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討伐4
張傾誠做了個請的姿勢“慕老生,您往這邊請,慕先生的臨終遺囑內(nèi)容也有您的一份?!?p> 慕墻根原本駝著的背,此時更駝了,他點頭哈腰的連連說“哎!好!好!好!”褶皺蒼桑的老臉上洋溢著歡喜。
而端坐在沙發(fā)上的顧以瀾卻暗暗咬緊一口銀牙,手背上的指甲痕抓得更深了,直直扣進手背上的皮肉里,臉上依舊保持著優(yōu)雅的微笑。
窗外風雪交加,嚴寒肆虐,屋內(nèi)一片亮橙橙的溫暖如春。
慕義懷的這份遺囑,讓幾人歡喜,幾人愁恨。
肖遠山村的親眷們祭拜完慕義懷,便一行人的帶著這筆安家費浩浩蕩蕩的踏上了回程的路。
有了這筆錢,村里通往縣城的柏油大路就能順利駿工了,來年就能購買上高產(chǎn)量的莊稼種子了。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等熬過了這個冬天,等明年春天的到來,又將開始新的播種。
來年一定會更好的!
對于肖遠山村的村民來說,希望就像是每一年春的播種,然后等待著秋的收獲一樣,周而復始的輪回著,質(zhì)樸而實。
慕墻根顫顫巍巍的腳步走得異常平穩(wěn)且堅定。
肖遠山村的村民們得到消息,高舉橫幅早早的守在村口,等著慕墻根一行人的回來。
“墻根!墻根!”一位與慕墻根上下年級的老者瞇著渾濁的雙眼大老遠的伸長手,吆喝著山下幾百米遠的慕墻根。
慕墻根喘著粗氣卻中氣十足“老村長,我回來啦!”
“墻根呀,可苦了你了,周車勞頓。
我代表肖遠山村民感謝你們慕家呀,感謝義懷呀,這么多年為建造咱們村,出錢出力。”
“老村長,快別這么說,都是應該的,應該的?!?p> 慕墻根從村里回到自個家中,已天近傍晚,家中女人已經(jīng)起鍋燒飯了。
他往瓷盆內(nèi)倒了熱水,洗了把臉,凈好手,默默去了正廳擺放慕義懷的香案前,捻了三根香點燃,煙霧氤氳模糊了供奉在桌幾上十二寸的黑白照片。
慕墻根凝神靜視著照片中豐神俊朗的兒子,一股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徹骨切膚之痛襲上心頭。
人生最大的痛苦與悲涼莫過于人到晚年時,卻要親眼見著自己的兒女成了墻上一方小小的黑白照片。
他閉上眼,忍了許久才止住悲傷,他緊扶住桌沿倚靠住,才穩(wěn)住身子沒往下滑落。
他輕抬眼皮望向窗外,幕色下的田野在霜雪之下干涸枯黃,連綿起伏的山脈已經(jīng)看不見半點綠意。
沒有挨過餓,沒有受過凍的人,是無法在真正意義上體會貧窮是一番什么景象的。
慕墻根默默望著這濃濃的雪幕之下的屋粱瓦楞,募地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慕家。
啊……那個時候啊……
慕墻根長長的吁了口氣,他是極其不愿想起那些陳年過往的,一度的他都強迫自己不要再去打開那些艱難又痛苦的記憶。
那時他的大兒子,慕義懷正值青年,有著血氣方剛的青春熱血,他懷揣著一個山河夢在祖國面臨敵人突襲的時候毅然奔赴前線,支援延邊戰(zhàn)役。
這個兒子是肖遠山村幾百戶人家家喻戶喻曉的傳奇,也是他慕墻根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