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生活

父輩半生

第四章 農(nóng)村葬禮

父輩半生 小夢嘗 4116 2019-10-04 14:49:11

  第二天一大早,院子里傳來鋸木頭的煩躁聲,父親不情愿的看了一下早已打開的門,發(fā)現(xiàn)天色只是蒙蒙亮,鋸木頭的聲音讓父親實在睡不著,他索性起床穿好衣物,站在二樓的走廊邊上撐了一個懶腰,眼睛眨巴眨巴的看著樓下,原來是大爹和萬德林兩人忙碌的做爺爺?shù)墓撞?,看著漸漸成型的桃木棺材,父親猜測今天下午應該就可以出殯了。

  萬德林看到父親起床了,熱情的打招呼,父親笑著回應后問大爹:“哥哥,老漢下午是不是可以出殯了?”

  大爹拿著一個推子正在拋光一塊板說:“對頭,我已經(jīng)喊你嫂嫂他們去通知鄉(xiāng)頭人了!”

  父親問:“我該搞啥子?”

  “你沒事去把老漢的衣服啥的整理好,上墳的時候一起燒了!”

  “要得!”父親進入一個空了很久的房間,完全成了二姐的倉庫了,亂糟糟的,這里是爺爺生前住的,父親在一個布完灰塵的老舊柜子里翻出爺爺?shù)倪z物,都是些發(fā)霉發(fā)臭的衣服,還有好些被老鼠咬破了,更驚駭?shù)氖枪褡永锞尤贿€有一窩老鼠崽,父親提過夜壺桶,通通往桶扔,之后把老鼠崽倒進茅廁里……

  父親收拾了一個多小時發(fā)覺爺爺衣服沒多少,也沒留什么值錢的東西……

  下午12點多,大爹家里聚集了很多人,一些村民還有山上來的一些道士,這些倒是有模有樣走在最前面口中念念有詞,讓人聽不懂,出發(fā)時撒一沓紙錢,倒是后面跟著的是死者的家屬,大爹站在最前面,抱著一盒骨灰,整個人呆若木雞似的,步伐也是拖沓,大爹右手邊是二姑,板著個臉,給人一種心不在焉的感覺,只是牽著亮哥還有點反應;父親在大爹左手邊,默默的走著,他牽著只有五歲的王敏哥慢慢走著,后面是大媽依然背著強哥這個小屁孩,隊伍后面是村里的村民,都是爺爺?shù)暮糜?,簡單的農(nóng)村出殯隊伍形成了。

  出殯隊伍到達第一個山坡,道士撒開第二沓紙錢,又嘰里咕嚕的念念有詞,這時親屬全部下跪,一個老道士拿出裝了米的盆缽,一邊向逝者家屬撒米一邊念經(jīng),雖然聽不懂,但節(jié)奏挺好聽的;他念完后,旁邊一名道士一聲“起”!隊伍又開始前行,接連兩個彎路,都是如此,就這樣折騰了近一個小時,才到了墓地,眾人松了一口氣,只有親屬還跪著,此時親屬前面多了一方棺材,另一個老道士圍著他們不停撒米,叮囑親屬只能跪著低頭不能看棺材,墳地邊還有個道士朝墳里撒米,倒雞血,手舞足蹈搖頭晃腦的,轉了兩圈后,他停止了所有動作,拿著招魂旗的年青道士,手里拿一個鈴鐺,搖了兩下,叮當作響,老道士單腳跺了兩下,年青道士再搖旗,噼里啪啦的說了一大串,這就樣老道士又繞了兩圈,接著他一招手,有四名大漢光著半邊膀子,抬著厚重的棺材一步一步走向墳坑,等到他們把棺材放好后,撒米的老道士才讓親屬到墳邊磕頭,二姑告訴亮哥一定要哭出來越傷心越好,大媽也同樣告誡王敏哥一樣,親屬朋友朝跪南面山,邊哭邊嚎,稀里嘩啦的;老道士朝親屬身上撒米,四名大漢快速回土,念經(jīng)的老道士念完經(jīng)后,讓王敏哥、亮哥兩人到墳坑邊,他把兩個小孩轉過身面對親屬,同時讓他們躬身雙手抓住后面的衣角,然后開始念經(jīng),撒米的道士背對兩個小孩撒米,兩個孩子身上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米,等念經(jīng)的道士念完后他朝兩個孩子說:“把后背的米背著倒向墳里,然后跑回家!莫回頭”

  兩個孩子很聽話,把米翻倒進墳里,拔腿就跑,二姑和大媽同時大喊:“跑快點,莫回頭,得屋頭等到!”

  亮哥倒也懂事,拉著王敏哥的小手一同跑回家。

  接著就是親屬朋友了,所有人背對墳地,像先前那樣,老道士念經(jīng)撒米,念經(jīng)完畢后,親屬們背對著墳坑將接住的米抖進去,然后陸續(xù)離開了這里,只有大爹一個親屬留在了這里……

  大概過了半個多小時,竹林里才傳來鞭炮聲!而二姑的院子里早已坐滿了人,桌上都是熱騰騰的農(nóng)家菜,就等大爹一行人了……

  幾分鐘后,老道士們先后回來,在大爹熱情的陪伴下,坐在上方位,所有人開始用餐了,只有幾位婦女在上菜,二姑爺卻只能在灶房里,燒著火,端著一個大瓷碗吃著調料都沒有的素面……

  下午兩點多,只有少許人還在院子里喝酒,都是出殯隊里出力氣的村民,大爹拿了一沓信封,給每個人發(fā)了一個,一臉陪笑,直言:“辛苦了!”

  一直到了下午四點,大家才陸陸續(xù)續(xù)的散去,只有二姑一人在忙碌的收拾院子,大媽在洗碗,等她們收拾好以后,兩姐妹就坐在院中織毛衣,納鞋底……

  抱人峰東面有一小山,不知其名,不過上面坐落了一個道觀,取名:天宮觀!

  關于天宮觀有段神話故事,傳說孫悟空大鬧天宮后回到花果山逍遙自在,玉帝震怒,派出十萬天兵天將討伐孫悟空,雙方斗法激戰(zhàn)數(shù)日,各有損傷,一名天兵被打落凡間墜進了云宮山里,一名老農(nóng)正在上山打獵,看到天上劃過一道祥瑞之氣,落在山頂,這名老農(nóng)激動的跪拜,但按捺不住好奇心,爬到了山頂,發(fā)現(xiàn)山頂有一大坑,坑中有一只閃著白光的繭,看似虛弱無比,老農(nóng)見狀憐憫之心漸起,于是走進坑里幫助這只它,由于繭身上有祥瑞之氣籠罩,老農(nóng)接觸后頓時感覺身體舒暢萬分,可是繭就開始變得躁動,老農(nóng)急忙退了出來,猜測這祥瑞之氣是它最后的保護傘,不得觸碰,老農(nóng)一想到山崖邊有一顆上百年的靈芝,愣是徒手將靈芝采來,扔給坑中的繭,第二天老農(nóng)見到靈芝被吸收大半,心中放心許多;接下來的日子里老農(nóng)四處尋找有年份的草藥,偶爾也會給送的水果和清水,半個月后,老農(nóng)在隔壁山采來一株人參,當看見坑里的繭沒了,一下慌了神,四處尋找也沒有蹤跡,最后在坑里發(fā)現(xiàn)一張蛻皮的老繭外殼!從那以后老農(nóng)在山頂修建了一個房子,隨著時間推移,地殼運動,原本的山變成了最矮的一座山,山上的房子后來修成了道觀,曾有有人傳言那名老農(nóng)受到上天眷顧,那繭皮里有一套仙法,至于是不是也眾說紛紜……

  不過現(xiàn)在的天宮觀,顯得蒼涼人流稀少,不知道多久沒裝修了,門外的兩根立柱掉漆掉的厲害,門上貼的門神更是看不清面貌,兩邊的春聯(lián)風化的字跡模糊,此刻父親在觀中跪拜一座石繭像,行為極度謙卑,起身后朝香油箱投放了一塊錢。大爹在另一間屋子抱出兩根三米多高的香燭,招呼父親回去了……

  頭七了,按照習俗,這一天清晨,親屬們都不能在家,二姑倒是清閑和賀春梅大媽帶著幾個孩子上鎮(zhèn)上了,二姑爺則幫村里人幫工種地。

  大爹不知找誰借來一輛要散架的摩托車載上父親說:“老三,走我們去趟永安,我去看看未來弟媳婦兒長啥樣!”

  父親傻樂說:“別人還不認識我,哪兒來的媳婦?”

  “別裝了?你小子臉都紅了!”

  父親一摸臉頰卻是很燙,也不反駁!

  大爹見父親如此害羞,自然嘲笑了一翻。

  兩兄弟在蜿蜒美麗的山川穿梭,雖然爺爺去世讓父親心中疼痛,可是騎個摩托車欣賞家鄉(xiāng)又是一種享受,一路上心情多多少少也好受點,讓人忍不住叫上兩聲。父輩們也有年輕的時候,誰沒有個貪玩的性子,只是被現(xiàn)實生活產(chǎn)生的壓力給磨滅了……

  又回到這個熱鬧的永安鄉(xiāng),不過今天街上人沒那么多,應該是沒有到集市開放的日子;有些人們休閑的喝著早茶,有的已經(jīng)開始搓麻將了,圍觀群眾還不少,一股肉香味彌漫,誘人腸胃,一家門面不大的包子鋪生意好的排隊,旁邊還有一家專做米粉的店面,看那么多人在吃,味道肯定不錯,接連幾家都是做小吃的,什么理發(fā)店,小賣鋪相鄰,再次來到街道中心的皂角樹下,父親動容這顆百年老樹,雖然不高,但樹枝遮蓋了整個岔道,樹下有好些小孩在玩耍,幾個老人早搭好了桌子興致勃勃的玩起長牌……

  大爹繞有興趣的圍看別人打長牌,一看別人打錯了,他在旁邊做出一副心疼樣,父親郁悶了,這個大哥啥都好就是喜歡打長牌,動不動就是半夜那種,父親等不及了湊到大爹耳邊說:“哥啊,你是來看打牌的還是來陪我的?”

  大爹尬笑:“忘了!忘了還有正事?!毖劬σ酪啦簧岬碾x開了這里。

  父親手指一個方向說:“哥哥,他們住在那邊的服裝市場邊上,在那里開了個飯店!”

  大爹看了這鄉(xiāng)里實在是羨慕,什么供銷社、信用社、醫(yī)療診所都很齊全,一時竟沒聽清老三說的話:“你說的啥子?我沒聽清楚!”

  父親臉色一黑,這親哥太不靠譜了,逛集市來了?甩他一個后腦勺,自己朝服裝市場而去,大爹瞧出父親不高興在后面快步跟上,一手搭在他肩頭說:“慪氣啦?我難得逛一次,你莫生氣嘛!”

  父親并未放在心上,只是想早點見到我的母親而已。

  兩人在一家寫著“清發(fā)飯店”駐足,發(fā)現(xiàn)關門了!

  大爹一看上面還寫著:“軍人、退伍軍人、支前群眾半價”一下動容了,詢問老三:“這家人打過仗的?”

  父親表現(xiàn)的很失望,搖頭說:“我也不知道,熊哥說這家老爺子是退伍老兵?!?p>  “老三??!你確定要娶這家人的女子?”大爹心里有點打鼓。

  “試一下,萬一成呢?”父親自信滿滿,看著飯店招牌。

  大爹看到飯店旁邊有家理發(fā)店,有一中年人正在清掃店里,他上前詢問:“大叔,請問清發(fā)飯店的主人家在哪兒?”

  這位大叔倒也親善笑著說:“你們是來吃飯的吧?今天不放場,覃大哥不開門的!”

  “我們大老遠跑來就是來吃飯的,村里的人說永安鄉(xiāng)有家清發(fā)飯店好吃的很,又便宜,哪兒曉得沒開門!”大爹腦反轉快,順著大叔的話說。

  “要等明天了,每個月都3、6、0放場,你們從哪兒跑來的?”

  “天宮村來的?!?p>  大叔吃驚了一下:“那是夠遠的,走路得一個多小時?!?p>  “大叔哪里找的到飯店的主人家?”

  “你還想去別人家蹭飯???”

  “那倒不是,聽說這家人的老爺子是退伍老兵,想去拜訪一下!”大爹連忙解釋。

  “哦,覃大哥住得金魚村的,他喜歡喝酒哦!”

  大爹會意,連忙道謝,向大叔請教了金魚村的所在,大叔很詳細的告訴了他們。

  兩人前腳一走,理發(fā)店的大叔用奇怪的話語說:“又是兩個來相親的,覃大哥又要發(fā)脾氣了吧!”……

  鄉(xiāng)道出口前一家小賣鋪,兩兄弟提了兩瓶好酒和一些營養(yǎng)品,在路上大爹抱怨:“早曉得,老爺子住得橋那邊我們就少跑一截路?!?p>  父親深有同感,原來金魚村位于他們進永安鄉(xiāng)橋梁的另一條路,他們剛剛從這這里路過,怪不得兩兄弟會抱怨。

  金魚村的路是通向射洪縣的主路,距金魚橋百米有有家做面的人戶,還有一家賣小商品的,兩戶人家挨在一起的,由于車輛和農(nóng)村牛車常年來往,路面顛簸不平土坑眾多,大爹都有罵娘的沖動了:“搞個串串,這條路好爛啊,摩托車我還是找馮平娃兒借的,莫給別個搞爛了!”

  “他這個摩擦車都不曉得好久了,該換了?!备赣H搭腔的說。

  “上了前面的大坡,在拐個彎爬個坡,就是金魚村三社了,老爺子他們住的半山腰的”。大爹握住龍頭,身體抖一抖的,說話都抖。

  約莫十來分鐘,金魚村半山腰是個平原地帶,人戶怎么也有二十幾戶,家家戶戶門前都有一大塊田地,人們都在忙碌著種地開墾;在一個開闊的地面十分平整,是用石塊砌好的,這個地方被村民稱為:高兜院子!這里有一根石柱電桿,上面有個大喇叭,是村里的廣播,院子崖邊有一條土路一直蜿蜒山底,路的半中腰有兩個人推著沉重的摩托車,氣喘吁吁的上山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