤偉力所化,而在之前玉晨道君的講道中,北岐又參透了部分清濁之道,并以之演化出了清靈仙光與陰濁魔氣,以此為根基,誕生了第二道神通,‘一念萬法’。
所謂一念不生,萬法不起。天地萬萬神通莫不是以清濁二氣為基,進而引動陰陽五行,元氣靈機,化生無窮。
所以統(tǒng)御清濁二氣的北岐,理論上是能夠抹除萬千神通,亦或是衍生萬千神通。
而一念萬法便是這一理論最終的成果,北岐以虬褫元神駕馭清濁二氣,進而能夠掌控萬千神通陣法根基,一念之下,萬象歸無;一念之下,萬象皆起。
這道神通并沒有兩極元磁神光刃那樣絕巔的殺力,而是用以解析萬千神通中蘊含的三千道則,代表了北岐對于天道的理解,等到哪一日北岐真的可以一念之下生滅萬法,那么就代表北岐已然凌駕于洪荒天道之上了。
一黑一白的奇異雙眸中清濁華光流轉(zhuǎn),北岐周身清濁雙龍顯化,在淡淡的龍吟聲中,一念萬法初次展現(xiàn),北岐雙目中無盡華光閃爍,白墨道宮中千百條陰陽龍鯉齊齊一顫,悉數(shù)崩潰成了一縷縷精純的陰陽二氣,甚至就連整座白墨道宮都不斷顫抖,要不是道宮之上的太極道圖鎮(zhèn)壓陰陽,說不得整座白墨道宮都要被北岐崩散成無數(shù)陰陽氣流。
禹余天中,白墨道宮此時劇烈顫抖,抑制不住的仙魔氣息從白墨道宮中逸散出來,肆無忌憚的陰濁氣息瞬間引起了玉晨道君其他記名弟子的注意,讓這些仙道修士面露驚疑之色。
“白墨道宮?這座道宮不是還沒有人入主嗎,如今這道魔氣,難道是有魔道修士潛入禹余天中了?”
一座黑色的道宮前方,一位長須黑面,身穿皂服,腰束絲絳的年輕道人此時疑惑的看著不遠處白墨道宮溢出的陰濁氣息:“可是如今師尊坐鎮(zhèn)仙天之中,怎么可能有魔頭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白墨道宮之中?!?p> 因玉晨道君收北岐只有多寶,金靈二人知道,所以如今這年輕道人并不知道如今道宮中乃是玉晨道君收下的第三位親傳弟子,年輕道人雖然不相信有人能夠自家?guī)熥鸬逆?zhèn)守下,侵入禹余天中,但是看著眼前陰濁幽暗的魔氣,道人沉思片刻,腳下烏色云氣升起,向著白墨道宮飛去。
“大膽魔頭,膽敢潛入我截教仙天,當真該死!”
而就在這位年輕道人準備前往白墨道宮,好好探查清楚這魔氣根源時,一聲好似雄獅咆哮的怒音在這片仙天中響起,刺目的青色仙光與森然的白色仙光同時浮現(xiàn),好似兩道鎮(zhèn)壓天地的罡氣神柱,在年輕道人收縮的瞳孔中,重重砸落在白墨道宮懸起的億萬流螢禁制上,傳出一聲震撼天地的巨響,震動整座禹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