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春節(jié)的腳步越來越近,喬夕決定提前3天時間回去。
坐在大巴上,喬夕思緒萬千、心情復雜。
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回憶,心情有些激動、有些盼望,又有些害怕。
3個小時的車程很快結束,喬夕在鎮(zhèn)上的汽車客運站下的車。
她家離鎮(zhèn)上有七八公里路,而她也沒通知家里人來接她,因為她爸媽不會開車,而且家里也沒有車,即使是農村最常見的摩托車。
本來喬夕打算自己開車回的,趙家認喬夕為干女兒,并送了輛跑車作為見面禮。
這時在農村有車的人并不多,喬夕想到自己多年未回而且年紀輕輕開著豪車回去,到時肯定轟動村子、流言蜚語滿天飛,即使自己不出門也會被口水淹死。
事實上喬夕做法是對的,這是后話。
喬夕剛走出車門幾個搭客佬就熱情的圍了上來問喬夕要不要坐車?
熟悉的鄉(xiāng)聲觸動了喬夕滿滿的回憶。
喬夕選了一位看起來年紀比較大面相比較憨厚的大叔,雙方談好了價錢后,大叔手腳麻利幫喬夕把東西搬了上了三輪車。
大叔聽說喬夕多年未回,一路上滔滔不絕的給喬夕介紹這些年來農村的種種變化。
三輪車很快停靠在老家門口,喬夕的父母早已守候在門口。
大叔放下喬夕便踩著三輪車呼呼呼離去。
“爸、媽,我回來了!”
喬夕輕輕的喊了聲。
“小夕回來了!”
母親激動得熱淚盈眶,邊說:
“回來就好了,干嘛那么破費!”
邊把東西搬了進屋。
父親朝著喬夕點點頭,幫忙把剩下的東西提回屋子。
看著滿頭銀絲的雙親,略顯駝背的身影。
那一刻!喬夕仿佛腳底生根,舉步艱難!
喬夕給父母每人置了一套新衣,還帶了些營養(yǎng)品給他們。
弟弟、弟媳還沒回來,平時就倆位老人在家。
喬家的幾姐弟,除了喬夕跟最小的弟未婚,喬青離異,其他的都已各自組織家庭。
三妹秋菊前幾年嫁到鎮(zhèn)上,育有一子一女。
四妹冬梅遠嫁外省后,就沒回來過,最近連音信都斷了。
五弟喬慶國去年結了婚,夫妻倆在外地開了個店,平時也只有節(jié)日有空回來看看。
小弟喬慶元大學剛畢業(yè),聽說跟人合伙開了個公司。
喬家的苦日子總算結束了,小孩都長大了,都有自己的事業(yè)或工作,不用父母操心了。
這幾年農村生活條件也好了,家里有了點積攢,把原來的瓦房推倒重新建起了磚房。
這大概也是大勢所趨,喬夕一路回來看到的每家每戶都蓋有磚房,小時候那種瓦屋幾乎找不到蹤影了。
喬夕家里的這套房子,一共三層,聽喬青說今年才把建房子的債還完。
父母說喬家姐弟多,回來了也有地方住。
喬夕內心有點內疚,因為這些年她只顧著自己,忽略了父母。
而喬夕的父母同樣因為對喬夕心懷愧疚,所以這些年從沒提在喬夕面前提過困難,對她要過一分錢。
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喬夕不知道怎么跟父母相處,似乎喬爸喬媽也不知道怎么跟這個女兒親近。
大家都顯得有點生疏,有點相敬如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