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一豬二熊三老虎,從字面上看,野豬比黑熊老虎的排名還靠前。
但這個排名并非指的戰(zhàn)力,而是危險程度。
熊和老虎比較稀少,一般不易以人類發(fā)生沖突,尤其是在獵人持槍的情況下。
但野豬相對來說便常見多了,而且蠻橫死腦筋,一旦發(fā)生劇烈沖突,往往就是不死不休,兩顆尖銳的獠牙以及厚厚的皮甲,對獵人的威脅不可謂不大。
所以山野獵人將野豬排在第一,以示危險。
如果按照真實戰(zhàn)斗力,很少有野豬能夠抵過黑熊老虎。
雖說上了400斤的野豬幾若無敵,但這種野豬王實在太稀少了,最常見的還是那種兩百多斤的大野豬。
而兩百多斤的大野豬,別說打不過成年黑熊與老虎,便是對狼群也缺少威懾力。
更何況樹下的這頭野豬,才勉強成年,體型還在增長階段,目測只有一百三四十斤,比孫浩在南嶺山腳遇見的那頭野豬王弱爆了。
十幾匹狼晃著森然幽綠的眼睛,忽然全力發(fā)動攻擊。
月色下,只見戰(zhàn)斗亂成一團,看不清具體情況。
有狼被掀飛,也有野豬的慘叫,五分鐘后,戰(zhàn)斗落幕。
野豬失去抵抗能力,癱在地上,群狼圍攏,大口大口的進食。
孫浩抱著樹干躲在樹冠里,甚至能聞到空氣中的那股濃濃血腥味。
也不知過了多久,狼群終于走了,孫浩活動一下發(fā)麻的手腳,打了聲哈欠。
目光向東方眺望,漆黑一片,沒有魚肚白,也沒有朝霞。
天……不知何時才亮!
樹冠里,孫浩不知數(shù)了多少只羊,以至于睡著的時候,夢中全是羊。
清蒸羊肉、麻辣羊肉、碳烤羊肉……足足100道吃法,正當孫浩無論現(xiàn)實還是夢境都在流口水時,畫面一轉,自己忽然變成了一只被狼群包圍的羔羊,就當快要被嚇醒,夢境忽然變得光怪陸離,美羊羊成天而降,狼群也不知何時變成了灰太狼……
一米陽光,透過樹葉,照在孫浩毛絨絨的臉上,他抱著樹干陡然驚醒,一副悵然若失的模樣。
孫浩擦了擦嘴邊的口水,不好意思的安撫某處,看著樹干喃喃自語:“難怪夢里的美羊羊那么硬……”
下了榆樹,孫浩來到昨夜狼群獵殺野豬的地方,場面一片狼藉。
草葉上,泥土里,到處都是干涸的血跡。野豬骸骨七零八落,一些細小的軟骨也被啃食的干凈,只留一副不完整的骨架控訴著暗夜殺機。
“太陽照常升起,又是美好的一天?!?p> 沒有太多感慨,也沒有什么慶幸,提起木棍,步伐堅定的朝江邊趕去。
后肢與腹部的傷口已經愈合,但卻凹陷進去一塊,那里的肉被水獺整塊咬掉了,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慢慢補平。
離開樹林,來到草地。
在森林邊沿的巖石上,孫浩發(fā)現(xiàn)一灘血跡。
血跡滴滴撒撒、時斷時續(xù),從叢林邊緣一直延續(xù)到青青草甸。
孫浩沿著干涸血跡,想要撿巧,一路上猜想著血跡是什么動物留下的。
最終,他還是追丟了。
血跡越來越少,幾不可尋。也不知道是血跡的主人挺過一劫,還是它原本便是別人的獵物,血跡只是一路拖拽留下的痕跡。
陽光正好,不冷不熱。孫浩在青青草甸上追逐著自己的影子。
蝴蝶飛過,翩然起舞,只是生錯了季節(jié)。
待那秋風蕭瑟,叢林盡染,生命便只能充滿著對世間的留戀,就此終結。
一路上,孫浩碰到許多老友。
有青蛙、田鼠、螞蚱,無論它們愿意與否,他都十分熱情的把它們請進自己的腸胃客棧做客。
對待朋友,對待老鐵,他一如既往的很暖很貼心。
兩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孫浩終于再次來到北江。
江面依舊遼闊,狂浪起起伏伏,只是仍然沒有見到哪怕一條船只。
孫浩沿著江邊行走,走了很遠很遠,一直走到中午,才仿佛認命。
“即便江面上不見船只,也無法說明這方世界不是我原來的那個世界。”
除了靈氣靈能的存在,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完全符合他的前世認知。
既然系統(tǒng)都能真實存在,那么靈氣靈能也并非不可接受。
所以孫浩認為自己還在他原本的那方世界,并未穿越到異世。
一本正經的睡服自己,孫浩平復好心情,開始為能量奔波。
目前他所最重要、也是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積攢能量變強、變強、再變強!
只有自身強大,才能讓他無所畏懼,才能讓他走出森林,越過山海,去探尋他所想知道的結果與答案。
江邊的能量資源遠比森林易得,灘涂里藏著許多小魚蝦米,只要勞動,就有收獲,運氣好的話,一天甚至能進賬超過100的能量點。
驚起一群水鳥,孫浩將目標鎖定在一片地勢較高的灘涂。
下水試探時,他發(fā)現(xiàn)里面魚蝦成群,但水比較深,邊緣地方就淹到了他大胯,中間一些地方恐怕要超出一米。
孫浩不驚反喜,水深才能有大魚,他打算直接把這片灘涂給盤了。
根據(jù)地勢,挖水渠,修堤堰,計劃完全可行。
等這片灘涂里的水流干,無論里面有多少魚蝦都能一鍋端,這可比逮螞蚱捉田鼠快活多了,連跳兩級也不是沒可能。
摸著左胸,心臟砰砰跳動,孫浩感覺自己找到了一種快速變強的方法。
那就是直接搞水坑、挖灘涂!
孫浩選擇的這片灘涂比下坡高出大半米,有30多個平方。
他用木棍挖了一條半米寬、十多米長的水渠,順著地勢將水引回江河。
當豁口挖通的剎那,灘涂中的水像條小瀑布一樣,爭先恐后,奔流而出。
僅僅半個小時,灘涂中的水面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數(shù)層。
孫浩見水流變緩,打算再疏通一遍泥沙,加深水渠,保持水流速度。
等把水渠泥沙清理一遍后,又是十多分鐘。
再望灘涂,成群的蝦米在水面上跳動,有些巴掌大的魚兒已經擱淺,斜著身體在淺水里躥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