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緣藏

第三章 青藏第三天

緣藏 詡彧遷星 4155 2019-12-15 10:44:51

  早上7點20起床,收拾好裝備之后,出門右拐進了包子鋪吃早飯。店里來吃包子的人還挺多,不過我看他們的桌子上全都是單調的稀飯和豆?jié){,一問才知道都在等包子。今天大熊忙瘋了,凌晨3點半就起來揉面,5點多的時候來了一隊結婚送親的人,提前把包子給端走了。我和大家一樣打了碗稀飯,一邊等著包子出籠一邊小口品著稀飯,等了15分鐘后包子終于出籠了,店里的顧客見包子出籠了一個個削尖腦袋往蒸籠旁靠,頃刻間,包子鋪變成了鬧哄哄的菜市場,最后買包子的是我,點頭示意后向大熊要了三個包子。

  事先聲明,我不是和大熊的關系好才夸他的,是他做的包子確實好吃,肉餡鮮美面皮甜軟,餐盤里三個拳頭般大的包子轉眼間只剩下面皮沫,吃飽后我靠在背椅上,揉了揉微脹的肚皮仰著脖子對大熊說:“大熊,我要打…十個?!蓖蝗缙鋪淼娘栢冒选鞍弊謸螞]聲了。

  大熊聽完樂呵呵的調侃道:“你以為你是葉問啊,你要打十個啥?”

  我連忙擺手解釋道:“不是不是,我是說我要打包十個?!?p>  結賬的時候,大熊只收了我十個包子的錢,大熊說那三個包子算他請客。我和大熊交流一番后,啟程出發(fā)。

  上午10點50抵達茶卡鎮(zhèn),茶卡鎮(zhèn)不大,但人流量十分密集,這人群之中90%是外地人,他們都是被茶卡鹽湖這網紅景區(qū)所吸引,茶卡鹽湖被旅行者稱為“天空之鏡”,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天然結晶鹽湖,但也是最出名的,一批又一批的旅人特意來茶卡鹽湖打卡。抵達茶卡鎮(zhèn)的我并沒有為茶卡鹽湖而停下腳步,心想:不就是鹽湖嘛,有啥好看的?我又不是沒看過,山西運城的鹽湖看完也就那樣,摸了摸干癟的錢包,我略微低下頭,在茶卡鎮(zhèn)提前吃了個午飯便繼續(xù)前行。

  旺尕秀的路段不太好走,彎道多,路況差,而且一路上坡。爬到下午3點才抵達埡口,還沒得等松一口氣,突然感覺車子有些不太對勁,左瞄右看發(fā)現(xiàn)后輪胎癟下去了,連忙剎車打起腳撐,蹲下身捏了捏軟塌塌的輪胎,無力的嘆一口氣,解鎖了人生中第一次的補胎。

  下午3點半,陽光澆灌在柴達木盆地的邊緣,稀松的樹木遮擋不住強烈的紫外線,把地面曬得發(fā)燙。我拿著搓胎棒大力的摩擦內胎被扎破的區(qū)域,手背上裸露出的皮膚已被曬得通紅,我拿起比拇指略寬的胎皮和破胎口相互比對了一下,心想:是在補胎皮上粘膠水呢,還是在破胎口粘膠水呢?

  正當我思索的時候,身后傳來略微中氣不足的聲音“喂,朋友,你要去哪呀?”我轉過頭一看,只見一名騎著捷安特777的男人距離我身后一米五的位置停下車。當他摘下面罩時,我略微感到有些吃驚,“哇,這小子皮膚好嫩??!”他看起來應該二十三四歲,我探出頭朝他后方望去,只見他身后空無一人。

  他見我這副摸樣說:“后面沒人,我跟你一樣都是獨行俠,哥們,你這是第幾次補胎?。俊?p>  我停頓了一會兒,左手輕輕的伸出一根手指,兩秒不到,又伸出一根手指。

  他輕輕地點點頭,下著結論說:“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這次出門還沒騎行1000公里,對吧?”

  我心里一緊,心想:他猜的還真準,別說1000公里了,就連1000里都沒有,我轉移話題的說:“哥們,我們過會再聊,我先把胎給補上?!?p>  他點了點頭,又重新戴上了面罩。手肘靠在車把上,靜靜的看著我補胎。感受到他的目光,我覺得臉上一陣火辣辣,拿起膠水分別在胎皮和破胎口涂抹著。剛想把胎皮往破胎口貼時,小伙對我說:“兄弟,你還等膠水干一點,再粘吧?!?p>  我頭也不回的說:“我習慣這樣貼了,馬上就好,馬上就好?!闭f完勾著頭對胎皮和破胎口分別吹氣,然后利索的粘上內胎,胎皮粘好后,我取下水壺當榔頭敲打著補胎區(qū)域,補完胎剛想把內胎裝進外胎,那家伙又冒聲了“哥們,你這胎是被什么扎破了呀?是鐵絲嗎?”

  聽完他說的話,我突然醒悟過來,我好像沒有排查原因,我回過頭對他尷尬的笑了笑,轉過頭開始排查原因。順著外胎內壁馬虎的摸了一圈,結果啥也沒摸出來,我現(xiàn)在的膚色是黑中帶紅,見排查毫無結果,加重了手指上的力度,放慢速度一點點的排查。說時遲那時快,突然一陣觸電般的觸覺信息傳送到大腦,我猛得抽回手,只見食指中心滲著血絲,轉眼凝聚成血珠,我氣得想罵娘,沒想到第一次補胎會掛彩,唯一讓我欣慰的是那家伙沒看到我掛彩的囧樣,因為我是后背朝他,抱怨一會后開始找這罪魁禍首。

  出乎我意料的是扎破輪胎和導致我掛彩的元兇竟然是一根小小的木刺,這木刺看起來也沒那么鋒利,它是怎么做到終結我人生中兩個第一次的(第一次補胎,第一次被木頭扎出血),呆呆的注視幾秒后丟到了路邊,安慰自己道“命中注定,命中注定。”車胎裝好之后,我的注意力集中在這個陌生人身上。

  和他一番交流之后,我得知他叫方策。他是一個陜西西安人,25歲,是一名即將研三的碩士,當他爆出學歷時我驚嘆了,沒想到這其貌不揚的小伙是某所211大學的研究生,對于眼前這位在學校呆了18年的高材生,我感到莫名的排斥,同時心里面還帶著點自卑。當我聽完他的騎行經歷,我就更自卑了。

  這是他第二次長途騎行,他的第一次長途騎行是去年研一的夏天,一個人從西安出發(fā),一路向北走出陜甘寧,進入內蒙古后一路向東,抵達呼和浩特再轉東北,闖錫林浩特、興安盟、呼倫貝爾、根河,再一路向北抵達中國最北村莊——漠河北紅村。然后改變方向一路南下,穿黑龍江到吉林,一直到快開學了才停止騎行,8月26號抵達吉林四平,修整三天坐火車回西安上學,這趟騎行長達5400多公里,歷時54天。

  我問方策為什么想長途騎行,方策微吟一會說出八個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這高逼格的回答瞬間改變了我之前對他的看法,我接著問:“你這次的騎行路線是怎么樣呢?”

  “我這次還是從學校出發(fā)的,一路向西到青海西寧,等到格爾木之后再轉北騎往XJ,穿南疆過北疆直至WLMQ,如果時間充分的話,我打算再從WLMQ再騎回西安,就相當于其實畫了一個圈。

  聽完他的騎行路線,一股膜拜的敬意油然而生,我按捺心中的激動說:“那咱倆到格爾木之前可以結伴同行啊!”

  方策點點頭轉頭看向右邊對我說:“咱們先說到這吧,貌似起風了?!?p>  果然,不一會三點鐘方向,3級側風無聲登場,我和方策討論的話題收住了,再次檢查車后胎不存在有漏氣現(xiàn)象后,和方策一同前往沙柳村。

  為了所謂的面子,我特意加快速度當起了排頭,尋找那若有似無的優(yōu)越感。

  傍晚6點20,我們兩人抵達沙柳村,和方策達成一致在這落腳,問了問住宿費用,雙人房間要50塊錢。這如果是我一個人,我會猶豫住還是不住,但現(xiàn)在是兩個人了,兩個人價錢平攤下來,每個人只出25塊錢,對于25塊錢一晚的價格我表示很滿意,方策也同意了。

  今天的伙食比昨晚上的伙食要豐富得多,第一次和騎友吃飯當然要顯得大氣一點。兩盤炒菜和一個蛋花湯被我們兩人吃得干干凈凈。吃完飯老板問誰買單,我伸出手掐算費用,正準除以二時,方策就已經把帳算清了,不愧是讀過書的腦子就是好使,對于他說出的數(shù)字我欣然接受,吃完飯我倆回房間躺床休息。

  躺在床上的我百無聊賴的張望房間,棕褐色的桌柜上擺放著長虹牌彩電,那老掉牙的電視估計歲數(shù)比我大,灰污污的墻壁角讓我一陣懷疑這里是不是老鼠和蟑螂的生日派對。我的目光轉向了隨緣而遇的方策,他正坐靠在床頭,手上拿著筆在本子上寫些東西,看著他專注的模樣,我情不自禁想起了他那碩士的學歷。

  我打破寧靜開口問道:“方策,你這研究生是研究什么呀?”

  方策聽到我問的問題,禮貌的把本子合上,微笑的對我說:“談不上研究,就是把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和規(guī)律整合起來,再加入自己論證后的發(fā)現(xiàn)。我研究的氣質心理學,你知道希波克拉底嗎?”

  我茫然的搖搖頭問道:“啥,希波克什么???”

  方策耐著性子說:“是希波克拉底。”

  我還是一臉茫然,皺著眉說:“你說的啥啊,錫箔怎么能克蠟筆呢?”

  方策氣呼呼的說:“克你大爺,我說的是希波克拉底,是一個人!他是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的醫(yī)學之父,他除了是醫(yī)學之父還是心理學的鼻祖,他提出的四體液學說不僅是病理學的重大突破,而且闡述了氣質與體質的理論。希波克拉底認為復雜的人體是由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這4種體液所組成的,這四種體液分別成為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和抑郁質。這世間蕓蕓眾生的性格特點都逃不過四體液學說?!?p>  聽完他說的話,我對他的印象分立刻就降低了,心想:“你吹牛好歹也有個限度吧,咱不說別的國家就說咱中國,中國有13億人口,你說這13億人的性格只有4種,這怎么可能?”想到這我停頓了,雙眼注視他的面部表情,想從他的臉上尋找一些微表情,而方策面部表情呈現(xiàn)出從容篤定以及眉宇之間所透露出的傲氣,讓我難辨真假。

  “你說的真的還是假的,我讀書少,你可千萬別騙我?。俊边@句話是我在腦海里反復想了幾遍后說出來的,因為我肚子里沒什么墨水,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他,既然反駁不了,那就讓他開口,在他說話的時侯尋找他的語病漏洞。

  方策清了清嗓子神情一下子嚴肅起來,開始對我講述著四體液學說。

  “這四種不同的體液分為活潑好動的多血質、直率精力旺盛的膽汁質、穩(wěn)重反應緩慢的粘液質、優(yōu)柔寡斷性情孤僻的抑郁質。這四體液學說傳承了兩千多年,直至當代依然經久不衰?!?p>  聽完方策的簡單介紹,我仍然保持懷疑態(tài)度,我問方策:“既然你是研究心理學的,那你說我屬于什么性格?”

  方策眼珠一轉,自信滿滿的說:“你是多血質性格的人。”

  “你為什么斷定我是多血質性格的人呢?你剛才說的四種體液性格,我感覺自己每一種性格的特性都有???”聽完他給我扣上多血質性格的帽子,我有些抵觸,我活了二十多年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性格,方策和我接觸不到半天就斷定我是什么多血質,我不由的把眼前這位心理學研究生定性為故弄玄虛的算命先生,通過問幾個問題就說一些出大眾普遍存在的共性。

  算命先生之所以看人準,能對被算命的人說出準確的推斷,那是因為他們把“巴納姆效應”(一個籠統(tǒng)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認為適合自己且準確地揭示自己的人格特點)玩得爐火純青。我對四體液學說的懷疑性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增強了,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形容此時的我,那就是“杠精附體”隨時準備抬杠。

  方策不知道是洞察了我的心理變化還是累的不想說話,打著哈欠對我說:“不說了,我困了,至于為什么斷定你是多血質性格的人,明天再告訴你?!?p>  看著他懶洋洋的躺進被窩里,我頓時有種想掐死他的沖動,我最討厭這種說話說到一半就不說的,能把人急得半死。我毫無辦法,腆著臉對他好話說盡,可方策還是一言不發(fā),活脫脫的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為了懲罰他釣我的胃口,我給方策取了一個外號——方豬燙。

  D3 騎行第三天

  行程:103公里

  到達:沙柳村

  天氣:多云

  人數(shù):2人

  海拔:3584M

  住宿:招待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