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和丞相那些年

第五十九章 四面楚歌(感謝鐘國仁的打賞和煙雨的推薦票!)

我和丞相那些年 諸葛備 488 2019-11-17 00:00:01

  周瑜將帳下諸將安排妥當之后,前線之軍便全由魯肅統(tǒng)領(lǐng),魯肅心中哪里安分,他一直都覺得周瑜此舉是錯的,恐怕是兇多吉少。

  韓當凌統(tǒng)帶兵潛行,不敢有一絲驚擾,時派斥候刺探,以防暴露。

  “我看都督這計中了,你看這四下皆如常態(tài),毫無伏兵之意?!?p>  凌統(tǒng)聽完韓當?shù)脑挘故菦]表態(tài),環(huán)顧四周,臉色沉重。

  “義公將軍,這地勢居高臨下,統(tǒng)以為,還是暫緩行軍?!?p>  不等韓當答話,快馬而來一名斥候。

  “啟稟將軍,據(jù)我等探查,前并無劉軍所在?!?p>  “哈哈哈哈,公績啊,你多慮了,都督之才謀不亞于諸葛亮與程躍,先前當也以為不妥,不過看這當下,倒是當錯了?!?p>  凌統(tǒng)心中便是一緊,他不是主將,只是個副先鋒而已,軍中大事還是由韓當來決斷,再加以年紀尚輕,在軍中威望又蓋不過韓當,若是真出了事,哪里鎮(zhèn)的住大軍。

  “韓將軍,統(tǒng)還是不放心,還請將軍謹慎行事?!?p>  “不必擔憂,我等左右有黃蓋,程普二位老將軍,身后更有子敬護佑,就算有伏,能奈我何?”韓當完全不再理睬凌統(tǒng)之勸,一意孤行叫全軍繼續(xù)奔襲汝南。

  凌統(tǒng)逆不過韓當,只好叫自己部下小心行事,再做打算。

  “韓當凌統(tǒng),我二人在此等候多時了!”韓當凌統(tǒng)剛要帶兵前行,突然一聲暴喝,兩側(cè)山坡各起伏兵,舉“周”“廖”大旗。

  韓當凌統(tǒng)當即就是一愣,但心里早就做好了有伏兵的準備,倒不是太過驚訝。

  “公績啊,看來是當小看你了,若是當一意孤行,那可就大事不好?!?p>  “將軍速速帶將士先行,周倉廖化由末將抵擋!”

  “哈哈哈哈哈,周倉廖化不過黃巾賊耳,何足畏懼?此間之勢,本將帶兵沖殺過去等能教其大敗而回,何來撤軍之說?”韓當完全沒把周倉廖化放在眼里,大笑不已。

  “將軍,周倉廖化在此埋伏,必定是諸葛亮早有準備,若是孤軍深入,便是惹了大禍!”

  “本將帶兵多年,自有用兵之道,不必多言!”韓當一嗓子把凌統(tǒng)喊住,凌統(tǒng)啞口無言。

  韓當正欲下令三軍一齊沖殺,卻看見空中一片火光,仔細望去都是一排排的火箭,韓當這回完全驚了,他未曾料到周倉廖化竟會放火箭來攻,畢竟腳下皆是草地,若是想擒周瑜,必定要占岸邊之地,如今卻是焚了岸邊,豈不是失了良機?

  “三軍聽令,速速撤軍!”韓當喊完了,這火箭也落下來了,這火頃刻間燃了這青青草地,毫不留情,江東軍見火來拔腿便跑,軍中一片大亂。

  這火勢越來越大,江東軍更是軍心大散,有的絆倒在地直接被火焚燒而死,踩踏而死者更是不計其數(shù)。

  凌統(tǒng)護著周泰,也來不及再整大軍,徑直向外逃去,周倉廖化因前方火勢太大,也沒再追擊,收兵而去。

  韓當與凌統(tǒng)率三千殘兵逃之夭夭,不到二十余里,總算見到了魯肅。

  魯肅看前方塵土飛揚,凝眸便視,便見韓當凌統(tǒng)臉上盡是黑灰,身上也是掛著鮮血,再看身后士卒也盡皆是狼狽之相。

  “完了,這定是中了諸葛亮之計!”

  魯肅當即明白過來,他一直認定此行必定兇險,可畢竟官壓一級。

  “子敬先生,末將請罪,一時失察,未料到伏兵,還請降罪!”凌統(tǒng)來到魯肅面前直接跳下馬來跪地請罪。

  “此事并非公績之過,本是當已知曉前有伏兵,卻見其領(lǐng)兵之將不過……不過如此……大意輕敵……致此大敗。”韓當此時可是羞憤不已,一是讓周倉和廖化給自己打了個大敗,二是未聽凌統(tǒng)之言。

  “二位將軍快快請起,我等力勸大都督不成,今此大敗又與二位將軍何干?你我而今可速速撤軍,叫大都督帶三軍速回廬江!”

  韓當凌統(tǒng)聞言后不在遲疑,隨魯肅大軍一同向岸邊撤去,逃回船上。

  這一路暢通無阻,倒是讓三人疑惑不已。

  “諸葛亮若是早知我等要襲取汝南,我等方才早已被圍殺,為何今此又無追兵,就算是有火攔路,這四周之山坡亦能埋伏,何不一舉殲滅?”韓當一時覺得不對,連忙跟魯肅和凌統(tǒng)說道,二人聽完后也覺得其中有詐,但又不知道諸葛亮這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先回穿,此地不宜久留,若是后有追兵而來,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濒斆C想了想覺得還是先回船上穩(wěn)妥的好,這陸地哪里是施展之地?

  魯肅三人帶兵一直回到船上見周瑜,周瑜一見這三人狼狽不堪,就知道中了伏兵之計,臉色沉了幾分。

  “大都督,岸上早有伏兵,我等失察,致此大敗,折了三千余人……還請都督責罰!”韓當凌統(tǒng)一齊請罪,周瑜心里雖說不平,但也不能寒了眾將之心,畢竟是自己一意孤行,錯全在自己。

  “哪里怪二位將軍,瑜一心想奪汝南,立功心切,全是瑜之錯,二位將軍不必如此?!?p>  “現(xiàn)如今只能速撤廬江才能自保,若是諸葛亮再派大軍追來,你我就要喪命于此了?!濒斆C此時借機勸周瑜全軍而退,生怕再次犯險。

  “子敬言之有理,三軍速撤?!濒斆C聞言后可算松了口氣,隨后出艙傳令去了。

  魯肅剛一出來,便望對面有船只而來,這主船可是大樓船,比自己所在這艘不知高了多少。

  往船上望去,見兩面大旗,左展“諸葛”,右展“程”,隨風飄展,威風凜凜。

  再看主船兩側(cè)各有一艘小樓船,也是主船之列,左船展“蔡”,右船展“張”,魯肅當下心里便是一涼,這次可謂是傾巢出動,諸葛亮,程躍,蔡瑁張允也被調(diào)動回來包圍自己,哪里還有生還之地?

  魯肅來不及傳令,急忙回艙報告周瑜:“公瑾,諸葛亮大軍已至,且有蔡瑁張允之荊州水師,我軍已被團團圍住,無從脫身啊?!?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