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院里楚大明扛起鋤頭去地里除草,李氏則不出門在家剝阿荀送來得野兔,村里人大都瘦不拉幾的,山里的野物倒都長的一身圓滾滾的肉,灰色皮毛油光發(fā)亮并沒有被阿荀的箭傷損太大,李氏手巧,完整的剝下兔子皮,想著洗凈硝制好回頭給東子做頂帽子,冬日里在酒樓跑進跑出倒也能防防寒氣。
楚南閑不住,見廊下的松果曬得差不多了,許多松子已自然從鱗片間掉落,便拿了簸箕把松球都撿進去,拿著木棍劈里啪啦得敲打起來,一些頑固不肯掉落得松子此時也紛紛落下,過篩篩去雜物,楚南見量不是很多便收緊袋子里,等下次再撿些積攢著一起炒。
晚間吃飯的時候李氏和楚大明商量著明天早起把家里集的雞蛋、鴨蛋和蘿卜送去鎮(zhèn)上賣了,換些米面回來。天兒冷了,順便在給東子送些衣服鞋襪過去。
青源村所在的安遠鎮(zhèn),是附近最大的一個鎮(zhèn)子,相對其他鎮(zhèn)子也繁華許多。鎮(zhèn)子上五天一趕集,除鎮(zhèn)子上的店鋪,附近村子上的村民也會帶上自家種的蔬菜糧食或是用具,沿著鎮(zhèn)子上的街道兩旁擺放攤位。
楚南還沒見過古代的集市,有些好奇,想著也不能每天窩在青源村兩耳不問窗外事,便問道“阿爹你明日趕集能不能帶我去?”。
楚大明看向閨女笑道,“去是去得,只是你起得來么,阿爹五更天就得起來趕路,去晚了就占不著好位置了”
“阿爹放心,我自是能起來的”。
阿北聽阿姐要去趕集,本也想跟著去,一聽阿爹說要五更天起便默不作聲了。
隔天天不亮,楚南迷迷糊糊聽見院子有響動,坐起身來透過窗戶看見灶房微弱的燭火,院子有人影在打水洗漱,便知是阿爹起身了,怕吵醒小西,楚南就著月光摸索著穿好衣服起身下床出門洗漱。
李氏早早起來熬好玉米糊蒸了黑面饅頭,二人匆匆吃完早飯,楚南背上給楚東帶的衣服,拎了一籃子雞、鴨蛋,楚大明挑了兩大筐蘿卜便出門去。
正巧隔壁胖丫阿爹,張強也挑了肉出來,楚南叫了聲強子叔,打過招呼,三人結伴而行。
皓月當空繁星閃爍,月光下的青源村顯得安靜祥和,周遭山峰巍峨蜿蜒,沉寂默然。銀色的光輝像是給整個大地罩上一層輕紗,虛無縹緲。秋風飄零,樹影扶疏,一草一木隨風搖曳。草叢里偶有傳出蟋蟀聲,道路上影影綽綽能看見三三兩兩挑著貨物趕集的人??諝鈯A著露水的濕潤,楚南深吸一口氣,滿腔清涼。
一路上楚南默默聽著強子說和阿爹聊天,倒也有趣。擔心早起天涼,楚南特意套了件稍厚的短襦,此時走的久了身上細細密密的出了汗。楚大明也怕累著閨女,每走兩刻鐘便要停下腳休息會。楚南雖心理上不太適應那么遠的路程,身體卻是十分習慣,走的久了雖有些累卻不見腳底磨泡。一個時辰左右三人總算趕到鎮(zhèn)上,楚南心理估算著從村里到鎮(zhèn)上大概是近二十里地的距離。
進了鎮(zhèn)子張強便與二人分道去了聚集販肉的攤位。
天還早,街道上的行人少,多是些早起趕來占攤位的小販,楚南和楚大明帶著東西向街道中心走去,“大明,大明,來這兒”一個已整齊碼放好白菜攤位旁站著個中年漢子,漢子一拿著巾子才臉上的汗,一手招呼著楚大明,應是相熟的。
“好嘞”楚大明應了聲,帶著楚南向漢子走去?!摆w老哥,你咋來這么早”楚大明挨著漢子的攤位放下挑子?!拔覀兇咫x得鎮(zhèn)子稍微近些不是,我想你今日也是要來的,順便給你留個位子,哈哈,喲,這是你家閨女,長得真好看,這大眼睛一點不像你,定時像了她阿娘?!闭f著便要伸手摸楚南腦袋,半道又縮了回去瞅了瞅自己一手老繭子,還是不嚯嚯小姑娘梳得光溜兒的小辮子。
在自己衣兜里一陣摸索,掏出個油紙包,里邊放著幾個柿餅“來,這是我家婆娘自己曬得,拿去吃”。楚大明在一旁道“阿南,你趙伯伯給的,接著吧”。
“謝謝趙伯伯”楚南接過柿餅甜甜得叫道,眼前得漢子身形大了自家阿爹一個半,是個大嗓門得,面上始終掛著笑,看著就是個爽直淳樸得人?!鞍パ?,看看看看,還是姑娘家討喜,這嘴甜得吃了蜜似的,起那么早跟你拎東西上街趕集,再瞅瞅我家三個臭小子,一個比一個皮實,一天天就會搗亂。都怪我家婆娘不爭氣一個閨女都沒給我生”
趙海圍著楚南左瞧瞧右瞧瞧稀罕得不得了。楚南滿頭黑線,很想告訴趙伯伯生兒生女真的是取決于他,他家伯娘著實冤枉。
幫著楚大明把攤位收拾好,東方已漸露魚肚白,薄霧輕籠。街道上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楚南這才開始打量起來,他們所處位置是西大街,街道很寬,用青石板整齊的鋪成,縫隙間露出些毛茸茸的小草,沾染了一層薄薄的露水看起來晶瑩剔透,兩側小販身后商鋪林立,鱗次櫛比,青磚綠瓦飛檐斗拱,檐上飄飄揚揚掛著描有自家商鋪名號的幌子,茶樓、酒肆,鐵鋪、當鋪、布莊,糧油米店,一應俱全。這條街走到頭,便是條河,上橋過去便是東大街,楚南知道哥哥楚東就在東大街的酒樓,聽阿爹說縣令所在的府衙也在東大街那邊。
四周開始傳來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對面還有個算命先生在幫人看相推運,街道上也有小販挑著貨物走街串巷叫賣,或是牽驢馱著糧食沿街販賣,行人間摩肩擦踵,一派熱鬧。
漸漸也有人來攤前問價,來得路上楚南向阿爹打探過菜價行情。蘿卜四文錢一斤,賣不完就會降到三文、兩文。雞蛋、鴨蛋三文錢一個。但來人多數(shù)都是只問不買。
楚南看看自家阿爹,老老實實的蹲坐在地上,有人上前問了才介紹價格,再看看一旁的趙伯伯,此時他的大嗓門就派到用處了,扯著嗓門喊
“賣大白菜嘞~,地里新鮮摘得啊,包餃子包包子做燉菜,熱乎好吃了嘞~~路過得都來看看昂~看又不要銀子”。叫喊聲引得路人忍俊不禁,上前問價。
一對比,顯得楚家的攤位越發(fā)冷清了,楚南覺得這就跟商品做推銷一樣,做推銷得商品能招引人氣,有了人氣才能有銷售。越是冷清沒有人氣的商品,越讓人覺得是低廉的殘次品,越賣不出銷量價格,這就是個惡循環(huán)。
挪湊到楚大明跟前“阿爹,咱也喊兩聲吧,街上賣菜得忒多,人都注意不到咱家的菜了?!昂靶┥赌亍背竺靼欀?,也犯了難,他賣菜一向別人問價他回答,每次他總是要比別人賣得少賣得晚還賣得便宜,可他嘴笨,讓他叫喊著賣他不會,也喊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